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期作者:欧阳如一(中国)
本期主播:王 曼 (中国)
本期主编:丰车 (海外)
图片选自百度

长篇系列情感小说《生死恋·高墙盼》
——欧阳如一
第七章:一审开庭
上海市徐汇区法院上午十点开庭,这家人——冷春喧和安琪儿、国有夫妇早上八点半就出发了,他们必须确保按时到达,不敢有丝毫怠慢。
上海是国花的福地。她的大学是在上海复旦大学经济系读的,硕士学位,是个很热门的专业。她毕业有三个选择:一、留校教书。这是同学们梦寐以求的去向,可她认为中国的大学管理僵化且学术不自由,培养不出经济学的人才,拒绝了导师的邀请;二、到政府工作。上海在公务员录用上对法律和经济专业的大学毕业生情有独钟,市“经委”的领导还特意来学校找国花谈过,可她认为他们家应当实行双轨制——她对象已经在“国家计委”工作,自己还是市场一点的好,其实是不喜欢官场,不愿意当政客;三、自谋职业。她就应聘到了金融导报北京记者站,这是一家在国际上很有影响英国报纸,工资高还可以常驻北京。当年她开着她那辆红色东风雪铁龙满城跑,真拉风——她是同学当中最早拥有私家车的,她拜访的都是政府官员、银行家和大企业家,真令人羡慕。可她只干了一年就辞了职,因为她是个“新闻专业主义者”,就是坚持新闻独立,她看到这家报纸只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大唱赞歌,而无视那些金融乱象,就毅然辞职——国花就是这么有性格,这也是冷春喧对她一见倾心的地方。如今国花以自己的切身感受体验了一回中国的司法环境,不知道会有何感慨,要是马骏肯定会写出好的东西来。 冷春喧既希望短暂的看守所生活——也就是两三天,能磨去妻子的身上的桀骜不驯——不能凡事都自己正确;又希望她保留着做人的风骨——他不能看到卑躬屈膝的国花,如果那样她就彻底被毁了。
国有媳妇递给姐夫和外㽒女两个洗好的苹果和湿纸巾,说:“早餐的营养有点不够 ,你们在车里吃了这个。”又对她老公说:“国有,你的停下车再吃。”——她就是这样一个女人,看不出有思想,却把家庭弄得和和美美;看不出有能力,却把工作干得稳稳当当;她不会钻营,却众望所归地当上了处长;她不爱说话,却能让善于高谈阔论的国有服服帖帖,难怪国花说她“情商高”。冷春喧这才知道情商和聪明是两回事,比如他自己就属于聪明而又处事不得体的人,连媳妇都搞不定。
国花离开金融导报找了个很好的理由——回家生孩子,她用一年时间研究了中国的证券业,不断向她的同学们发出警告:中国的股票市场很危险,因为它不能反映中国实体经济的真实状况;中国的证监会不能对上市企业进行有效监督,而中国的企业上市的动机就是“圈钱”,根本不对股民负责。这又是她家沙龙的一个活跃期,男生们主要是来找她丈夫办事的,她丈夫商丘很认同学并且门路很广;女生们主要是来找她谈股票的,她能很好地区分股市整体不好和某类股看好的关系,每每给她们提出很有价值的意见。国有当时也在炒股,国花却劝他炒房,她认为中国的房市虽然有很大的泡沫可至少会有十年的高速发展期。后来国有说:“国花这家伙虽然不炒房也不炒股,指导别人真行,听她话的还真都赚了钱。”这时候上海又给了国花一次机会,她的大师兄、湘财证券的董事长找上门,请她做他的“新闻秘书”——国内的法规不允许证券公司打广告,可他们都是制造新闻事件的高手。国花又拿到了同学当中最高的工资,进一步证明了“学而优则仕”。她就是在这家公司认识方珍珍的,两人一见如故,因为她们长得像并且都认为学历就等于能力,还有,都嫌那个行业肮脏而愤然辞了职。
国有的车九点就到了上海市徐汇区法院,法院的院子里不让停车,他转了几好圈才找到一个不收费的停车位。上海和北京同是千万级人口的大城市,可上海的交通状况比北京好很多,这与它们的城市现状有关——上海是多中心、北京是摊大饼;也与它们的道路规划有关——上海是快速路穿城、北京是快速路绕城;还与它们的交通管理有关——上海不像北京那样在马路上随便钉桩子,把本来窄狭的道路弄得更堵。上海不钉桩子也没人敢乱停车,它的电子探头更多并且罚款更狠。搞城市规划的冷春喧经常会想:中国有没有一个城市真正以合理的道路与交通组织规划、停车场设置和交通法规教育来代替罚款,让开车的人路不堵心也不堵呢?比如他们一进法院就是机场式的安检,还得押上身份证,每个人脖子上都挂着个小牌牌,让他这辈子都不想和法院打交道。
国有认识好几个“罪犯家属”,就上去和他们搭话——这是国花最后悔的地方,她离开那家企业后就不再和那边的人来往,公司出了这么大的事检察院通知她她才知道,就是这样他也不和他们建立联系,就认为自己没事儿;还是国有和他们会过几次面,让国花大致了解了这家公司发生的事情,并且为国花咨询过很多律师,真应当感谢他。
他们提前进入法庭,看到了里面正在审理和国花同一案件的另一拔——七个面对着法官、公诉人、被告律师,背对着旁听席的人,从悬挂的电视屏幕上能看到他们个个衣着寒酸、面容沮丧。冷春喧第一次见到这神圣的场面,和影视作品里看到的完全不一样,公诉人起诉、被告认罪、律师没发表任何意见、也没经过辩论法官就宣布了审判结果,就这么简单。这七个人中判得最重的才一年,还是缓期执行,其他人交了罚款当庭释放。冷春喧就想到了国花,她应当也不会判太重,最好今天就能接她回家。当然,得先回他们在固安的家,不然那两只狗会急疯的,第二天再去向父母报平安。他不会埋怨她一句,她已经够委屈的了;再说说她也没用,做人的道理就让她自己悟吧。他瞅了瞅身边的国有,也是一副轻松的样子,现场的情况比他们预想的好得多。
十点整,法警进入现场,书记员向旁听席宣布法庭纪律,大概是服从审判长的指挥,尊重司法礼仪,遵守法庭纪律,不得鼓掌、喧哗、吸烟、进食等。还特别强调了不许拨打或接听电话,不得对庭审活动进行录音、录像、拍照……这又与冷春喧看到的影视作品、特别是中国早期和西方的法庭场面不一样,因为在那里,听众可以当庭举证,甚至对法庭的合法性提出质疑……好在国花就要出来了,他们让怎么做他就怎么做吧。
主审和陪审法官入席,公诉人和被告律师入席,可是他们没看到被告进场,原来是“远程审判”,也就是冷春喧不能亲眼见到他久违的妻子了。这在看守所的一天对于他们俩都恍若一世!可如果国花能判三缓三出来,就是在那里多呆一两天又能怎么样?这家伙从小就有父母和姐姐哥哥宠着没受过什么苦,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到参加工作都一帆风顺,她除了抛弃人家——报纸、投行、老公,从未被人家抛弃过,她除了教训人家——在家、单位、直销队伍和教会,她都是教训人的主,她也该受点挫折了,要不然她真以为自己是王。书记员宣布全体起立,旁听席上的人看到电视那边的牢笼打开,穿着极简的服装的被告一一进入,一个、两个、三个、第五个才是国花,她穿着一件儿童式的短袖衫,目光呆滞地站在了屏幕前,这是她一生都未有过的样子,感谢谢主,她没带手铐!冷春喧顿时泪奔,这就是她父母的心尖、她女儿和外孙女的女神、她两任丈夫的挚爱、她同学、同事和朋友的榜样的国花吗?冷春喧站起来向电视那边招手,可她的国花没脸上没有任何反应。
电视屏幕那边的被告有七个人,国花排在倒数第三位,量刑也应当是倒数第三?他不关心公诉人对别人的控告,只关心这场戏何时演完——这就是一场戏,国花就要出来了,一但她换回自己的行头,他们就会忘记这场耻辱的宣判,在国花亲人的眼里她仍然是那个骄傲的人。
法庭的传输设备有故障,麦克里的声音与画面不同步并且有回音,让旁听的人们很难听公诉人和法官说什么,冷春喧就低下头来祷告,他不知道该怎么对主耶稣乞求,反正把所掌握的基督徒的语言都用上了,包括各种哀求和许诺。
法庭在重复上一堂审判的过程,一个小时就结束了,也是没让律师和被告说话,就这么高效。冷春喧听到身边哭声一片,国花的女儿安琪儿的哭声最凄惨,法警们制止都不能停,他舅舅就把她掺出了法庭。
“怎么回事?判了多少?”冷春喧急切地问。
“八年,另处二十万罚款。”
“呵?!”冷春喧听到了晴天霹雳。
在法庭外的走廊里,“罪犯家属”都拥抱着痛哭,国有就走过去和他们打招呼,回来对家里人说:“咱们到外边说话。”走到法院大门口他说:“咱们也太闭塞了,有些情况我一问才知道。这家公司被抓了七十人,根据罪行轻重被分成三类,最高一类是‘企业诈骗’,以老任为首,老任被判了无期,其他人不低于十年;最轻一类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都是些业务骨干,咱们刚才看到的只是其中一部分,他们最多被判三年,有的才几个月,都是缓刑,没实刑;国花是第二类,也算‘非吸’, 尽管他们七个没有一个直接卖过基金,可他们都是集团副总,就因为这个被判罪。他们这七个人中判得最重的是那个岁数最大的,张国标,十年;判得最轻的是那个岁数最小的,李家栋,五年;国花八年,排第五。”
冷春喧说:“国花一直是他们的对立面,否定了老任一个又一个金融方案,不算立功也就罢了,怎么会被判刑?”
国有无奈道:“这是运动——重点打击P2P,没办法。过去判一个人卷宗就得上百页,而他们七个加一起卷宗才几十页。”
冷春喧说:“那为什么前几天法院来我家让我签‘看护人’协议,还说判三缓三? 国花的代理律师也这么说?”
国有媳妇一直不说话,这时候才说:“可能是又有了新文件。”
国有说:“最近我拜访过好几个大律师,他们大多在打‘概率官司’——蒙一下结果,至少有一半的胜率;胜率最高的是法官指定的律师——这就是典型的司法腐败,律师成了法官的代理人;国花雇的律师最差,开庭都迟到,什么情况都问我,没为她争取到一个有利的证据。”
国有媳妇要请冷春喧和安琪儿在街上吃中午饭,可这时候谁还有心情吃饭?安琪儿说惦记女儿就坐地铁走了,也没和大家研究一下一步怎么办。国有就让媳妇坐地铁回家,他开车送冷春喧去机场。
“中国的法律要是有‘代刑制’就好了,据说古代就有,以钱代刑、以劳役代刑和亲人代替服刑。”冷春喧说。
国有没说话,他感觉这个建筑师在痴人说梦。
“中国的法律要是能对高学历的人适当减刑就好了。”冷春喧说,他想:“假如在古代,法官老爷也许会怜悯国花的可怜和美貌,法外开恩。”
国有愤愤道:“他们这些人中那个首恶——老任就是高学历,教授、博导。”

作者简介
欧阳如一,规划师、建筑师、作家、诗人。
创作了大量文学,包括小说、诗歌、电影剧本等,近作有:
一、长篇小说
1、长篇系列间谍小说《天生间谍》
2、长篇系列情感小说《生死恋》
二、自由诗集
1、自由诗集《我的神》
2、自由诗集《大海,我的爱人》
三、长篇史诗
1、长篇史诗《大航海时代》
2、长篇史诗《周颂》
朗诵简介:
王曼,主任播音员,现任广播电视台首席播音员,系全省“十佳”新闻工作者、全市广播电视学科带头人。平缓、准确、流畅、饱满的声音,已成为我市广播界的一张名片。创作、主持的一百余篇播音作品获得省级以上新闻奖,其中,主持播出的《奔驰在二十一世纪的跑道上》获国家级一等奖。电视专题片解说也得到各界朋友的好评。


有奖阅听征评启事
作家欧阳如一的长篇情感系列小说第一部《生死恋•半生缘》已在本刊连载完毕,第二部《生死恋•陌路情》正在连载并且收到了17万阅读量的成绩,为了促进小说的阅读,本刊特与作家联合推出“有奖阅听征评”活动,具体方式如下:
一、仅对小说的第一部《生死恋•半生缘》进行有奖阅听征评;
二、凡在本刊“评论区”发表50字以上评论者皆会获赠正式出版的欧阳如一诗集《大海,我的爱人》一本,请在评论后详告收件地址,邮费自付,如担心不安全可告电子邮箱,寄赠电子版;
三、对通读过全文并发表了千字以上中肯评论者另赠《生死恋》系列四部电子书一本,寄赠方式如上;
四、活动从即日起一个月止。
2020年5月31日
欧阳如一的邮箱:QQ874314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