电影剧本《红烛颂》推介,寻求合作伙伴投资拍摄以尽快搬上银幕‖编剧:梁福林(河南安阳)

电影剧本《红烛颂》故事梗概
●编剧:梁福林

豫北,安阳县西部山区马家沟小学,从郑州志愿报名来支教的洪腊梅老师,用挚爱丹心和热血,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的园丁颂歌。
这个小学地处深山沟,不仅交通不便,而且连电线也架不过去,村民们还过着点蜡烛照明的原始生活。

小学一至四年级,只有12名学生,男生8名,女生4名。
因生活和教学条件太差,(学生挤在屋顶漏天的旧民房上课)。原来分配到此校的教师,都以种种借口打道回府了。村民们正想送孩子到十里外的马家乡中心校求学时,县教育局一位女科长领满怀信心的洪腊梅老师来了。


村民们见洪腊梅只有20多岁,又是郑州市美女大学生,打扮这么漂亮,都摇头不相信她会坚持下来。洪腊梅为了让村民们相信自己,不仅立下血写誓言,而且把自己的身份证、教师资格证、工作证和工资本交给村民代表,还把被褥等生活用品放在一位孤寡老奶奶家,认作她的干孙女。还承诺对家庭特别困难的孩子,课本费、学杂费由自己工资垫付,每月再发三元零花钱。村民们深受感动,都把孩子送来,很快由12名学生增加到20名。

正当洪腊梅老师满腔热血、循循善诱地进行教学工作时,在郑州某厅担任处长的爸爸给她连拍三次电报,催她回郑州与一位副厅长的儿子订婚,并安排她到省厅办公室上班。她斩钉截铁地只回爸爸一个不字,气得爸爸要跟她断绝父女关系。后来,她妈妈、姨妈和姑姑专程来叫她,她依然铁心不归,亲人们只好含泪而回。

为了扎根山沟,她和村里一位退伍军人山根谈恋爱,并利用课余时间教山根和乡亲们学文化,学唱歌跳舞,做健身操等。
班里有三位同学因父母残疾、有病,用杨叶串在一起写作业,她毅然给他们免除所有费用,每月发三元零花钱,每星期发一枝铅笔两个作业本。其中有一位顽皮厌学的男孩儿,原来常常在课上课下跟她作对,搞恶作剧,她不但不厌烦他,而且对他特别好,在他生日时,还给他买了一套小海军服。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这位调皮生华丽转身,成为她的小助手和保镖。她让他担任纪律和劳动卫生委员,表现特别突出,被评为三好学生。

由于日夜拼搏,积劳成疾,她吃饭胃口大减,日渐消瘦。但依然扑在工作上,置生死于度外。未婚夫以退婚相要挟,她才不情愿地跟他到某医院去检查,竟诊断为胃癌晚期。她哭求丈夫为她保密,并放弃治疗,活一天就要为山区教育奋斗一天。

村民们获悉后,都感动万分,千方百计挽救这位好老师的宝贵生命。一位八十多岁的山区老中医为她精神所震撼,翻山越岭,步行十多里来为她免费治病。经过望闻问切,反复把脉,老中医排除了胃癌晚期的误诊,经过中药调理,病情很快好转。乡亲们和同学们都喜出望外,笑容如花。

她的典型事迹不翼而飞,省《教育时报》派记者前来采访。报纸头版人物通讯的标题醒目:《红烛颂》……
一支鲜红的蜡烛在燃烧,她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后人。
《红烛颂》歌曲震撼人心……
(剧终)


(盼恩师们审阅斧正,导航引路,鼎力扶植,助力追梦!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