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静好,原名王静,英籍华人。现任海外凤凰诗社副社长兼双语主编、世界名人会荣誉社长,作品散布在各网络平台及报刊杂志如《人民日报》《中国诗刊》《国际日报》等。多次获奖,华诗会会员,联合国《世界生态》杂志顾问。

疫情下英伦的真实生活(五十二)
——宅家日记Day 209
文|静好(英国)
10月16日,星期五,晴。家里的中国食物吃完了,我对先生说,我们去中国超市买些食物吧,他欣然同意了。
戴好口罩、手套,我们驱车来到市区一个中国超市,我让先生在外等着,自己一个人进去选购。
选了喜欢吃的方便面、豆腐、豆干、剁辣椒、面条、红薯粉之后,忽然看到了皮蛋,6个一盒、5.99英镑。以前一直舍不得买,每次都只是看看,这次终于买了一盒。回家后,立即剥开一个皮蛋,看着蓝幽幽的松花,许多往事涌上心头。

小时候我很喜欢吃皮蛋,还总想弄清里面的松花是怎么长出来的,吃时总是很小心,一小口一小口地咬,咬一口后就仔细观察,想找到松花的根儿,但总也找不到。
小时候,我吃东西很挑剔,很多都不吃,如鱼和面条等等,所以我那时很瘦。母亲知道我的“毛病”,每次见卖皮蛋的小贩经过,都会买一个,剥了壳,递给我当零食吃;我一边吃一边研究着松花,母亲问:“好吃吗?”我点头答:“好吃!”
那时,父母亲都在上班,但工资不高,要养六个子女,能吃饱穿暖就很不错了,家里很少买零食吃。当时我太小,不懂为什么母亲只买一个皮蛋,也从没问过:“妈妈你想吃吗?”更没想过要分一半给母亲。
后来移民到英国,因太想念中国食物,就请先生开车,去很远的曼城、伦敦的中国超巿去买;每次看到皮蛋,就会想起小时候母亲买皮蛋给我吃的情景,但看看价格,总是又恋恋不舍地放回原处。在我们家,先生会付其它所有帐单;但买中国食物,需要我自已付钱。 
来英国20年了,以前我从没买过一次皮蛋,因为每次看到皮蛋,就会想起母亲。母亲老了,退休工资不高,如果不幸得病、要住院,需要一大笔费用;或者等母亲老得不能自理了,要住养老院等等,也需要一大笔钱。为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除了平时给母亲生活费,过年过节过生日送礼物等等,我还一直准备着送她老人家进一个好的养老院。所以,我平时尽量省吃俭用,力求为母亲多存点钱。

体贴的母亲一直生活能自理,临终前也没进大医院。为了不太麻烦子女,母亲安祥平静地走了,没用子女多少钱。
母亲不在了,我不需要再为老人家存钱了;儿子已经上班,而且比我有出息,工资比我高,也不需要我为他存钱。以后,我自己的收入,除了交养老金、买养老保险外,其他的就自己享用了。
看着皮蛋,感慨万千。我与二姐在微信上分享感悟,二姐也特别感慨老母亲的仁义。现在她也没有负担了,以后我们该吃的吃,该玩的玩,尽情享受生活。 
吃着皮蛋,想着母亲,我的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为母亲存的钱,我还是会用于母亲,已经为她老人家办了隆重的丧礼,以后再为父母修一个好墓,福佑子孙后辈。
吃着皮蛋,感恩母亲。愿母亲在天之灵安息,早登仙界。



注: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