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丰赐墩
路良基
丰赐墩,即为防海潮用土垒筑的救命墩。其上可容纳千余人。其地理位置在当时黄海西海岸线西侧、古代伟大的捍海工程范公堤北端,今阜宁三灶境内。丰赐墩筑于何时?始为民筑?始为官筑?不可考。据阜宁三灶祁姓家谱记述,祁氏先祖在明代"洪武赶散"时逃难于此,常登临以避潮灾,盐灶才得以复工。乡人相传,此墩为神灵所赐,故曰"丰赐墩"。
自明代起,倭寇常在此登岸犯境,乡人在丰赐墩上点火示警,故又称”烽火墩"、”烟墩"。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驻阜宁空军某部雷达部队曾建雷达于墩上,故又称“军墩”。
而今,黄海海海岸线东移百余里,丰赐墩历史使命早已完成,今人对丰赐墩保护不足,破坏有余。近年来,盐城市、阜宁县两级政府决定在保护丰赐墩的基础上,建范公堤遗址公园。并于2020年5月,阜宁县政府投资200多万元,启动范公堤遗址开工仪式,阅数月峻工。
临墩四望,沿海大平原,五谷粮仓,农人殷实,,楼宇参差,鸟语花香。海潮不在,烽火不举,沧海桑田,换了人间!
特赋诗咏之!
(有关资料,依据单国顺同志《丰赐墩记》。
(一)
浮云片片眼中过,
万里平川展画屏。
阵阵熏风翻旧忆,
如烟往事涌心灵。
(二)
曾避祸情隐丰墩,
浪涛妖兴卷小村。
今时海岸东去远,
但趁遗迹认乾坤。
(三)
静眺无垠碧浪迎,
潮汐漫卷本无情。
高墩感喟救民众,
尚留遗址丰赐亭。
(四)
智筑丰墩战海潮,
水波汹涌难称豪。
惊涛拍岸丧魂处,
自有高招镇孽妖。
(五)
岁月悠悠已千秋,
谷香花艳一画收。
灶民后矞抒壮志,
谁知祖先旧时愁?
(六)
戏水沙鸥语空灵,
虚烟远树逐浪行。
范公堤上高筑土,
煮海田中锦展屏。
重忆旧时惊魄梦,
久立高楼断肠情。
史载当年潮汐涌,
盐工避难救命亭。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