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静好,原名王静,英籍华人。现任海外凤凰诗社副社长兼双语主编、世界名人会荣誉社长,作品散布在各网络平台及报刊杂志如《人民日报》《中国诗刊》《国际日报》等。多次获奖,华诗会会员,联合国《世界生态》杂志顾问。

疫情下英伦的真实生活(四十五)
——宅家日记Day 181
文|静好(英国)
今天星期五(9月18日,晴),我们上午开车去Cleethorpes,一个距离林肯市一个多小时的海边。
Cleethorpes, 位于英格兰林肯郡的一个小城市,Cleethorpes的历史开始于6世纪,以前这里是一个渔港,在19世纪时发展成为一个度假城市。
我们来到海边,虽然今天阳光明媚,但海滩上并没有拥挤的人群,昔日的繁华不再,沙滩上只有少数人在散步。
海滨大道的停车处还是停满了车,不少老人都是坐在车里,通过车玻璃看着大海。也许是现在老人们更重视更注意了,所以被感染的老人人数少了;年轻人不重视,不注意社交距离等,所以现阶段年轻人成为了被感染的主要对象。

此时已经退潮,在海水退去的沙滩上,许多海鸟在泥土里啄食,寻找隐藏在沙土里的小鱼小虾。退水后的沙滩上,有的地方时而冒出一两颗泡泡,估计是隐藏在沙土里的小动物在呼唤。
海滨大道上行人也很少,三三两两,完全没有了以往的热闹。海滨娱乐场虽然开着,但在里面玩游戏的人很少,昔日喧哗热闹的场面不再。
在海滨,冰淇淋和甜甜圈是热销的食品,但因为疫情影响,来海滨游玩的游客减少,冰淇淋和甜甜圈也不再热销。以前有多家卖冰淇淋和甜甜圈的小商店,现在很多已经关门,只有少数仍在营业,苦苦支撑度日。

入秋了,我很少再吃冰淇淋,但为了支持卖冰淇淋和甜甜圈的小商铺,我还是鼓励先生去买了一份冰淇淋和甜甜圈。
当我们在海边大道散步时,迎面开来一辆小火车,小火车环海滨大道来回,以前人多的时候,单程一英镑,每半小时出发,坐小火车的人很多,需排队等候。现在小火车上游人很少,每节车厢里才有三、四个人。当小火车经过我们身旁时,坐在里面的游客向我们招手,我们也挥手回复。

游完海滨大道,我们去游了海边的湖区。这个湖内有很多天鹅、野鸭和野鹅等,它们在湖里尽情游玩,享受着游客们带给它们的食物。湖区里也有出租游船的,疫情前,若是天气好,来湖区游玩的游客很多,租船荡舟湖内的人也很多。今天来湖区游玩的人也少,租船玩的人更少了,整个湖面我们只见有两艘船,船上分别坐着一男一女年轻情侣,看来疫情仍然是减少不了年轻人的浪漫情怀。
不受疫情影响的是野生动物们,因为疫情,来湖区游玩的客人少了,但此处的野生动物似乎更多了,在湖内自由自在游水的天鹅、野鸭们似乎长得更肥更美了;走在人行通道上的天鹅们大摇大摆,根本不理行人,貌似这里完全成了它们的领地,它们才是这里真正的主人。
游完湖区我们又开车去了位于海滨终端的格林威治子午线标识处。该处标识建于1929年2月至1930年6月之间,造价约27,000英镑。 标有子午线的不锈钢带由测量师LW Pye先生于1933年添加,但可惜的是没有任何有关格林威治子午线标记的信息。

本初子午线(英语:Prime meridian),即0度经线,亦称格林尼治子午线或本初经线,是经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的一条经线(亦称子午线)。本初子午线的东西两边分别定为东经和西经,于180度相遇。从北极开始,本初子午线会经过英国、法国、西班牙、阿尔及利亚、马利、布基纳法索、多哥和加纳共8个国家,然后直至南极。除了定义经度,格林尼治子午线亦曾作为世界时间标准使用。理论上来说,格林尼治标准时间的正午是指当太阳横穿格林尼治子午线时的时间。
格林尼治天文台的本初子午线,十九世纪,当英国展开对全世界的扩张,成为了日不落帝国后,统一的经线也就日益重要,在1851年御用天文学家艾里(Sir George Airy)在格林尼治天文台设置中星仪,并以此确定格林尼治子午线,也因为当时超过三分之二的船只已使用该线为参考子午线。

Cleethorpes 的此格林威治子午线,从伦敦格林威治天文台的子午线延伸而来的,在不锈钢标带上标有“0度0分0秒”。人两脚分站在此线上,有两脚跨东西的豪迈气概。

参观完此格林威治子午线,然后我们去吃午餐。因为疫情变得越来越严重,我们不敢再去餐馆室内就餐,就开车去麦当劳买外卖,坐在他们的室外就餐区,在太阳底下吃鸡肉汉堡和炸薯条。
吃完午餐,先生提议去看附近的名牌打折商店,我本没打算买任何东西的,可一进到店,看到打折的名牌衣服和鞋子,忍不住诱惑,又买了几条裙子和一双鞋子。先生他自己也买了一双鞋子。名牌衣服过节打折,有的高达50%打折,现在买夏装,明年穿还是不错的。先生从不阻止我买新衣服,但他一直叫我买一件送走一件,像他一样(先生每年清理一次他的衣柜,把不需要的衣裤全部送给慈善商店,很多都是全新的)。我有恋旧情结,舍不得扔了任何旧物件,衣柜里还装有二十年前我刚来英国时带来的衣服,虽然现在不能穿了,但留着仍是一份纪念,每当看到它们时,过去的一幕幕就浮现在眼前。因为我舍不得处理旧衣服,所以我们家我有四个衣柜,全部都是装得满满的。每年先生会为我整理一次衣柜,送给慈善商店一两袋衣服。我自己不看,任由先生整理,若我看,是一件都舍不得送走的。完全由先生处理我的衣服去留虽然省事,眼不见心不烦,但有时也是一个错误,如去年先生就送走了我一箱从中国带来的各式旗袍,他的理由是至少有十年时间我从没打开过,更不用说没穿了。他是英国男人,不懂中国女人的旗袍情节。虽然不怪他,但我心一直疼,舍不得,那是我的随身行李,中国女人的象征。

位于度假海滨圣地,又是名牌打折店,要是没发生疫情,这里是人潮拥挤,生意兴隆的。但现在,虽然还不是旅游淡季,但来店里购物的客人很少,服务员多于购物的人。
买完衣服、鞋子,我们满载而归,开车回家,愉快而又收获满满的一天。


注:图片来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