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游地藏寺随笔
文/侯祺田(大同)

题记:秋高气爽,景色怡情,正是郊游好时节。晋北大同地藏寺久历兴废,目前又重修。愚笔过去修县志时曾来此实地拍照,并逗留数日走访周围年岁老人及方圆智者。日前因事前往调研相关情况,复又留步几日。睹物思情,观之记之以慰自心。

一
曲径迂回成历史,水泥路通寺前亭。
信步漫坡临地藏,道长云游去何方。
忘情山水远郊外,沟壑两边草药材。
人生得意须脱俗,清心静气自然来。
二
崇山峻岭夹缝中,采凉余脉觅踪程。
晋北文化显真容,魏碑石刻入人心。
光阴催老旧建筑,旅游发展生机存。
一泓清泉入寺中,夜伴蝉音对月鸣。
三
石刻砖雕映眼帘,个中故事传千年。
人文关怀孝慈悲,典范风骨今忧在。
天晴云碧心潮涌,秋高气爽寺前景。
先贤求真本色性,后辈放眼敬长空。

四
曲径通幽禅声起,珍稀草药锁山中。
清风拂面结伴寻,每临庙宇赏风景。
偶有香客惊飞鸟,不恋红尘自逍遥。
位卑如草心高傲,普渡众生赤诚心。
五
秋阳高照景致好,驻足山林赏妖娆。
心中有爱皆大美,渴盼世界大同来。
诸多往事倒口胃,宵小凡尘皆鼠类。
面对自然抿嘴笑,放眼天地乐逍遥。
六
季节轮回风忧在,文人骚客诗成泪。
魑魅魍魉皆逃偱,唯有锋芒敢登台。
秋风横扫残枝坠,多情跃动旋律美。
铆足信心迎十月,宾朋相邀展未来。
七
岁月沧桑风雨多,相携山林沐晨阳。
风经云淡千秋美,何惧功名心忧伤。
苍松养眼挺且壮,扎根岩缝深处藏。
缤纷思绪抛脑后,微风爽快心舒畅。

八
己亥秋容初显露,嵯峨岁月风雨凑。
往事如烟云里飘,参悟人生稀客少。
功德原在手勤劳,贪念一起心浮燥。
百年真身纵寂寞,清修后世少烦恼。
九
采凉山脉有奇珍,灵芝百药相互生。
趋吉避凶治顽症,专注健康医道精。
可怜凡夫心态污,不识真容敬泥塑。
奉劝观音明智慧,普济世上勤勉人。
十
慈航太乙唇齿见,两殿和谐共一院。
周而复始灵气显,晨迎旭日乐无限。
感叹光阴且从容,躬耕福田修禅心。
曲高和寡立意远,唯有天籁寄豪情。
十一
太乙深处太乙宫,救苦天尊至高神。
心性慈悲济魂魄,赦免罪人渡超升。
可怜今人贪心重,只认金钱不勤奋。
敢叫苍穹驱恶念,唤醒凡尘开悟人。
十二
太乙观内春常在,清风拂面无尘埃。
岁月静好心不孤,浅笑世人斗心角。
追寻上贤徒步行,足迹无间万人颂。
青枝绿叶常相伴,时邀丽日明月好。

十三
世事迷茫多自找,凡心未脱心浮躁。
柴门青苔虽茂盛,心澄明镜万虑消。
最喜雅趣高朋来,清茶待客景致美。
曲径通幽寻百草,涤净残梦俗味俏。
十四
彩蝶纷飞金蝉鸣,酷热与我不关情。
祥云仙境锁幽谷,大山深处传笛音。
笔墨无痕留踪迹,铁画银钩树威风。
挥毫重彩意传神,丹青绘出世人心。
十五
历史文化古建传,白云下边太乙观。
铜铃宝顶琉璃脊,重书匾额在上边。
左右二神履职忙,相知相守无短长。
时光匆匆路漫漫,关注信众无早晚。
十六
三五知己相邀,风景十分美好。
一声长叹高歌,二句诗词成行。
四周回声嘹亮,恐惊仙人行脚。
六六大顺相随,百草助兴欢畅。
七上八下云绕,千山万水流光。
九洲民众同心,祖国繁荣盛昌。

作者简介:侯祺田【1963~】山西大同人,中共党员。务农从教企管经营修志立史著述留有清晰印记。1981年《雁北报》始发作品,现有350多万字诗词、散文、杂文、报告文学、小说、评论、剧本及多领域论文见诸报刊与网络平台。受诗书画熏陶,谈笑有鸿儒;爱禅酒茶文化,往来无白丁。勤勉耕读文史哲,以文化人心脑行。现山西大同某党媒工作,业余时间探索"十六言徘律″、"台阶诗″等的写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