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之浴忆》
总在记忆的 波里
漾出你 笑脸盈盈
那憨憨的 笑
带着 甜
携着 羞
漾溢着 满满的
一往 深情
忆着你
那憨笑的 脸
镌刻着 已不在的
那笑纹
你久别了 尘烟
天国的你 是否尚存
你爽爽的 惬凊
忆着你
憨憨的 你一脸柔情
刺痛着
未亡人 痛不起的 心
曾经的 快乐
美丽的 快乐
沉醉的 快乐
如同梵高
火火的 向日葵
灿烂的 笑脸
豪放的 笑脸
得意的 笑脸
满满弥漫在
独浴的 缸中
温暖春时 你却已去
蜜般爱际 你却已去
孤零零
独守的我
守着你盈盈笑脸的 影儿
捱过我
羞花的 少妇雍容
镌刻下
闭月的 旷古凄清
暮深十分
浸着 冷冷
独浴的缸
簌簌泠泠
爱
纯洁 而 残忍
忆
如火 更 似冰
浴 莲心潺动
触了 脉脉 尘魂
《呼唤 曾经》
曾经
神造的世界很美好
阳光 很快意
大地 很原生
曾经
狼吃草 人食果
人与兽 很和谐
人兽欲 很干净
你是 阳刚勃勃的 树
我是 阴柔绵绵的 藤
曾经
世事很 荡漾
生命很 温情
曾经
树你脉脉温情 揽藤入怀
藤我依依恋树 黏树沁心
曾经
树给藤安安的 依
藤予树暖暖的 篷
曾经
树敞胸 于藤
藤为树 融命
在时光的 轴里
曾经 你的灵死去
犹如耶稣代人罪 十架被钉
阳光现 阴郁
大地失 原生
树与藤 惶惶然
凄凄 各西东
宛若耶稣被钉而四散的信徒们
在岁月的 熏中
愿曾经的你 复活
犹如三日复活的耶稣
在尘埃的 天露润里
盼曾经的你 新芽萌动
宛若 死里复活的主
唤回信徒的 真灵
树与藤
愿你回望的眸 重现晶莹
盼树你 阳刚依旧
期藤我 复活本性
盼树 向藤走来
树与藤 再次暖暖相依
重返伊甸
和合共融
《徜徉 味 未央》
京友发了几帧照片
心 起了 神经质般的 荡漾
居京大半辈,那景观 早已 入了 髓间
青葱岁月里 全然的偶然 入行于修史
很不好学,更不觉身边的一切
与故古 有何牵绊
斗转星移 昏定晨省 间
自己的大半辈 已被钉刻在
暂驻肉身的灵海沉雾 迷里
赫然惊觉,独属自有的史篇
也是百般的浩瀚繁衍
人性的至美与极丑的亲历实影
亟待灵里 实施能动的 扫洒 沉潜
极大的焦灼,无可否认,也无可回避
我身向何处定,我灵归哪片天
移居后若干年轮中 每次临行前几日
都会择个艳阳午后 由正阳门直线向北
溜到午门,再由东绕行 直至神武门
然后 在那里流连 ,直至夕阳西下 华灯齐放
直至 夜幕笼城 黑漆漆隐去我 灵动肉身之影
神武门外护城河畔 ,角楼的夜景 美得会让人
恨不能就此让生命 驻足 成永恒……
是的,我深爱我的国,深爱我的故乡
我在故乡故史痕迹斑驳中 徜徉
我留我对那史痕 无尽的留恋
我寻我盘缠在 那根处的 我的幽灵
《枫雨之愫》
难得 起了个大早,去DT办必得办的 人事儿
八个年轮了,像是 闲居了 蛮久的了
大多村里的春
常常逢着 淅淅沥沥 绵绵柔柔的 淫淫靡雨
大多村里 稀松平常的靡雨
那靡靡长的春雨 ,悄然中
竟已然将曾经的
在故土京西天池山上狂奔的
我的影儿 、还有淹没在
瓢泼大雨伴着 电闪雷鸣中
一径狂奔的我的心 连同那 惊鬼泣神的 景儿
一古脑儿抹去了, 全然的 一股脑儿 抹去了
大多村的 春的雨
确是 靡长的 绵柔的
恰似以一柄叶 擎起的国
绵柔的 多情的 国
如靡雨般 绵柔的 多情的国
与之关系 不睦的国
想来 一定是 怪奇葩的
那以一柄叶擎起的国
那叶 是红的 枫的叶
那枫的颜色
不禁让人联想到红珊瑚的红
很艳 很润的 样子
珊瑚不是石头 ,但不比石头软
那叶擎起的国,叶不是石头,但不比石头软
但春雨 确是很柔软的,软得 无需 再撑伞
但春雨 确是很散淡的,淡得 可以 被忽略
我就这样 散淡着 走在街上
无需再撑伞 去遮挡
可以被忽略的 春的淫雨
头顶上 春的雨 ,一径柔柔的 绒绒着
蓦的,曾经的
那疯一样狂奔的我 的影儿 一闪
我的脸 像是 流泪了
作者近照
作者:禾乃愫仐,来自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历史学学士学位,硕士研修班毕业,在京执教,退休后定居于加拿大多伦多,喜好音乐、舞蹈、诗词歌赋、旅游,热爱原生态的田园生活,关心时政,热心公益。
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发布,图片和音乐来自网络,版权属原作者。投稿请关注“当代作家文学”,联系主编:138871142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