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 ,与 不 见
文 | 小 柯
疏忽不见,疏忽又见。在哪见?网络里。
无意之间发现,有相当一部分人,将自己的朋友圈设置了“三天可见”,“半年可见”……
想来,设置“三天可见”者,对友圈里的人,大抵存在极大的戒备,不想被他们日日观看,故而,才做了这一步设置吧。
既然对他人心存防备,当初大可以不予添加嘛,何苦多了日后的介意呢。

被这些人醍醐灌顶一般警醒,于是,我也扒拉扒拉了半天的微信通讯录,该删除的删除,该留的留着,该设置一下下的设置一下。
如此处理一番,发现“成果”喜人:圈里一下子又少去了十几人,可不是轻省了许多。
忽然非常想念刚开始使用微信的时日,那时候,好友只是一些同学、同事、真朋友,圈子简单而纯粹,一圈翻下来,心情愉悦,好不惬意。
是从什么开始,朋友圈变得复杂起来的?大概是从投稿开始的吧。投稿、留言、分享(既分享自己的,又分享他人的),忙得四脚朝天,却又不亦乐乎。

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疑似成为近功近利之人的?也许,是从运作自己的平台开始吧。发布勤快,是近功近利。一偷懒,又在问“怎么不更新平台啦?”哎,左也不是,右也不是。倘若再遇见几个不靠谱的坑货,那叫一个悲催。抄袭,二次投稿连累平台无辜中枪,被人莫名其妙投诉……怎一个无语了得!
是从什么开始,朋友圈俨然江湖一般的?刀光剑影,华山论剑,你方唱罢我登场,教授在骂人,教师愤愤然,小白在吃瓜,江湖混子打怪兽,圆滑者左右逢源……
可是,以我自己的性子,懒得理会那些误解、挖苦、藐视、白眼!但是,对待那种小人行迹,绝不姑息养奸,就是要给T曝光在大庭广众之下,让其昔日一众“好友”也擦亮眼睛重新认识认识彼人的面目,预防重蹈覆辙!

套路哪哪都有,我不屑于玩耍,不等于不会玩。精明处处存在,我不习惯使用,不说明不会用。
日久见人心,路遥知马力。见,与不见,你是你,我是我,都行走在各自的时区里。有自己的生活,有各自的追求,有各自的重点,谁也不用改变谁,更不必高看一眼,与低踩一脚。
见,与不见,各自安好。
见,与不见,世间不同。
-作 者 简 介-
小柯,甘肃天水人,现居江苏。个人微信平台:小柯天地(yftd201666)。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