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瀛晚眺吟》
周阳生
黄海之滨,湿地之都,古邑盐渎,又称瀛洲。南朝《玉篇》有云:"瀛,海也"。古汉语云:"登上瀛洲,犹成仙"。
登瀛晚眺,乃古盐八景之一,东濛"范堤烟雨",南观"杨楼翠霭″西赏"平湖秋月",北闻"铁柱潮声"。登瀛仙境,引无数文人折腰争吟。
清人高岑《登瀛晚眺》,诗写凡间盛境:
众仙携手共登瀛,
入画芳菲一望平。
近郭夕阳晴更好,
照人春色晚逾明。
绿杨芳草花边路,
红杏青帘柳外城。
日落长歌连辔返,
隔烟遥听卖鱼声。
吾写七律《登瀛晚眺》,吟旧景新韵:
晚眺登瀛赏月光,
桥横碧水似龙狂。
鱼游棹泛翁归渡,
鹊语云飞世换妆。
渔火潮声灵气妙,
寺钟塔影紫烟煌。
鹿鸣鹤唱蓬莱境,
不吝文辞赞故乡。
旧日瀛桥处,是为鱼市,渔舟唱晚之时,落日余晖,夕霞映水,人欢鱼跃,鱼市繁忙。盐邑渔民,水舟之上,捕鱼为生。恰如唐人张乔《渔者》诗云:"首戴圆荷发不梳,叶舟为宅水为居。沙头聚看人如市,钓得澄江一丈鱼"。
古盐瀛桥处,因有鱼市,又聚南北杂货,渐成商业中心;因有酒肆茶馆林立,车水马龙不歇,是文人雅士聚会之地;因有泰山庙建于桥西岛上,故又成为当时的佛教圣地。
登瀛桥,建于清同治六年,后又数度重建,因沈登瀛出资,故以登瀛而铭。
登瀛桥,又沐浴了历史风云,皖南事变,叶挺蒙冤,新四军在登瀛桥西泰山庙重建军部,盐城县改名为叶挺县,登瀛桥易名为若飞桥,西大街更名为邓发大街,以铭记抗日英灵。
登上瀛洲,犹成仙。现今的盐城人如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用智慧与创新打造了新时代靓丽的风景。现如今大美盐城,桥换妆,路变样,身边的桥路通康庄。
登上瀛桥,再远眺。黄海之滨鹤舞鹿鸣,湿地之都蓝天白云。万亩荷池夏绽绿韵,万顷菊海秋溢芳馨。聚龙湖畔月盈倩影,盐渎公园鸟鸣森林。
虽然盐城的新十景,已取代了古八景,但登瀛晚眺的遗韵,因登瀛桥的存在而根植于民心,如音如画,寄托着盐城人登瀛的梦想,书写着盐城人历史的底蕴。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