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孙建军,军旅出身,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文学创作一级,曾获萌芽文学奖、四川文学奖、巴蜀文艺评论奖、中国电视金鹰奖等,曾任《星星》诗刊编辑部主任、副编审,四川省作家协会副秘书长、创作研究室主任兼《作家文汇》主编(现更名《四川作家》)等职,现为四川省散文学会特邀会长,四川省诗歌学会副会长,成都市温江区作家协会名誉主席,世界诗歌联合总会高级顾问。

晶莹大爱 美丽信仰
一一读董元静《星路上的公主》随笔
作者|孙建军(中国)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星路上的公主》是作家朋友董元静新近出版的一部书,读毕并且明白了作家写作心境之后,便一下子联想到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这两行名句。
尽管元静的新作从文化内核到人物设计,都融入了十足的西方意味,她所讲述的依然是一个中国故事,这个故事与美的寻觅和爱的求索相关,更与人生关于信仰的诘问相关。
刚开始读这部书时,元静笔下的这个故事让我有些一头雾水,如若进入了别人呓语似的梦境一般。因为她说,给我寄来了一部童话,我以为她创作上有了体裁上的新方向,真正投身读者群体有明确指向的儿童文学创作上去了。掩卷之后可以严格的说,本书确又不在这个体例上。好在本书中还附有老朋友诗人、作家黎正光先生的读后感言:“无疑,这是一篇虔诚基督徒之作,通篇寓含的是人类大爱和对人性的礼赞。”我十分同意他的说法,并且意识到,书中的主人公黎莎,正是作者自己思想经历的化身,是作者自己试图以童心为镜像,以梦境为经历的一程关于人类大爱的求证和人性善恶的沉思。所以,这部书才有了现在这样一个似童话非童话,似小说又非类型的独特文本。这番写作本就充满了历险性,但成功之处亦显而易见,它既突显了元静探索不止的创作精神,也契合了她意欲达成为少年、成人均可阅读的成书诉求。
凡涉人类大爱之探求,众多人会共识于一个理念,必须以坚贞信仰作为支撑,从而树立矢志不渝的价值观并点滴践行,而平凡至落红化泥,润物护花,于无声处结晶于至善,至真,至美之境界,这便是书中人物所化,作者心灵所期的那一颗心型钻石。正如作家在故事中寓言的那样,宇宙中存在着众多比地球直径还大的钻石,对于人类却遥不可及,可以估价的财富,数量再庞大也是有价之宝,只有无可估价的财富,数量再微小也是无价之宝。作者在讲述中坚定了这个信念,并且希望通过一个可爱的女孩黎莎的传奇经历,告之更多的人,在纷扰的尘世中,其实人生意义,只需要明白并且不要淡忘一个最为简单的道理,我们应当以全部的爱心面对全部的世界,这也就足够了。所以,书中或来自浩渺苍空,或发自人物心底那些《圣经-新约》中的箴言警句,也画龙点晴般丰富了作品的思想内涵。
我与董元静都曾是专业文艺机构的工作人员,工作与创作上交往颇多,但却不知她从来就是一名基督徒还是随年龄的缘分而有所皈依?因为讨论到信仰支撑大爱价值观这点上,在中华文化背景的的社会里,一神论信徒与无神论之普罗大众是很不一样的。前者必须是对超自然之主宰者绝对相信,而后者却仅仅依靠民俗信则灵而实用主义临时抱抱佛脚。并且由此而创出一个著名搞笑桥段一一
众路人游某庙见一老爷子烧高香捣蒜似嗑头拜菩萨,起身却又嫌累,揉膝拍腿自言自语,这么累人,也不晓得菩萨拜对没有?路人忍不住前问何求,老爷子答,求菩萨保佑儿子高考。路人告之,简直拜对了,上头是文昌菩萨,就是管高考的!老爷子仍眉宇不展自叹,说儿子想考斯坦佛大学,不晓得文昌菩萨说得来英语不?路人急忙指点,那就去拜圣母玛丽雅啥,她懂美语!老爷子仍旧四顾茫然,说我晓得圣母玛丽雅懂英语,又怕她听不懂四川话啥!
笑一笑,十年少,但是让我们回归严肃,由此而必须指出,恰恰是这部书浓重的宗教背景和异域文化色彩,也会成为使它丢失一部分读者的原因。但是这也无伤大雅,就如我这个连临时佛脚也不抱的彻底无神论者,同样可以被元静的笔底波澜打动一样。也许我们不可能笃信同一神灵,但我们可以拥有同一样的人类大爱情怀。比如,莎士比亚说:“人生如花,而爱便是花的蜜。"又比如培根说:“一个人如果能在心中充满对人类的博爱,行为遵循崇高的道德,永远围绕着真理的枢轴而转动,那么他虽在人间也就等于生活在天堂中了。"再比如爱默生说:“我们必须博爱所有的人,这样所有不可能的事情才能变为可能。“借先贤大哲之说为铺垫,我于是可以说,书中钻石公主黎莎寓意的晶莹大爱,又何尝不是人世间最美丽的信仰!
两个多月前,一位诗友参与主编的《中国诗歌周刊》周年纪念,盛情邀我几句,此时觉得那番感想也挺适合现在再说说,祝贺元静新著出版之际并与之共勉人生:爱不仅是信仰,更像一颗籽粒,而一位圣哲曾经说过:“一颗籽粒如果静静地等在那里,就仅仅是一颗籽粒,而一旦落入泥土,便会化为无限想象的花朵。”但是我认为,这并不容易,这是一颗籽,因为担当而选择了与春夏秋冬携手的挣扎,所以元静如籽粒萌芽般捧出了《星路上的公主》,这也如同临盆的母亲,最终为了收获幸福的疼痛。这便是爱的初心,为平凡持著而坚韧不拔,为苦难辉煌而荡气回肠一一
阿们!
( 2020年9月10日于听风堂)


小说作者简介:
董元静,曾用笔名园静,女,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散文诗学会理事。曾入选《当代青年散文诗人15家》。已出版散文诗集《远山也忧郁》(百花文艺出版社)、《黑郁金香》(成都出版社)、《帘卷西风》(中国文联出版社)及长篇小说两部。曾获第二届“四川省文学奖”、首届“冰心散文奖”等奖项。
(感谢董元静老师赠书,拜读珍藏)

本期荐稿:邓瑛(德国)
本期总编:静好(英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