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热点 《试探5300年前牛河梁遗址积石冢中墓主人身份是否为黄帝之谜》
周阳生 乔木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在内蒙西辽河流域的牛河梁区域,发现一座形如后世帝陵的积石大墓,墓中有一位双手各握一只玉龟的老人遗骸。随葬的玉器虽然只有七件,但等级之高,非王者可用。红山文化时期是"唯玉为葬"的时代,这位墓主人随葬的玉器:勾云形玉佩、箍形玉、玉镯、玉璧和玉龟各一对。专家说,其勾云形玉佩是证明墓主人生前"一人独尊",是王权显赫的象征;箍形玉是墓主人与神灵沟通的中介神物,是神权地位的象征;玉龟则是非至尊王者不可僭越使用的圣物。
上述文字,传递了两条笔者感兴趣的重要信息。一是积石冢中的老人是谁?二是玉龟象征着什么?
有学者猜测墓主人是否就是黄帝?但缺乏关联物证与理论支撑。尽管中国考古学界泰斗苏秉琦先生曾断言:"黄帝时代的活动中心,只有红山文化的时空框架与之相对应。"但后世对黄帝葬于何处,未有定论。《史记-五帝本传》记载:"黄帝崩,葬桥山。"但桥山有甘肃正宁县的桥山与河北省桥山。据《正宁县志》记载:"黄帝陵在县东南湫头镇东北西头村之桥山,当谷一峰耸起,草木葱蔚,上有荒冢,旁立一碑,镌字,黄帝葬衣冠处。"可见这是后人建的黄帝衣冠冢。那么黄帝的真身葬于何处?确实给后人留下了难解之谜。
牛河梁积石冢中的老人到底是否就是黄帝遗骸,暂且不作定论,但笔者试从如下三个方面试作探讨其可能性。
一是黄帝通过阪泉之战收服炎帝族,通过涿鹿之战消灭蚩尤族,继而剿抚并用征服其他的小部族,并于红山合盟成立华夏古国。黄帝也因此被尊为五帝之首。可见在红山文化时期黄帝实为那一时代的最高统治者,既掌握着神权又掌握着王权。所以说,如果牛河梁积石冢中老人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那么又有谁能堪比黄帝的至尊呢?加之积石冢形成的年代和所处的牛河梁地域,也正是黄帝生活的地方和时代。这就为积石冢主人是黄帝的猜想提供了一种可能性。
二是从积石冢中陪葬的玉龟来看,也给笔者留下了许多联想的空间。
龟,天鼋也;天鼋,轩辕也;轩辕,黄帝也。周代《献侯鼎》铭文云:"天鼋二字,铭文多见,旧译为子孙余谓当是天鼋,即轩辕也。"既然龟是黄帝的图腾,那么后世为什么认为黄帝的图腾为熊为龙呢?这与龟又有什么内在联系呢?笔者查阅了《左传》和《尔雅-释鱼》,《左传》云:"鲧的神化形象同时也是一种鼋类动物,叫黄能。"晋人杜预注释说:"(熊)亦作能,能,三足鳖也。"《尔雅-释鱼》云:"能,是上古神化中的一种神异动物,鼋是龙的前身。"由此可见,身为有熊氏的黄帝,以熊、龟、龙作为图腾有其必然的内在联系,也阐明了黄帝图腾的演变过程。如笔者此论能成立,则又为积石冢主人就是黄帝的猜想提供了一些理论信息。
三是《国语-周语下》记载:"我颐氏出自天鼋。″即出自轩辕氏。加之黄帝在昆仑山修道遇神龙天鼋,名谓白泽,封其为守护神,是智慧与王权的象征。"那么积石冢中的老人双手各握一只天鼋守护自己,不正是暗合了黄帝的生前心愿吗。
天鼋是华夏族古老的图腾,是一种神异的龙,具有神秘先知的能力,能知天地鬼神世间万物之兴衰。据考古专家说,龟的化石最早出现在2亿年前,可见龟的文化源远流长。笔者曾在合著的《红山神韵》一书中,曾对乔木馆藏的红山七星玉龟与道教的关联作了深度的文化解读。后又在金石秀水文学艺术网发表了《红山玉龟的文化解读》。故特附提纲于下,以丰富天鼋的文化内涵。
1,据史料载,伏羲八卦,元龟衔符,巫师问卜,都与龟有紧密联系。乔木的古艺轩红山文化馆就收藏了一件红山时期的七星玉龟和多件红山玉龟。
2,八卦始于伏羲,弘于黄帝。《太平寰宇记》载:"伏羲于蔡水得龟,因画八卦之坛"。
3,神龟是男祖根之俗称,天河是女祖根之俗称,人渡天河可阴阳平衡,羽化成仙。
4,《国语》云:岁在鹑火,岁在天驷,日在折木之津,辰在斗柄,星在天鼋。″以句说天鼋是星宿。
5,元龟衔符典出《黄帝出军诀》。黄帝在阪泉之战和涿鹿之战中,出征前均会龟卜后而持龟符而出兵。
6,龟卜占法起于红山文化时期,是透过巫祝询问神意,以求消灾解厄。
7,龟趺,好负重,长年累月驮着石碑,人们在庙院祠堂随处可见。武则天无字碑底坐就是龟趺,传说触摸龟趺能给人带来吉祥、长寿和福气。
8,龟与龙凤麟组成四灵,而龟是唯一在现实中存活的神灵,道家亦称其为玄武。
9,黄帝崇道,道法追求无形无象、阴阳平衡和天人合一等自然之法,是为"力天",力天是一种神化了的大龟。
[相关链接]
《黄帝赋》
周阳生 乔木
人文始祖 黄帝结缘
五本纪事 最早记篇
其父少典 附宝母莲
母梦北斗 孕胎天怜
始生黄帝 龙行云翩
无所不通 弱而能言
幼而徇齐 长而敏玄
三十七岁 帝位封禅
因崇黄土 黄帝始宣
打败榆罔 神农让权
诛杀蚩尤 结束族煎
龙族始定 华夏连绵
黄帝一生 四妃十環
正妃西陵 嫘祖情牵
黄帝子嗣 叶茂枝愆
半数封姓 姬箴代传
尧舜禹汤 亦是帝延
黄帝众臣 炎帝领肩
继有应龙 风伯雨涓
天女仓颉 风后诸仙
黄帝伟绩 辉煌刻镌
历史地位 史绩浩卷
六十元辰 甲子纪年
首定四季 历法推研
隶首作数 度万衡千
始作阵法 七星旗燃
经典战例 涿鹿阪泉
命伶制乐 削竹箫璇
磨石制埙 玉罄钟编
乐定五音 音律自然
令妃嫘祖 养蚕丝嫣
命臣仓颉 文字新鲜
医学始源 内经医痊
败蚩之前 玉兵战川
凡礼唯玉 玉盛红巅
涿鹿之后 以铜制钱
继学炎帝 贸易兴便
道教文化 黄帝始虔
阴阳五行 龟卜梦圆
红山文化 如歌如弦
黄老道谓 明论可诠
祭祀祭坛 女神婵娟
婚丧嫁娶 风俗如烟
帝建古国 九州入笺
以德治国 赤心拳拳
六禁重令 禁恶纠偏
声色衣香 列为深渊
反腐倡廉 迄今如鞭
倡导百姓 孝慈文瑄
言恭忠勇 义字当前
礼文法度 德法双全
效仿炎帝 农兴牛犍
垄田犁耕 百谷丰田
发明杵臼 开辟园阗
饲养兽禽 驯鹰放鸢
古国族民 地坤天乾
铜器已现 陶艺蹁跹
楼堂庙祠 梁绕飞燕
帝倡民娱 乐不知倦
黄帝伟业 红山开先
历代记载 业弘中天
吾辈仰祖 赋祭圣贤
《清平乐-黄帝宠凤》
一一和南宋诗人刘克庄《清平乐》
周阳生
南宋辛派词人刘克庄《清平乐》词云:
风高浪快,
万里骑蟾背。
曾识姮娥真体态,
素面原无粉黛。
身游银阙珠宫,
俯看积气濛濛。
醉里偶摇桂树,
人间唤作凉风。
刘克庄的这首《清平乐》,极尽想象,遨游月宫,幸遇嫦娥。醉摇桂树,人间生风。词风浪漫中蕴藏着豪迈。吾亦效其想象,将豪迈藏于浪漫,填《清平乐-黄帝宠凤》词而和。
踏马川滩,
万里驰巅畔。
任凭风燃侵霄汉,
追梦通宵达旦。
龙瀚盛世绵天,
凤舞红隽轩辕。
娲女显灵祖远,
盘古开辟新元。
[注]1,中华第一龙、中华第一凤均出自红山。黄帝宠凤的典故详见我们合著的《红山神韵》一书。
2,红山女神被誉为女娲,太阳神被喻为盘古。借喻中彰显的是赞扬史前文明曙光的缔造者。(见2020年8月15日美篇《浅探红山女神的原型》)
3,本词采用双调46字,前段四句四仄韵,后段四句三平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