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天到了,于是微信圈里便有了一首诗,名曰《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读了这首诗,突然激起了我的一些情绪。对于秋许多的人们为之喜悦,也有许多的人们为之悲哀。刘禹锡所言:“自古逢秋悲寂寥”。这是对秋较普遍的感觉。许多的人就感叹:秋风秋雨愁煞人。“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人们刚刚从夏天走来。夏天里狂热和浮躁的心情还没有消失,突然都进了一个清凉的气爽的季节,使人们神清思明。虽然是硕果累累,但是树叶飘落,枝条瑟瑟,难免会使人感到冷清和萧条。
其实,天人合一。季节到了秋天时,犹如人到了中年。人到中年经过了许多的坎坷,经历了许多的冷暖,可谓是收获颇多,因此也有了丰富的人生,但不免感觉光阴紧迫,“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也会有人生苦短的感叹。
这时候或许我们的两鬓已经染霜;或许我们的“前途已经光明”;或许“贵人已不顶重发”;或许“只有后发制人”。这就是人生之秋。俗语云“岁月不饶人”。也有诗曰:“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

但是刘禹锡又说:我言秋日胜春朝。秋天的澄明使我们更能看得高远。你可以看到天空下面那蜿蜒的来自天边的河流。你也可以看清白云下那起伏的美妙的山际线。你可以看到无垠无际的广阔的田野,还有那金黄的果实。故人们到了秋天也便有另一种感觉,那就是丰收的喜悦。因此也便不禁产生出许多的妙语佳句:金秋十月;硕果累累;天高云淡;月明星稀;瓜果飘香;晴空万里。
更有古诗词也为秋而绚丽:“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秋在水清山暮蝉,洛阳树色鸣皋烟”“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冉冉秋光留不住,满阶红叶暮”“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
更有高远处“晴空一鹤排云上”,那些南飞的雁群,在晴空中如移动的墨点。见此情景,思绪万千,便诱发诗人的灵感,写下许许多多的感人文字:“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这当然就是刘禹锡所云之“便引诗情到碧霄”。
读到这里,你会知道秋的意境。秋的美丽是世上最美丽的。秋就是一首诗。

这首诗则使我意识到,这世界就是一个魔橱。当你走进去的时候,会发现那里风景的玄变。许多人说:人生如梦。就是因为你在这个魔橱里。这个魔橱幻化的一切,有时会使你如痴如醉,有时会使你痛心疾首,有时会让你感到欢乐无比。在这个魔橱里你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动物或事情,甚至是一些怪物或怪事。比如说人面牛腿的动物,头上长着鹿甲的人。你还会遇到巫婆,还会遇到善良而单纯的露西和爱德蒙。
你看一看这个魔橱,冬天里本来无艳,突然白雪纷飞,给你一个童话般的世界。你再想一想春天,暖风拂来,百花怒放,这是怎样的一幅美丽的景象?到了夏天又是郁郁葱葱,花荫满地。有时会大雨磅礴,有时骄阳似火。而秋天呢?则是“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无疑这世界就是一个魔橱。有人把它比作“万丈红尘”。也有人把他比作“佛门圣地”,有人把它比作“天堂”。也有人把它比作“地狱”。人啊!其实一出生就迈进了这个魔橱的大门。当人们所谓的死去的时候,其实也就是迈出了这个魔橱的大门的时候。
当你迈出大门时,回过头来看一看这个世界,突然发现这个生活了一辈子的世界原本是一个魔橱。原本有些事情是不该为之喜怒哀乐的,那一切都是幻化的,都是虚无缥缈的。真是令人哭笑不得。可是人啊,总也逃脱不了无形的意念和欲望。这是魔橱的魅力?还是人之本性的使然?

有一句诗曾经描写过春天和秋天,说:“春日大雅能容物,秋水文章不染尘”。单单把春天和秋天剔出来歌唱。其实。春夏秋冬本都是大魔橱的幻演,本不必区分好与坏的,可是有了人的思想便赋予了其冷暖、善恶、美丑。
刘禹锡的另一首《秋词》同样描写了春与秋:
山明水净夜来霜, 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这里就完全的赞美秋了,秋和春同等的美好。这更加体现了主观对客观的认识的差异性。
人各有志。我则认为春夏秋冬各有其美。春像一首歌,冬若一部童话,夏似一场戏剧,而秋则是一首诗。

作者:秋实,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东作家协会会员。他有着丰富的人生阅历和深厚的文学功底,以清澈眼光观察生活,以温暖笔触记录美好,创作了大量有情怀、有品质、有感染力的作品。尤其擅长于景物描写创作,他的文字如春天的清泉般悦耳,如冬天的阳光般暖心。

主播:雪峰,一个有声语言工作者,一个文学爱好者,一个家庭教育推广者。
责编:荆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