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露
张光泽

白露节到来,看着满山红彤彤的果实,给农民带来了丰富的收获。一丝凉风从身边吹过,让我意识到白露真的到了,天气渐渐转凉。
白露,是九月的一个节,像一道清凉灿烂的藩篱,把夏天和秋天彻底分开,从此再不必眷恋春之香艳,夏之火热。《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八月节,秋属金,金色白,雾气渐重,露凝而白也。”农历言:“斗指癸为白露,阴气渐重,凌而为露,故名白露。”白露时节有三候:“一候鸿雁来;二候玄鸟归;三候群鸟养羞。”大雁与燕子等候鸟要飞往南方避寒了,而留守的鸟儿也开始贮存干果粮食以备过冬。看来,白露到了,秋意真的来了。因白露的到来,让我想起“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诗句。因此,对“白露”这个“节”产生了无限的遐想。

白露这个节气,到处可见丰收迷人的景象。玉米,棉花,苹果葡萄等等。你看,院里的鲜红石榴,金黄大柿子,还有那嫩黄的大架丝瓜花,仅此足以把院落点缀得没有半点荒凉。那一簇簇的梅豆角个个精神焕发。门前老枣树上的枣儿,个个像红星闪烁,吸引无数的顽童,麻雀也前来凑着热闹。路旁的老槐树有丝扯的蜘蛛网,绕路便惊动了独自丝吟的暮蝉。平常疯狂的鸟儿也没有了夏日的狂躁,唯凌晨及连阴天才出来光顾我们,傲慢的扯出它们的歌喉。

“白露过秋分,农事忙纷纷。”“蚕豆不要粪,只要白露种。”“不到白露不种蒜。”“白露高粱秋分豆。”“白露前后看,莜麦、荞麦收一半。”农历的立秋,在阳历的八月初,正是蝉鸣如火的节气,草木葱茏,几乎看不到一丝秋的足迹。转眼到了白露,则昼暖夜凉,落叶四飞,果实累累,秋虫啾啾,成熟里透着凄凉,一派秋天的景象了。

在感受到白露季节到来的时候,我更喜欢“白露”这个美丽晶莹的词汇。白露,宛若一个不食尘烟的冷美人,衣袂飘飘,黑发飘飘。“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多么优美的诗句!那个宛在水中央的美丽倩影,一直在心中微生波澜。美丽且婉约的“白露”两个字,告诉我秋凉的开始。然而,它不只是天气转凉的象征,这个有着诗情画意的名字,有唐诗宋词的风韵,也有现代小说剧本的神采。

三场白露一场霜,北方的这个时候,随着气温越降越低,秋霜逐步光临大地。白露之前的昨天,花朵和花朵上的蝴蝶即将穿过季节的风到达一个叫梦的驿站。白露到来的今日,自由自在的风,飘忽不定的云。昨晚外出散步时,看到路边小草披上了一层晶莹的水珠儿,给人一种清凉的感觉;今天早晨外出,我用手轻轻抚摸了路边的小草,手感特别清凉湿滑,给人一种透沏心扉的冷意。秋始白露,今天起夏日的草长莺飞渐行渐远,今天开始我也禅定于秋夜的朗月清辉。这时,我在日记中写下了一行字:我无法预知自己在哪一个季节留下,哪一个季节离去,只知道珍惜现时的美好。

曹操说: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丕说: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杜甫说: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陶渊明说: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任翻说:绝顶新秋生夜凉,鹤翻松露滴衣裳;白居易说:荷香清露坠,柳动好风生……
白露以它特有的方式和言语,释放特有的秋韵,一丝丝沁心的凉意缓缓袭来,有点秋夜凉如水的感觉。我闭上眼,贪婪地呼吸着甘若薄荷的秋意。纯净的露水,清洗着季节的思路,使我的思维和灵魂从往日的浮躁桎梏中重新复苏,一切的憧憬都步向了理性和成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