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早知道芭蕉,是在《西游记》里读到的,孙悟空一行是三借芭蕉扇,才过了火焰山的,印象中那扇子好大好大呀。后来又从一首歌里听过芭蕉:“雨打芭蕉淅沥沥,好像打着了绿军衣”。查书了解芭蕉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可以长到三米多高,叶子宽大,呈长椭圆形。开白色的花,亦结果。从那时起,就喜欢上了芭蕉。
诗人眼里的芭蕉孤独,忧愁,满是离情别绪。欧阳修有“深院锁黄昏,阵阵芭蕉雨”的孤寂,蒋捷有“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的慨叹;万俟咏有“窗外芭蕉窗里灯”的难眠,舒亶有“红香露冷,月影上芭蕉”的清寂。还有白居易的“隔窗知夜雨,芭蕉先有声”,贺铸的“芭蕉衬雨秋声动”等等,芭蕉似乎与雨是绝佳搭配,雨打芭蕉,蕉下听雨,互相成就。而唐人欧阳炯的“水上游人沙上女,回顾,笑指芭蕉林里住”的活泼,一扫芭蕉凄婉的意象,赋予其生机与活力,很是清新。
古画里的芭蕉,叶大姿美,富有诗意,想必古时的文人们是与我一样喜爱芭蕉的。八大山人有《芭蕉竹石图》,竹子的细长与芭蕉的宽厚相得益彰,竹子的清香与芭蕉的清凉相辅相成。齐白石有《芭蕉书屋图》,画面布局雄伟,群叶之中,有书屋几间,碧山秀色,蕉叶书屋,不禁让人想起儿时的岁月,或许留在我们心中最美的天地,便是那深刻而质朴的瞬间。还有童趣十足的《蕉荫击球》,端庄娴静的《芭蕉仕女》等等……芭蕉总是默默地做陪衬,做背景,从不争锋却盎然出彩。芭蕉有挺拔的身影和阳刚之气。它长得直立高大,体态粗犷潇洒,宽阔的蕉叶碧翠似绢,玲珑入画,兼有北人之粗豪和南人之精细。一株一丛自成风景,不攀附,不缠绕,独立自强,令人起敬!夏日可以遮阴,雨天可以避雨。怀素在蕉叶上练字,仕女在浓阴里纳凉,诗人在蕉下听风听雨,画家在蕉阴里挥毫作画。忽尔记起《红楼梦》里的探春,泼辣能干,颇有男子气概。而探春也最喜芭蕉,自称“蕉下客”,芭蕉是她的性格符号,这打破了我对芭蕉的固有认知。芭蕉有药食兼用的功效。芭蕉含有丰富的糖类、氨基酸、纤维素、多种矿物质、硒等微量元素及多种化合物成分,营养丰富。中医认为,芭蕉可以润肠通便,尤其适合老年人。茎能解热,叶能利尿,治水肿。花干燥后煎服治脑溢血,根与生姜、甘草一起煎服,可治淋症及消渴症,根治感冒、胃痛及腹痛。
芭蕉可装点庭院、消暑解燥。静静轩窗下,深深庭院里,选择窗前、墙边、假山之畔,栽植芭蕉,以散点或几株丛植为妙,绿荫如盖,生机盎然。炎夏中坐在蕉叶下,邀三五知己,喝茶,抚琴,弈棋,吟诗,消暑,怡情,颇有清凉宁静之雅韵。芭蕉常与竹子配植,二者生长习性、地域分布、物色神韵颇为相近,故有”双清“之称。芭蕉做的盆景,也是古人喜欢的一种清供。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人也被滋养得跟芭蕉一样灵秀宽厚。真想有一个自己的小院,窗外种几丛芭蕉,庭前栽几竿瘦竹。风来,听竹叶唱歌;雨来,听芭蕉弹琴。松花酿酒,春水煎茶,屋前赏花,屋后种菜,不管外面的世界如何热闹,我自独守一方清静。


作者简介:淡泊宁静,以书为伴,热爱文字与写作,诗韵墨语宣传部长、签约作家。

主播简介:飞扬,辽宁大连人,教育工作者,热爱生活,追求真善美,喜欢阅读和朗诵,传播健康,分享大爱!爱学习,爱旅行,爱一切美好的事物,愿余生做自己喜欢的事,活出精彩与绽放!《诗韵墨语》嘉宾主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