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篇小说连载]
信仰如山
(第八集)
作者/诵读:李季君
大姐和奶奶回安康后,家里就留下了我和妹妹,我们的生活一下子就乱了套了。
因为要给奶奶邮生活费和治疗费,家里经济一下子紧张了许多,父母商量后只好放弃了请个保姆来照顾我们的想法,只能让我们自己管理自己。那时候我刚八岁,大妹妹6岁上一年级,我们就成为了当年带着钥匙上学的一代人。
每天放学后,因为不会封炉子,要么就封灭了,要么就是燃过了,那时候家家都是烧自己打的蜂窝煤,我们经常得自己生炉子,可是又不会劈柴火,买的柴都大,我们人小,好不容易把炉子生着了,上学时间又快到了,就一边着急着煽炉子,一边哭着找点生红苕啥得吃一点,经常吃不上饭就往学校跑,上课时饿得头发晕心发慌。到下午做一顿饭管几天,饭菜都馊了还在吃。
一个月的粮食,让我们半个月就吃光了,因为粮食定量少,没油水,奶奶做饭时都要搭许多红薯,南瓜,洋芋,菜和米一起做,我们不会计划,等没有粮食了,两个女娃就拿上个米袋子跑到舅舅家去,舅舅一看就知道我们把粮食又吃超了。就一边说我们:“外娚子菜根子,没粮吃了就想着我了吧,哼!俩个菜根子。”一边喊叫舅母给我们舀上几茶缸子米,抓上几个洋芋或拿个南瓜。
吃水也很远,要用个铁桶去水井里摇,每次去抬水,妹妹太小没有力气,我们俩要很吃力才能抬一桶水回来。早晨因为没人叫醒,我们俩经常睡过头,到学校后被老师罚站,小辫子也不会自己收拾,长了一头的虱子。
父亲每周日能回家来一天,就又当爹又当妈,给我们把满头的虱子用66粉揉在头发里,毛巾包起来灭虱子,把衣服全部换洗了,烧一大锅热水让我们洗澡。为了给我们加强营养,父亲还买了一些黄豆,来做粗老瓜吃(带豆腐渣的稀饭),父亲还给我们劈许多柴火,走的时候给我们担满满一大缸水。
父亲还学会了给我们做棉衣棉裤,缝洗被褥,还给我们剪头发扎小辫子,还学着给我们每个人织了件红色的毛衣和几双毛袜子。还给大姐和奶奶一人织了一件毛衣邮到了安康。我知道父亲十分惦念着奶奶和大姐,可是又没有办法去安康看望他们俩。那一针一针织进去的是他在多少个不眠的夜晚里,把他无尽的思念都织进了这一件件毛衣里面。
父亲就像这个家的女主人一样,细心的照顾着我们。晚上睡觉之前,父亲都会给我们讲许多从没有听到过的知识。如:世界有多大,有多少个国家,每个国家的语言,信仰,风土人情等等,告诉 我们做人一定要正直,这比什么都重要;要给老人尽孝、给同路人行善、长大后,当自己有能力时要给困难的人雪中送炭、有点职位时要注重提携善人、要知恩图报,记住别人对自己的点滴好处、尽力的去报答。有权力时要除暴安良、匡扶正义、济世为怀。 成年后应保持一颗宠辱不惊的高洁之心;应有一颗坚韧不屈,不惧艰难之心。认定的信仰,在光亮与黑暗对峙中,也决不屈服于高压而改变初衷,要做个有血性,有担当的人!
在母亲去偏远小县工作的那几年,父母亲只能在春节的时候见上一面,余下的时间他们不管谁回到家,都相互留一封信放在家里的座钟下面,不管谁一回家,就一定先去座钟下看看有没有留给他们各自的回信。我和妹妹有时也想去看看他们写了些什么,可是都写的英语没一个能看懂,但每一封信结束时都要用英语写上相同字母:You miss us so much 。长大后我学习了英语,才知道了那几个字母的意思是:”我十分想念你!”
而母亲只能是到地区行署来开会的时候,才有机会回来看看我们,每次回来又急匆匆的要走,新县刚成立事情特别的多,每次回来我们都高兴的不得了,母亲就把家里的事情都匆匆检查一遍,然后把我们抱住亲了又亲。县上的北京吉普车来家门口接母亲,妹妹总要撵着车哭,妹妹的哭闹声十分揪心,她不停嘴地哭喊着:“我要妈哩,要妈哩!我要妈哩嘛!”我抱紧哭喊的妹妹,也忍不住泪流满面问母亲“你啥时候才能回来呀?”
可是母亲只笑着向我们挥了挥手,就坐在车上走啦。我心里想着:奶奶说的对!母亲是个狠心肠的人!我和妹妹都哭了半天了,可每次都没有见她流过一滴眼泪。 母亲留给我影响就是从不流泪水,心肠特别硬。
听到奶奶去世的消息后,父亲哭的伤心极啦,大姐从安康回家后,父亲又搂住大姐哭的站都站不起来了,可母亲只叹了口气,还是没流一滴眼泪。
刚调到行署搞共青团工作的小毛叔叔,到母亲工作的县上去下乡,母亲托他来看看我们,还给我们买了一些柿饼,小毛叔叔一边帮着我们劈柴,打煤饼,一边告诉了我们父母亲的几件事情。刚成立新县时,母亲发现当地许多人都长的有瘿瓜瓜,也就叫”大脖子”病(一种生长在脖子上的襄状的瘤子),而无法下地干活,坏分子造谣言说共产党在盐里边下的有慢性毒药不能吃,许多老百姓就不买政府加碘的盐,而只吃当地自产的土盐。母亲就用自己的工资买了几大口袋盐,告诉他们吃了这种盐就不得大脖子病了,还给他们每一户送一茶缸盐,让他们要相信人民政府。
有一天刚下完暴雨,江口河水猛长到了齐腰深,跟他同路的两个乡亲,看着水太大都不敢下河,母亲急着要去河对岸村里开群众大会,她想着开会时把盐分给乡亲们,她把那50斤重的一口袋盐,顶在头上就下到了河里,同路的两个乡亲急得站在岸边直喊:“你不要命啦……水这么大,你快回来呀!危险啦……快上来呀………”
母亲刚走到河中间,河水冲力太大,脚一滑摔倒在了河里,被河水冲出去了几丈远!多亏岸边的乡亲们救了她。(许多年后我去江口下乡还有几位老人给我讲那次母亲差点就没命了。)被人救上岸后,昏迷了好长时间才醒过来。可她第一句话就问,“盐呢?盐捞起来了没有啊?”可那一袋盐早就被水冲的没了踪影!
小毛叔叔告诉我们,你们的父亲也很了不起,他在工厂里给转业的志愿军战士进行技术培训,还给厂里的工人办夜校教他们文化知识和技术。还搞了许多技术革新,给厂里办了许多好事,工人们都很喜欢他尊重他。为了每周日能回来照顾你们,他经常晚上加班。有一天晚上就累的昏倒在了车间里。第二天工人上班时才发现,送到卫生所后医生说他是贫血和没休息好,太劳累的原故,让他在医院吊几天吊瓶,可是父亲还是到车间坚持搞他的技术革新去了!
听了小毛叔叔的话,我的心里很久不能平静,我不知道那是一种什么力量?让父母亲他们这些人,抛下儿女家庭,骨肉亲情,不怕打压,降职。拿着自己的性命去拼搏!小毛叔叔仰着头说:“那是一种信仰吧,一种如山的信仰!”
呀! 这是多么伟大的信仰啊!让他们能这样心甘情愿的付出!我被父母亲的这种信仰的感召力深深地打动了………
听众朋友,《信仰如山》第八集播送完了,请明天继续聆听《信仰如山》(第九集)明天再见!

播音:李季君
中国民族民间文学艺术家协会会员,陕西省舞蹈家协会会员,汉中市作家协会会员,市诗词家协会会员,汉中市为老公益志愿者协会副会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