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费作辍,福建福鼎人,太姥诗社成员,海上仙都文学社入驻成员,文学爱好者。
太姥山下双端午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人民非常重视的一个传统节日。而在福建省福鼎市太姥山下对这个节日又有特殊意义。太姥山下周边的一些村镇过端午节,从五月初四晚上就开始庆祝,五月初五再庆祝一天,称双端午。
双端午的来历要从十三省巡按剿灭透皇城的草寇说起。
杨国显,太姥山下潋城村人。高中状元,被招为驸马,钦点十三省巡按。一年冬天,他回到故乡潋城,乡亲们告诉他说遭受透皇城和尚祸害的事。
透皇城在太姥山东面,地处太姥山镇与店下镇的交界处。透皇城的和尚头是杨国显的同榜探花,太姥山镇彭坑村人,他打着"替主修行"的旗号,到透皇城出家,以透皇城为总部,管辖太姥山周边的大小寺庙,其中大寺三十六座,小寺七十二座,并且与朝中官员勾结,势力非常膨大。
杨国显为探究竟,孤身一人以探访同窗的名义到透城拜访和尚头。期间,他借机到大殿内转了一转。发现璧上一句偈语:“谁人敲我鲤鱼钟,十条性命九条空”。
杨国显见四下无人,就用木槌撞了一下鲤鱼钟。突然,佛龛下的地板顶了起来,出现了一个洞口,一群妇女从洞里爬了出来。杨国显一看不妙,抓紧让这些妇女退回去。此时,刚好被经过的小和尚发现了,并向和尚头汇报。于是,杨国显被关到了厨房的小阁楼上。这个阁楼四壁密封,只有一个洞口与烟囱相连。这些和尚准备将杨国显熏死。
做饭时,有个火头僧偷偷地递了一条湿毛巾给杨国显。杨国显对他说,有一天我如果攻打透皇城,你就用笊篱罩住自己为信号,我会确保你的安然无恙。
是夜风雨大作,一根毛竹断了,打破了阁楼的窗户。杨国显就顺着毛竹跳窗逃生。他摔伤了脚,趁着风雨连夜下山,不久,山上的和尚发现杨国显逃跑,一路追杀而来。杨国显由于脚受伤了,走的比较慢,当他逃到店下镇胡章村的时候,路边有个炭窑,里面住着十八名烧炭夫。那天刚好有一名拐脚的烧炭夫有事回家,剩下十七名。于是杨国显用乌烟抹黑了脸;扮作拐脚的烧炭夫,躲过了和尚兵的搜捕。
杨国显回来之后,立即着手谋划剿匪计划。他暗地里安排人四处购买大批山羊,派专人在透皇城山上放牧。并且召集兵马,备战了大半年时间。攻山剿匪的时间定在次年五月初四晚上。
杨国显令牧羊人赶着羊群从透皇城正面上山,而且每只羊都蒙上嘴,羊脖子上挂着一个铃铛,山羊顺着自己熟悉的羊道上山。山上的和尚兵听到山下战鼓雷鸣,铃铛作响,以为官兵正在攻山,马上将雷石、滚木等全部往山下推。而此时大批官兵却悄悄地从山后上来,打他个措手不及。和尚头一看大势已去,乘乱逃跑,逃到太姥山镇官村时,被乱刀砍死,当地老百姓将他就地掩埋。人们把他当做妖魔的化身,怕他来世再作乱,就用一块镇妖石把他镇住。让他永世不得翻身。
树倒猢狲散,透皇城被官兵攻破剿灭后,和尚头也死了,其他寺庙的和尚也纷纷逃命,其余的大小寺院都被一一攻破,包括太姥山上的国兴寺(下寺),也被轻易攻破,官兵准备乘胜追击,把所有的寺院都给毁灭了。当官兵到了太姥山七星洞时,由于雾太大,找不到路,无法到摩霄庵。当地的老百姓都说摩霄庵的和尚没有作恶。为此,杨国显祭拜天神,发誓不再毁灭摩霄庵(上寺)。拜祭完后,忽见云开日出。为此,摩霄庵寺得以保存。
皇上知道杨国显花了大半年时间,终于把透皇城这伙山匪给灭了,非常高兴,下旨传他回京复命。圣旨请他即刻回京,但和尚头在朝廷的靠山,知道山匪被灭,怀恨在心,篡改圣旨,传他“头首”回京。结果杨国显被害死了。皇上感念杨国显的功劳,赐给他金头银脖子。下葬那天共有三十六个棺槨,分葬三十六处,金头脖子这宝贝在哪一个棺槨中,至今是个迷。
在剿灭投皇城的战役中,有很多当地的老百姓主动参与,他们和官兵并肩作战。在五月初四晚,家家户户提前过端午节,剿匪胜利后,五月初五他们再次庆祝端午节。从此,每年的端午节太姥山下的各村老百姓都要在初四晚上就开始过端午节,以纪念这个伟大的胜利,这种民俗一直传到今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