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家洼的秋天
(上)
文/李文晓
我喜欢冯家洼的秋天。如果你用心体味这里的秋色,会感到它的多姿多彩和别具一格。它的美,更是不断变幻着的。
——题记

一场秋雨一场凉,立秋一到,夏日的暑热逃了似的,再也不见了。
早晨推开屋门,一阵凉爽扑面而来。院子里,几天前还不死不活的花儿,因为连着的几场雨,全抖起了精神。抬头看去,楼梯平台上,那棵被旱死的紫藤,又长出了嫩芽,片片新叶,顺着牵引的绳子,像走钢丝的少女般,身姿婀娜,在秋风里轻轻的荡漾着,摇摆着,煞是好看。

一直要去看看山里秋色的。要说我最喜欢,还是冯家洼的秋天。
驱车几十公里,我们来到了冯家洼。这是一个呈“U”字型,被群山环抱的小村子。远远望去,高高的锥子山下,是起伏连绵的群山。有道山梁弯成巨大的臂膀,像胳膊一样,把这小山村揽在了怀里,一条小路被绿树遮掩着,时隐时现,牵连起沿沟坡居住的零零散散人家。村后是层层叠叠的绿色山坡,生长着挺拔的白皮松、雄壮的橡子树、俏丽的黄花栌,还有说不清名字的杂树,及遍地的茂盛繁草,组成一块像挂在天边的巨大绿毯,为这个祥和的小山村衬出最好的布景。
初秋的风,从山上迎面吹过来,扑向人的脸颊,灌进你的衣领,掀起你的衣角,鼓起你的裤腿,带给你杨柳拂面惹人醉,衣袂飘飘欲飞仙的快意之感,你不由得要在这蓝天白云下,树木绿草间,山顶平阔地,打几套太极,做一回瑜伽,或者躺倒在这秋阳不燥,秋风正爽的草地上,睡上它一觉,做个好梦,一扫浑身的倦怠。

初秋的风,从树林洞穿过来,送来忽儿浓郁,忽儿轻淡的气味,是一种混着的、带着层次感的怡人味道,饱含了泥土的浓香,野花的芳香,树木的醇香,还有那绿草的清香,合成一种诱人味觉,令人着迷,使人向往,让人不舍的浓浓气息,你不由得张大嘴巴,畅开胸怀,唯有深深地吸上几大口,方能解除在城里生活久了,似乎缺氧的气促感。就像干涸的心田得到了甘露滋润般舒坦,浑身注入了新的能量,增添了活力,你便忍不住要对着连绵的群山沟壑,辽阔的高远天空,山间的林木花草,可嗓门吼上几声。

不知道你会不会像我这般,走出都市围城,一来到这空灵纯净的山里,少了人情交往的斤斤计较,没了勾心斗角的纷纷扰扰,似乎束缚着的身子得到了解脱,累积的内心也得到了释放。饮一碗山泉水,尽管没有珍贵的茗茶那般讲究,却入口甘美,沁人心脾,留在唇齿间的总是清爽的味道,嗅一把花草香,当然没有茉莉牡丹那样娇艳,却纤巧朴素,清香诱人,插在鬓角衣领更有迷人的韵味。这或许就是山里秋天带给我们不一样的体验。

山里的秋天,似乎要比城里的季节慢一些。当城里的树叶开始枯黄,渐渐掉落时,这里正蓬勃生长,这并不影响它作为收获季节,奉献给人们丰收的喜悦。它依然循序渐进,开花结果,采摘收获。四季从秋天开始中转,是一年里的转折点,恰如一篇文章的一个段落。它让人体验从播种到收获的艰辛,也体会由汗水变成硕果的喜悦,更把人们从田地到村落,从青年到老年,凝结出对土地、成长、家园的深厚情缘。因季节的更替变化,点燃成人们心中永远也散不去的秋之况味,因为触景而生情,联想到悲欢离合,生老病死的人生之味。
对于秋天,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们,不知道费尽了多少笔墨,感伤也罢,赞美也好,都别有味道。 悲秋情结是古典诗词吟咏秋景的主基调,赞美秋天的诗人与诗句寥若晨星。如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突破前人悲秋的思维模式,从肃杀的秋风里,读出秋的热闹,欢快。韩琦“谁言秋色不如春,及到重阳景自新”;秦观“莫夸春光欺秋色,未信桃花胜菊花”。这已经多多少少改变了人们对秋天的悲凉印象。

当代伟人毛泽东,彻底打破肃杀哀婉的文人悲秋传统,高扬古典诗词中微弱孤寂的赞秋情愫,展现了辽阔豪迈的艺术境界。他笔下的秋天景象,充满生机与活力,绝无哀婉与悲情,足以使千古文人的悲秋文字黯然失色。在他的眼里,秋山秋水都成为别样的秋景意象。观山,“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群山耸立,红红火火,真是“霜叶红于二月花”。看水,“漫江碧透,百舸争流”,秋水清澈,生气昂然,可谓“秋水共长天一色”。秋天在他眼里总是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

北国的秋天不同于南方的秋天。就像这冯家洼,它是北方地区秋天的典型。一到立秋,田野里的谷物已经开始逐渐褪去绿衣,换上斑驳的金黄,一个个的谷粒慢慢变得饱满。这是春天播下的希望,如同我们约定的那样,开始兑现春天的承诺,所谓谷熟立秋。北方的秋天,就像北方人干脆直爽的性格,说来就来,说走就走,绝少拖拖拉拉。一过立秋,暑热退场,凉爽登台,一阵风扫过大地,凉意直入心头。有道是早上立了秋,下午凉嗖嗖。北方的秋天步伐很快,但节奏不乱,有板有眼。风儿吹几天,便来几场雨,便带来几重凉意。太阳公公晒几天,庄稼苗长几分,籽粒儿更饱满些。采收回来,晒干扬净,归仓入库。在这间歇里,好让农人们也张弛有度,歇息几天。

对我而言,喜欢来到冯家洼,静静坐在这寂静的山林中,看树上鸟儿在枝桠间,跳来跳去,谈情说爱。听秋蝉在远处树林的梢头,悠扬自得,放声歌唱。你或在林间漫步,或者安坐草地,播放一曲禅乐,安逸度过属于自己的美好时光。你可以将心缓缓安顿下来,和它悄悄对话,回味不为人知的心思。你也可以把一颗跃动的心儿,寄托给远山顶上那一片云烟,让它飘的更远,传达给你远处久未谋面的朋友。我知道,人世间有那么多纷纭复杂的事情,也有更多说不清,理还乱的烦恼,只有当你走进这山林里,沉入大自然,你一定会放下俗务琐事,像佛家所言,体会到“舍得”的慰籍。大千世界,人间烟火,我们不能成为不食烟火的神仙,但可以在这幽静的山间,在这秋色初染,秋意渐浓的美好景色中,营造出一种世外桃源的心境。如果此时再有个小茶桌,我们品一杯茗茶,燃一炷檀香,让它弥漫在这秋色里,或浓,或淡,更增添几分秋的诗意,内心也随之多了几分轻松,几分惬意。
2019.8.11古虞听雨楼
2020.8.18古虞观雨亭
作者简介: 李文晓,1959年生,山西省平陆县圣人涧镇人。历任县委组织部办公室主任、县委办公室副主任、交通局长、住建局总支书记等职。闲暇时间,舞文弄墨,回味往昔,感悟生活,鸡零狗碎,偶有所得。近年来,有多篇文章在报刊杂志和新媒体网刊有发表。

主播简介: 玉华,河北省怀来县人。喜爱诵读,喜欢旅游。愿用温暖的声音和饱满的情感传播真善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