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冰 火:原名石大卫,博士,教授,长安人士,自由撰稿人,浪漫诗人,剑桥学者。爱好诗歌与文学创作,多有佳作发表于欧美海外诗刊,各大网络平台。定居美国,目前在英国剑桥大学研究居住。

圈外人忆谢园先生
文|冰火-石大卫(美国)
说起葛优,在中国可以说是无人不晓,说起谢园,估计只有圈内人知道的比较多。而目前的圈外人,尤其是年轻人,可能会问“谢园是谁?”如果能问谁在八十年代是影坛小鲜肉和超级明星,谢园一定算一个,那时候的葛优虽然也在《顽主》里担任了男主角,可他真没有谢园火,因为他当时没有拿金鸡奖的影帝。
谢园在八七年和导二代陈凯歌,八八年和滕文骥的亲密合作中,他是真正的男主担当。他先后因为《孩子王》《棋王》《大喘气》《喜剧明星》《寡妇村》《疯狂的代价》《上海一家人》获得过金鸡奖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和金鹰奖和飞天奖的最佳男配角。

不过,由于八十年代末发生的事情,谢园老师演主角的电影好像就是这几部了。这里还要感谢当时的西影厂长吴天明老师,他老人家前几年就去世了(2014年初),作为一代名导演和艺术家,为中国电影的复兴立下汗马功劳,带领西安电影制片厂创造了中国电影尤其是西部电影辉煌的时代,培养了中国著名的第五代导演群体,包括张艺谋,陈凯歌,黄建新,顾长卫,柳云龙等,包括我姐张晓春和刘小红等女导演,还有许多的制片和摄影人才,自己也拍出了著名影片《老井》(张艺谋任男主角,获得第八届金鸡奖最佳导演奖,第二届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大奖和最佳导演奖)《变脸》(获得第十六届金鸡奖最佳导演奖,第九届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等名作,是在国际影展上屡建奇功的传奇人物。后来因为八十年代末的原因,吴天明被撤职,被迫远赴美国,他生命中最辉煌的黄金时间却失去了中国电影的舞台,直到九四年才回国制作导演电影《变脸》。我们不应该忘记中国电影教父级的人物吴天明。

对于谢园老师,以同期的陈凯歌的《孩子王》和滕文骥的《棋王》相比较, 他在《孩子王》里的戏份和表现,应该说更加出彩。这两部电影都是从作家钟阿城的知青小说改编的。 大家可能都不知道,《孩子王》是由于当时西影厂的洗片技术问题, 在戛纳上映的时候 造成不可弥补的遗憾 。陈凯歌看到电影样片的第一眼就气哭了, 因为清晨的森林里的特写镜头洗出来的效果完全错了,色底偏色太红了,从头到尾的偏红底色,他本来想用摄影中色彩变换和云南山地林场迷人风景的艺术表现来衬托落后的教育环境,从而突出人物并丰富故事的情节,结果因为底片的偏色,所有的镜头失去了应有的色彩和美感, 在平淡的故事里, 由于整个片子发红的底色, 让人感觉非常不舒服,从电影节铩羽而归。 这部本该是陈凯歌借《大阅兵》和《末代皇帝》之后,用一个个煞费苦心的镜头精心制作的佳作,有信心夺取国际大奖的影片, 却由于资金问题毁于为了给西影创收的一念之差,只获得了金鸡奖的导演特别奖这个奖项。 然而是金子总会发亮,随后的《霸王别姬》陈凯歌再次展示了他的才华,在国际上获得了一连串重大的荣誉,终于奠定了他一代国际导演的地位。 不过谢园老师在此片中的表现也获得了滕文骥导演的肯定, 出演了《棋王》的主角。

很多老影人感慨,中国电影再也回不到八十年代电影艺术在宽松的审查环境中整体大爆发,创作人才任意发挥和写意创作的那个好时代了,如果说上世纪的八十年代是中国的文艺复兴,谢园老师是其中绝对不可忽视的一员。当时,谢园,梁天和葛优大爷号称喜剧演员“三贱客”。由于王朔题材流行的原因, 后来的电视剧《编辑部的故事》的大火,红了一大片的参演演员,谢园老师是因为一些工作的原因没有担任主要角色,只是客串了一个小民工的角色,但也同样给观众带来了一场欢乐的剧集。不过从此主演葛优开始大红大紫,路子越来越宽了,梁天也因此接下随后的几部电影电视而艺术长青了。 只有默默耕耘电影教学的谢园老师,做为教师带头遵守学院当时制定的严格的演出规定和其他的一些原因,慢慢的被淡出了影坛,很少做主演了。但是他却因此培养出来了一大批著名青年演员。中国老演员老电影人的艺术人生,真的是很曲折和坎坷,像谢园老师这样不为名利不抢镜头的艺术家,真的是越来越少了。

谢园老师的离世,绝对是我国电影界的损失。做为一位有幸生长在西影厂外,经历过中国电影西部辉煌的圈外人,这几天的心情真的有些沉重,如果没有记错,当时拍《棋王》的时候有幸在西影厂和他有过一面之缘。当时的老西影厂,除了前面一个三层楼的办公和行政楼(顶层好像是配音车间,我还在里面客串过一个踩沙地的声音),后面是很大的一片空地,由于占地巨大,竟然在空地上建了一个秦王宫(很多同期的电影在哪里取景),应该是现在大唐芙蓉园和西安海洋世界的旧址。而老文学部在道具车间的后面,离厂门有一里路远,晚上骑着车子从厂门到文学部的路上,路灯昏暗,非常适合拍鬼片。但是老文学部的食堂里,由于师傅做的一手好菜,各个剧组都会跑到这里开小灶。我记得当时餐厅和食堂连在一起的平房子里,摆着几个大方桌子,食堂外面的空地上,像小吃摊一样摆着几个低桌子矮凳子。记得是晚餐时间,在餐厅里的大八仙桌子上,剧组里的滕文骥导演,卢成顺制片,编剧阿城和主演谢园,段岫,我姐姐张晓春(现国家一级导演,编剧,曾担任《孩子王》责任编辑,导演助理,《棋王》导演助理和场记,作品有电影《霹雳行动》《滴血黄昏》(导演孙周合作),独立执导《惊喜人生》,电视剧《虹》《毕业生》《当家的女人》《上门女婿》《胡杨女人》等获奖影视作品),记不清赵亮在不在,而我只是一个过去蹭饭的小屁孩儿。由于姐姐的关系,我经常可以看到西影内部资料片,慢慢就迷上了电影制作,特别喜欢到各个剧组探班,因为每回都有很多的分镜和天南海北的段子,让我耳目一新。那天吃饭的时候,记得谢园说了好几个北京带来的新段子,把大家逗得前仰后合,然后阿城忍不住说了一个谢园的段子:“说人死了之后过几百年都成了灰,大家都一样,只有谢园不一样,几百年后打开坟墓的时候,人们突然看到一张嘴和金舌头, 而且还在不停的吧唧吧唧的说着段子”,大家听后都笑得背过气去了。

谢园老师从那以后还虽然也一直活跃于影视舞台,只是基本上都不是主角了,但是在我的心里谢园老师一直是男一号。愿谢园老师在天上可以一直说着段子让天堂的人们不再寂寞。谢园老师千古不朽,安息R.I.P。
(庚子年夏末初秋,疫情反复,身心疲惫,突闻谢园老师仙逝,自移居北美,数年不见,脑海深处的竟然突然浮现了与谢先生初见时的点滴回忆。忆往昔岁月,不禁慨叹人生,自己的幼时梦想竟然相去甚远,人生如梦,承蒙中美影视编剧协会李洪达兄的关照,写下这些文字以告慰逝去的故人,以告慰我迷失的心)



注:图片由作者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