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篮 鸡 蛋 (小小说)
作者:方向明
小林今年23岁,师范大学毕业。是从东海之滨大城市,来到西南边陲山村支教的女老师。这个黔东南大山深处的小山村,离最近的县城也有80多公里。不通公路,生活也很艰苦。以前曾有过老师,但因种种原因,都离开了。

这所山村学校共有二十多个学生,一到五年级由她一个人教课。生活上她也是自己照顾自己。每逢周末,小林常到村里一个七十多岁老奶奶家去买鸡蛋。每个鸡蛋是五毛钱,这价格也是老奶奶自己定的。小林看见这个老奶奶纯朴善良,不讨价还价,也不好意思压价了。过了一段时间,小林还主动把每个鸡蛋多加了五分钱,但老奶奶坚持不肯涨价。

这一年夏天的一个周日。大雨过后,小林又来到了老奶奶家买鸡蛋。远远看见老奶奶跟一个生意人在说着什么。小林加紧赶了几步,老奶奶和那个生意人的对话,小林听得一清二楚。
“我给你八毛钱一个,已经是很高的价格了,别人来收都没有超过七毛五一个的。” 生意人说。
“你给我八毛钱一个我也舍不得卖。我只养了四只母鸡,一个礼拜也就攒二十几个鸡蛋。我们这儿有一个从城里来的老师,我就给她留着好了。”老奶奶说。
小林听到了老奶奶这几句话以后,心里很不是滋味。她原以为自己每个鸡蛋还多加了奶奶五分钱,却不知道这一年多,老奶奶有高价的鸡蛋不卖,宁可低价留给自己。想到此,小林老师心里非常难过,也感到非常愧疚。

日子过得很快,一转眼就两年多过去了。其间,小林试图提价,可奶奶就是不肯。买鸡蛋的小林与卖鸡蛋的老奶奶,一直保持着这种"生意"上的往来。 从学校到奶奶家的石子小路上,留下了小林支教生活的清晰足记,鸡蛋也成了小林与老奶奶建立和维系感情的一条纽带。
还有一周就要放暑假了。这也意味着小林老师三年的支教生涯还有几天就要结束了。

这天,小林老师又来到老奶奶家。与往常不同的是,门口不见了老奶奶那熟悉的身影。小林轻轻地喊了几声"奶奶",也不见回答。小林走进了用石头砌成的那间房子内,只见小桌子上放着一篮子鸡蛋。上面压着一张从写字本上撕下的方格纸,上边恭恭整整地写着:
小林老师,听村主任说您要走了,也不知道下学期有没有新的老师接替您。感谢您三年来的坚持,让我们有学可上,有书可读。
奶奶两天前去邻居家收鸡蛋,摔断了手臂、跌破了头,送县里住院去了。临走时再三嘱咐说,让您一定要收下这篮子鸡蛋!
小林老师还没看完,眼眶湿润了,不知不觉中,两行热泪顺着脸颊流了下来……
(图片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作者简介:方向明,笔名方言(岩),
义乌市第九届十届政协委员,哈尔滨市诗词楹联家学会会员,金华市作家协会员,义乌市作家协会会员,义乌市诗词楹联学会会员。历任教师、市广播电视台记者、报社社长兼总编辑等职。曾获年度“中国新闻奖”,浙江省年度好新闻一等奖。近年有些散文、诗歌、小说等纯文学作品,散见于报刊、网络、广播电视台等媒体。并有多篇在全国、省、市的散文、现代诗歌比赛中获奖。其中《拜梅为师》被收录中国古典文献封面在线阅读。现为笔墨天方诗社社长兼平台总编辑。都市头条认证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