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詹仕华,从边关到平原。在《解放军文艺》、《昆仑》、《诗刊》、《中国作家》、《人民日报海外版》、《西南军事文学》、《四川文学》、《英国文学》等国内外数十家报刊发表数百篇作品;有作品集《从边关到平原》、《我的圣地雪域》、《三月鹰飞》等。先后获西藏自治区年度优秀作品奖,全国第二届青年诗歌节奖,中国文联出版社、《中国文艺家》杂志征文奖,四川散文奖,中国作家杂志社征文一等奖,中国散文学会征文一等奖,散文诗集《我的圣地雪域》获中国散文诗研究会作品集一等奖。作品收入数十种选集。现居四川德阳重装新城。

神秘高县
文|詹仕華(中国)
未去高县之前,我以为高县只是一个偏远而海拔较高的山区而已,不会有多少新奇和令人流连的地方,到后,却让我感叹不已。
一
进入高县的第一站是胜天乡,当年僰人的拚杀,诸葛亮七擒孟获的传说,石达开在这里的激战......一个个让我兴奋连连。
这里,林木苍苍,到处是摄人心魄的原始生态。
我们一直行走在绿色的海洋里。穿过山野的李子林,有着神奇传说的流米寺,就在林木簇拥,渐次升高的牛头山上了。
我们上得山来,踏入古朴的山门,穿过大殿,顺着陡峭的石阶上到红岩山顶,阳光如缕,远山逶迤,绿浪如烟,可望百里千里之外。流米寺的传说,如仙风萦怀。
据说好多年前,寺庙崖洞的缝穴间,每天有米流出,僧多米多,僧少米少,吸引着四方的朝拜。
一天,有和尚贪念,将洞穴掏大,渐渐,洞里便什么都不流出来了。没有了口粮,寺僧便下山种李。一种香甜化渣的流米李,便漫山遍野繁衍起来,如今已成为品牌,远近闻名。春夏之交,这儿山上沟里,李花烂漫,李果累累,四野飘香。看来,不劳而获养贪汉,开创拚摶岀奇迹,这话不假。
红山,是这里特有的丹霞地貌,如一道巍然的长城。红石山下,沟壑纵横,田野如围,苍山如海。正因为这里群山高垒,山高林密,曾有那么多史册中闪光的战事。三国时,据说,孟获曾据守这里,诸葛孔明几经磨难才在这里收伏孟获;这里荒草遮掩的一眼灵泉,曾是解除诸葛南征士兵中哑泉之苦的泉水。当年威名赫赫的川南游击纵队,亦活动在这里。这里也是僰人反击朝廷追杀的战场。沉沉斜阳中,数百年前依仗这陡峭的红岩山势修建的方圆数里的古寨又呈现眼前,当年土人和僰人与朝廷豪强对垒雄峙一方的寨堡,在我的脑海中显得那样苍茫凝重,雄风凛然。

二
我们落脚的庆符镇,在南广河畔,远山秀伟,层峦蜿蜒,碧玉般的河水绕镇而过;青瓦映波,秀竹临风,篷船旁靠河岸。这是一个优雅,有着桃花园气息的古镇,仙境一般。
这里曾是南丝绸之路秦汉五尺道的一个重要关隘——石门关所在地。镇外三里,紧临南广河的石门关,是扼守川滇的要塞。这里巨石如磐,重重高垒,横锁南北。临河处仅几尺宽的小道,人过弯腰,马过卸鞍。这里除了驮铃叮噹,时有商旅跋涉而过。据史记载,明代,这里曾是僰人反抗朝庭追杀的雄关。在石门关石壁上,如今还能看见明朝四川巡抚曾省吾征剿九丝寨僰人回师在此的题刻:“石门不容轨,聊舍车而从。古木盘空下,寒流夹岸呼。路犹疑虎穴,林已近鱼窳。九折宁非险,清时自坦途。”至今仍让人读出当时道路的艰险和风火战云。
史传:当年石达开亦曾在这里与清军激战。
同治元年,满清派刘狱昭率军入川与提督刘中和等围堵太平军。一场鏖战之后,石达开弃此走横江入滇。刘在关石上挥笔写下“勒愧燕然”以记其战。
我没想到,这个边远美丽的地方,曾是烽烟翻卷,铁马金戈的疆场。
除了征战流血的苦难,这里却是山乡福地。
这里,生长俊彦高官,也生长神秘和氏族的荣耀。
据传,庆符何家,一年,将故人埋在后山之上,从此全城鸡不鸣,犬不叫,四方震惊。有人说,何家要出帝王了。知县慌忙上报朝庭,一边连忙修建文庙镇压,挖掘弓形水池,立上象征箭的旗杆,以射断何家祖坟龙脉。可仍不管用。皇上只得下诏,让何家迁坟。但何家后人一直官运亨通。从明以降,出了十四个不一般的官员。从太子太保,英武殿大学士,天官大总宰,到吏部尚书,还有三个总兵,一个礼部员外郎等。
庆符不只何家,其它家族如胡、樊、喻、李姓等,亦人才辈出。到民国时期,这里有国大代表、中将、省党部书记、师长、旅长、专员……赫然可数。
革命烈士李硕勋、红军军长张铭龙、共和国第四届总理李鹏,亦出生这里。
这个风光秀丽,山水环抱的庆符,真是人杰地灵,充满神秘的所在。

三
可久镇,是另一个特别的地方。可久,又名磨久沙,可久沙,唐时为柯巴县城。它的长长的盖顶上下街,挡雨遮阳,全国罕见。它高高的半边寺,就建在陡峭巍然的红岩山壁之上。红岩山,四面悬崖,红光闪烁,鹰飞云掩,让人心生神秘和向往。
当我们顺着神佛弯坡地,踏着一千零九十六级台阶攀援升高,如向云天攀登一般。在阴霾的天气中,山风飕飕,大家仍浑身走水。近千米的坡坎,头上鸟鸣燕飞;眼前,山恋起伏,阡陌纵横,村舍如冉,鸡犬相闻……每上几米,就是一重新的天地,让你感觉山在长高,路在上升,景在扩展变幻,让你感觉如向天上攀登,眼前不时为之一亮。
上到海拔近千米的山崖,天风浩浩,雾岚冉冉,泉流叮咚,真有天上人间之慨。纵目而望,群山如浪如涛向红岩山涌来。同伴告诉我,半边寺后面烟霞笼照的山谷间,就是被人传扬代代富有的王氏家族庄园。
从湖广麻城迁来的王家,先在叙府、高县做事,后定居于此。这里林木森森,桢楠翠柏参天,院落井然。人们说,王家世代富有,是沾风水宝地之光。
据说王家的堂屋地下有个天然溶洞,上盖石板,常冒瑞气,冬暖夏凉,令王家人神清气爽;因此,王家的人头脑灵活,特别聪明,运气也好。
相传有一年,王家先人在鹅公顶山下林中发现一群金鸡,即闭目许愿,金鸡金鸭便相拥入怀,从此暴富起来。这后,王家修桥补路,修建宅院,周济乡邻,名重一方。
不少人老远赶往王家,想探寻长富的秘密,沾一些仙气。我以为,王家之富,是能审时,会经营,结善缘,强子孙。要了解这些,得费些时日,我们因日程安排,是无缘观瞻王家大院了。
伫立山上,我们眺望南面一派苍茫的罗场镇,那里养育了文坛巨匠阳翰笙,那里的僰人悬棺群同样闪烁迷人的光彩。
我感受到群山中这块美丽富饶土地的力量和它的神秘魅力。这应了那句古语:蛟龙藏大海,深山飞彩凤。高县,你还有多少我不知道的奇异呢?

本期荐稿:邓瑛(德国)
本期总编:静好(英国)

注: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