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静好,原名王静,英籍华人。现任海外凤凰诗社副社长兼双语主编、世界名人会荣誉社长,作品散布在各网络平台及报刊杂志如《人民日报》《中国诗刊》《国际日报》等。多次获奖,中欧跨文化作家协会会员,联合国《世界生态》杂志顾问。

疫情下英伦的真实生活(三十三)
——宅家日记Day 98
文|静好(英国)
今天(六月二十七日,星期六)我们去林肯城市区,这是自禁足令以来我们第一次去市中心。
三个月没来市区了,尽管今天是星期六,市区的行人也不如以前多,很多商店仍是关门中,只有少数的综合超市如M&S、Boots等开门了,门外都排有长长的队伍,很少人戴有口罩。

先生去银行办事,银行门口外也有五六人排队,轮到我们进入时,大门前站有一值勤的女工作人员(没戴口罩),她询问先生我们需要办什么事?如果是取款之类的,可直接去门外的ATM取款机取款,不要进入。先生告诉了他需要一份有关申报个人所交税的文件,值勤女士说:“好,你可以进入,但能否只进入一人?”听她说完:我马上说:“好,我不进入,我在门外等你。”
女士听后,微笑着对我说:“谢谢理解,我们尽可能让少一点人进入,保护我们的工作人员。”
我冲她微笑,说:“理解。”
当先生进入银行后,我站在银行外的广场上观察周边的商店。

右边的卖食品Doughnotts (甜甜圈)的门外排有长队,也是只有极少数人戴有口罩,甜甜圈商店隔壁的咖啡店也是排有长队,现在咖啡店只卖带走的咖啡,客人不能坐在店里饮咖啡。
周边其它商店大部分还是没开门,少数卖服装的商店鲜有人出入。
半个小时左右,先生出来了,我问他银行里的人多吗?工作人员戴口罩吗?先生回复我:“银行内人不多,工作人员都没戴口罩,但她们的前面,都装有防护玻璃,阻止了与客户面对面交流。
因为三个月没理发了,我的头长已经长到齐肩了。前几天很热,出汗,头发粘在脖子上很难受,我想扎起来,却找不到扎头发的橡皮筋,故决定去Boots超市买。

我们来到Boots,见商场外排有十多人的队,地面上标有两米间距的标识。当我们进入玻璃门时,门内站有一值勤的女士(没戴口罩),她提示我们先清洁双手。顺着她手指的方向看,进门的右侧有一小桌,上面放有免洗清洁液。我们遵照她的指示,清洁双手后,再进入里面。商场内顾客很少,地面上标有“进入方向”和“出入方向”,确保顾客保持两米的社交距离。
商场里面有少量工作人员,他们都戴有塑料(玻璃)面罩,遮住了额部以下的部位。我本只是来买橡皮筋的,买完橡皮筋后我们再到处走走,看到一个按摩肩颈的加热按摩器,因为以前长期在电脑前工作,我的颈部受了伤,一直不舒服,所以买了一个肩颈按摩器。

出了Boots ,先生又开车去B&Q买吊的花篮。我们后院的花篮,每年都要换。(不知其它人家的是否需年年换。)我们选了三个开得鲜艳的嗽叭花吊篮,去结账时,看到结帐柜台旁有口罩卖,7英镑10个,这是我自疫情以来第一次在英国超市看到出售口罩的,但鲜有人买,英国人还是不喜欢戴口罩的。
回到家,先生把旧花篮取下,换上新花篮,然后,他想把三个旧花篮扔了。我马上阻止了他:说:“旧花篮不要扔了,还可以种花的。”先生说:“这些铁链都锈了,难看。”
我说:“铁链锈了,我不再挂起来,把花篮放在地上,我可以用来种花种菜。”先生不和我争。我们家是这样,先生不停地往外扔东西,我是什么东西都舍不得扔,都留着,希望能再发挥旧物的作用。
以前每年换下来的花篮,多数被我用来种调料:小葱、薄荷等等,在我后花园的边边角角,随处可见种有一盆盆的绿意盎然的香料。煮菜需用香料做调料时,去后花园剪一小把,新鲜又美味。
换完花篮,见各色嗽叭花在阳光下鲜艳地绽放,随风摆动,好像是在吹着小嗽叭欢庆她们到了新家。看着花园新艳的各色花朵,香气怡人,顿感心旷神怡。

处理完后花园的事,我进房洗净双手,再试我新买的肩颈按摩器。这个按摩器一次按摩15分钟,有两个开关,按摩和加热,按摩的同时可加热,或者只按摩、只加热,我选用了按摩与加热同时进行,因为是按摩颈部,按摩器力度较小,但又加热,像做热敷,很舒服,按摩完,我就午睡了。

下午,我去后花园剪了一些新鲜艾草,分别用绳系好,挂在前门和后门。昨天我才看到一篇文章详细介绍端午门前挂艾草、菖蒲的作用,驱蚊避邪,我也照做,并把中华传统文化在异国他乡传承下去。


注: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