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川滇的交界处,有一个神奇而美丽的湖泊名叫泸沽湖,我曾去过云南的春城昆明,观光了苍山,看醉了耳海,领略了玉龙雪山的独特风光,饱览了蓝月谷温馨幽静,痴迷于丽江古城,古朴典雅的气氛和纳西民族风情的独特的文化理念。也曾被束河古镇宁静祥和的景象所吸引,曾经被西双版纳的傣族舞蹈和天然的绿色森林,深深迷恋着,但给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泸沽湖的原始之美。

走进泸沽湖你一眼就迷恋上这片人间仙境,世外桃源了,这里没有城市的喧嚣,没有拥挤的车辆,更没有拨地而起的高楼大厦,一切都是原生态的自然景色,蓝蓝的湖水,湛蓝的天空,飘着朵朵白云,放眼望去山涧的云雾缭绕,情人滩在诉说着一对情侣的爱情传说,走婚桥的一端到另一端在连接着摩梭人婚姻生活,以及当地人的习俗和观念。

一艘艘精致的猪槽船,整齐划一的排列在湖岸边,整齐有序的游人等候在岸上,轮到我们登上猪槽船时,勤劳朴实的摩梭小伙船工不紧不慢划着桨,纯净而透明的湖面上,哗啦,哗啦啦有节着的响着,伴随着游人的嬉戏玩闹声,荡漾在宁静而神秘的泸沽湖上空久久回荡,我留恋这里,不止爱她的纯净,爱她的湛蓝,我更爱这里的清冷,这里是一个适合一个人发呆的地方

泸沽湖的姑娘们的头上都戴着鲜艳的帽子,分为四种颜色,她们说这帽子代表着“风 花 雪 月”她们统一都穿着红上衣白裙子,进入泸沽湖就有一副醒目的大字,天下泸沽湖,情归女儿国。据说当年《西游记》里唐僧师徒去西天取经途经“女儿国”就是今天的泸沽湖,当然这只是个传说,居住在泸沽湖的都是摩梭人,他们还是在延续着传统的母系氏族,这里到现在还是实行着男不婚,女不嫁的习俗,还在进行着走婚的风俗民情,所谓走婚就是男女双方如果两情相悦,那么在夜幕降临,村里的人对进入梦乡时,男孩就悄悄的来到姑娘的花楼,两个人同窗共枕,情意绵绵之后.......第二天,天还没有放亮,男孩就悄悄的离开了姑娘的花楼,

等姑娘怀孕后,生下了孩子,父亲没有责任抚养自己的孩子,孩子的抚养责任由小孩的母亲和舅舅外及外袓母承担,摩梭人的家庭成员的地方“祖母”身份是至高尊贵的。这位祖母就和她的儿子,女儿,外孙们终身生活在一起。

泸沽湖的秋天,没有绚烂的五彩缤纷的花卉基地,只有清新素雅的格桑花,一朵朵的格桑花开在湖边,开在对岸,绕着水里丰美的绿色水草点缀着洁白的花朵,这种花叫做水性杨花,原来这世上还真有这样的花!船儿轻轻的推开波浪,伴着淡淡的旋律和远处悠扬的歌声,形成了一部经典的画卷游走人间仙境一样飘飘欲仙。这样的画卷却把泸沽湖的秋天衬托的最美,泸沽湖不似红海滩风景区浓烈,她有的是秋天最原始的色调,黄色的水草,懒洋洋的漂浮在水中,让此时的泸沽湖多了一份原始的幽静,也多了一份洒脱。

当四周的景物,被夕阳笼罩成金黄一片时,湖水也被眏衬的更加蔚蓝,这样的泸沽湖丝毫不输画家笔下的经典风景画,夕阳的晚霞染红了片片白云,整个泸沽湖都被落日的余晖笼罩的通红一片,仿佛要留下太阳最后的光芒,相映生辉。

直到落日一点点在云层里消散,泸沽湖仿佛完成了使命一样进入暮色,暮色降临,摩梭人的村庄袅袅炊烟徐徐升起,家家户户晩餐弥漫着阵阵香味!白昼的惟幕已落下,夜晚的序幕已经拉开,摩梭人的篝火晚会正在上演,熊熊的火焰红彤彤的火焰照亮了天空的一角,美丽动人的摩梭姑娘和激情奔放的摩梭小伙,唱着动听的情歌《花楼恋 歌》跳着优美的舞蹈、多情迷人,歌声绕梁,舞姿曼妙身姿矫健,让我在听觉和视觉上享受了一次千所未有的盛宴,这就是泸沽湖,没有人工打造的千般浓妆艳彩,唯独这幽静淡雅的气息,令人永远寄居在脑海深处!
作者简介:赵凤仙,笔名静莲。内蒙古诗词学会会员,中国华北观网签约作家。曾任教师,喜欢静静地读诗词歌赋,痴爱亭亭净植的莲花,所写作品近四百多篇之多,均源于生活细节,抒发真情实感。希望以文会友,温暖你我业余生活。用素心描绘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感悟人生真谛,让生命之树常青。
主播简介:山鹰,现代诗歌传媒总部2020届金牌主播,他居于美丽的吉林长白山天池南坡、鸭绿江畔的边陲明珠长白。仰慕文字的律动。喜欢用声音架起通往心灵深处的桥梁,善于用声音传递真善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