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总第027期】

露天电影
朱绪厚
年轻时,我在农村放了七年露天电影。放过多少影片,招来了多少热情的观众,都记不得了,能记住的是,观众对露天电影的情有独钟。
放映员是观众的焦点。两三场电影放过之后,观众就记住了我的面孔。在骑自行车取送影片的路上,在拉着地排车从这村到那村的途中,都被路上的行人,田边干活的农民,还有大大小小的孩子的问话包围着:“今晚在哪村演电影,演什么片子?”他们喊着叫着,问个没完没了,回答完这一伙,又得回答那一拨。有时回答得口干舌燥,但想想自己不也曾这样缠着问别人吗?面对爱看电影的人,只有不厌其烦地高声回答着……

银幕是观众的牵挂。放电影的消息像长了翅膀,到了一个村子不到半个时辰,周围几个村子的人就都知道了。两根碗口粗的木杆中间,挂上一块镶着黑边的白色银幕,招惹得坡里的男人卖力气的往前赶手头的农活,女人早早点火做饭,孩子们天不黑就在银幕前占好地方。架好机器对光调焦,明亮的光柱将孩子的“手舞足蹈”投到宽大的银幕上,激起一阵“欢呼雀跃”。放映前,大队干部总要讲几句无关紧要的话,有时啰里啰嗦没完没了。人们耐着性子听完讲话,看完《新闻简报》才能看正片。整个电影场上,人黑黑压压的一片,前面的坐着,后面的站着,再后面的站到凳子上,有人爬上墙头,有人蹲在树杈里。一些来晚的人找不到合适的地方,干脆去看反面。
看露天电影不比在电影院里自在,有时还挺遭罪。冬天,凉风嗖嗖地吹,常有雪花袭人,脸冻得红扑扑的,双脚猫咬一般,只好趁着换片子的间隙跺脚取暖;夏天,热气烘烤,蚊虫叮咬都可忍受,最怕碰上下雨。七八月响晴的夜空,几声电闪雷鸣过后,就会大雨倾盆,往往躲闪不及,被浇成落汤鸡。有时风刮的大,银幕被吹得时凸时凹,片中人物脸儿变了形,山川河流走了样,大家照样看得有滋有味。


在放露天电影的岁月里,有些事很有趣。那时多数村没有电,我们靠发电机供电放电影。有时发电机出了故障,开抽水机的,开拖拉机的,主动赶来一大帮,这里弄弄那里戳戳,突然“砰砰”冒烟响起来,唯恐看不成电影的人一阵嚎叫,把惊喜扔进电影场里。我们使用的是联合型8.75毫米放映机,它最大的毛病是收片拉力小,一本半小时的影片,刚放到一半就吃力地拉不动,只好用手随着片夹帮忙助力。一些孩子不解其意,吵着说我们嫌放的慢,想早放完回去歇息,弄得哭笑不得。有人误认为我们白天调试机器是“倒片子”。孩子不懂也罢了,一些村干部晚上没看过瘾,也缠着我们“倒片子”看。有的书记、大队长因事没从头到尾看完整,深夜了我们还得在屋里放一遍。也有的时候,在村里刚刚放完,附近机关、工厂的“头头”就摽上了,经不起甜言蜜语和酒肉诱惑,只好收拾好机器,给他们放上一场“小电影”。


难忘放露天电影的岁月,难忘热恋露天电影的人们。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村人缺吃少穿,精神文化生活单调乏味,能看几场露天电影,便是极大的享受,谁也不觉得苦谁也不冷落露天电影。

【作者简介】
朱绪厚:笔名泰山松,多年从事新闻宣传工作,大量稿件发表于国家、省市报刊杂志。自幼热爱文学,诗歌、散文等散见于省内外报刊及微信平台,部分作品在省市征文比赛中获奖。


【金牌主播】
月光:国家级普通话测试员,副编审。曾为多家教育公司录制过各类中小学多媒体教学产品、电视广告、企业简介、绘本故事、经典诗词等。

刊名题字:倪进祥

中国文艺新闻网精英团队
艺术指导:
叶如强:(安徽省诗词协会会长)
左会斌:(安徽省省诗词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马文秀:(中诗网编辑部主任 《中国汉诗》副主编 白居易诗歌研究会秘书长)
黄广奇:(安徽省界首市诗词学会会长)
谢红萍:(四川宜宾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 四川乐山市沙湾区作协副主席) 刘 虎 :(中国散文家协会理事 中国剧作家协会会员 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
文学顾问:
王璐琪:(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桑恒昌:(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中国诗歌学会常务理事)
刘梦雪:(中华诗词学会会员 中国楹联协会会员)
张云华:(中国国际报告文学学会会员)
李明峰:(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匡文留:(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乔延凤:(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国家一级作家)
王爱荷 :(中国书画艺术交流中心艺术顾问 中国文艺家协会诗歌委员会委员 中国诗词协会会员)
非 马 : (国际当代华文诗歌研究会顾问)
韩秋灵:(华夏艺文(北京)文化科技有限公司CEO总监 巜中国汉诗》编委)
(以上排名不分先后)

编辑部
总 编 :达明
执行主编 :鑫城
美术部主编 :都市影像
新诗审稿主编 :马吉明 李辉 马善国
散文审稿主编 :朱绪厚 张西云 陈玲
古诗终审主编 :马杰 王金成
古诗初审主编 :刘梦雪 李章海
小说审稿主编 :徐修丽
现代诗收稿 :李天坤
古诗词收稿 :任杰

朗诵部
张秀丽:(安徽界首市融媒体中心电视台新闻主播)
陶 然 :(本名李静,中华文化促进会语言艺术委员会常务理事 全民阅读全国52位名师之一 全国巅峰诵读大赛冠军导师“伯乐奖”获得者)
徐志忠:(网名南国华城,被誉为辽宁阜新的夏青、赵忠祥)
李慧敏:(著名演播艺术家 国家一级演员)
月光:(国家级普通话测试员 副编审)王萌:(安徽公益频道《徽商纵横》外景主持 记者 安徽善之源公益教育发展中心公益主持人)
周婷:(央视、香港等卫视节目主持人 中国首届网络春晚特邀主持人)
音之客:(真名李建乐,配乐朗诵作品《十里长街送总理》曾获西北五省二等奖,陕西省一等奖。)
雪儿:现是浙江省朗诵协会、杭州市朗诵协会会员,杭州之声朗诵团团员。
花好月圆:原名王秀娟,金牌主播,山东德州人。

【投稿须知】
1.诗歌题材不限,现代诗、散文诗、古体诗词歌赋、鱼拓、美术及书法作品均可。要求反映现实生活,体现时代精神,讲究艺术性、先锋性、思想性和哲理性。
2.一律用电子邮箱投寄,注明“投稿”字样,以免遗漏,用word文档,每人现代诗限投3—6首,每首不超过30行,古体诗5--10首,散文、小说1至3篇,书画5至10幅,鱼拓等作品1至3幅。稿后附上200字以内的简介和高清照片1至3张,并附上通联地址、真实姓名、微信号或手机号、邮编、电子邮箱或QQ。
3. 因稿件较多、人手有限,投稿者需稍候,对于来稿,编者有修改权,如不同意修改请来稿时注明。 一月内未见刊用或未收到采用通知,可另投他刊。已在其他微信平台发过的稿件,请勿再投于此。
4. 欲转载本平台文章,可联系编者授权。 欢迎大家惠赐精品力作。
5.杜绝剽窃和抄袭及套改,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刊不承担侵权连带责任和法律责任。
投稿邮箱:
763011816@qq.com
1321365169@qq.com



欢迎关注头条平台,请长按二维码识别



本期编辑:鑫城
本期责任编辑:达明 鑫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