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织
.
爱
文/欢颜-夕颜
以前,我生活的厂区流行织毛衣,厂里的女工们个个揣着一团团毛线和细长的针,车间、食堂、宿舍、院坝、家里,走到哪里哚到哪里。大到编织的方法,小到针的粗细,线的颜色,都是妈妈和她的同事们热衷讨论的话题。谁要是学会了一种新奇的织法,在人堆堆面前都是众星捧月般被围着的那个。茶余饭后,随处可见的就是一群阿姨们坐在一起,嘴里唠叨着家长里短,手指翻飞不间断。
正是青春年少时,却被妈妈压着在家里,天天学织毛衣,一针上一针下,两针上两针下,正反交叉,退针进针,收针加针,我总是坐不住,一会儿掉针,一会儿漏针,织得稀稀疏疏。看妈妈静静地坐在窗台前,认真地织着,我扔下手中的针和线,走到妈妈身旁,问她:“天天织你不累啊?”
妈妈手上动作一点不减,抬起头看我一眼:“怎么会累呢?冬天快来了,你爸当年当兵时腰上落下了毛病,不给他保暖,万一腰上受了寒怎么办?”
我嘿嘿一笑:“那给爸爸织好了,要给我织上次我看见小姨穿的那个大红色的毛衣,海马毛的,看起都暖和。”
妈妈瞟我一眼,“自己学。以后你有了家庭,有了爱人孩子,难道你不给他们织?”
伸伸舌头,我只好又拿起针和线耐心地织起来。我明白,妈妈教我学的不仅是织毛衣,还有对待感情的态度,须如毛衣般细细织来,岂能马虎?
后来,没有谁愿意织毛衣了。商场里最新的样式层出不穷,羊毛的、混纺的,时尚又靓丽,谁还愿意花上几个月的时间去慢腾腾地织一件毛衣。
后来,人们对待感情也像织毛衣一样,渐渐没了耐心。
建立一段感情就像织毛衣,一针一线,慢慢织来,中间还有可能漏线,掉针,打结,拆了重来。感情不也一样吗?接触,了解,生隙,误会,和好。十指磨损,肩颈酸软,终于织好这件毛衣,崭新、好看,彼时欢喜得不得了。得意洋洋地穿在身上,引来不少人的艳羡。回到家脱下来,细细地扫去附在毛衣上的灰尘,整整齐齐地折好放在衣柜里,想着第二天又可以穿上,心里美滋滋的,带着满脸的期盼入睡。
可是日子久了,毛衣穿旧了,过时了,就不愿去维护打理了,再也不会如当初那般小心翼翼的呵护了。
时光过去多年,偶尔回想起那件为他编织的旧毛衣,心中不是没有感触的。记忆中,黄昏时分,天边云斜霞飞,把那件辛辛苦苦织好的漂亮毛衣,递给心仪的人,怀着羞涩和期待的眼神,看他接过,看他穿上,看他眼里那一抹惊喜,芳心喜不自胜,笑颜灿若春花……
可彼时年轻气盛,不懂得珍惜,肆意飞扬的青春里从没有后悔二字。渐渐地,发小脾气变成了任性,文静变成了不善言辞,所有曾经吸引他的优点都变成了无法容忍的缺点,终是没有坚持到最后啊!

感情一天天变淡,就像那一团团理不断剪还乱的旧毛线。再想重新整理编织已是不可能回复当初的模样了,不贴身,不好看,最后,终是边摇头边惋惜,丢弃到角落,任其蒙尘,久而久之忘在脑后。
谁不渴望一份纯真长久的感情?谁不渴望能一辈子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可是,在这条历时颇久的感情道路上,分岔路太多,常常让我们迷失了本来的方向,两个同行的人最后渐行渐远,直至陌路。也曾想过花好月圆人长久,也曾想过不负如来不负卿。可我们不懂得一生一世一双人的内涵与隐忍;不懂得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惊喜。
所以,我们在不断追寻,不断失去,周而复始,一路繁花似锦,但渐渐迷了双眼,未曾为一朵停留。
如今,年轻人的感情已沦为一场游戏,你追我逐,你来我往,没有谁愿意好好去经营一份感情,相识、相恋、相知、相守、相濡以沫,短短几个字,可能需要用上一辈子的光阴去诠释。岁月太漫长,时光太短暂,谁还愿意去花一生的时间完成一个承诺,坚守一句誓言。
我从不羡慕那些情人节捧束大大的、昂贵的鲜花走在路上的俊男美女,也不羡慕一掷千金为博美人笑的富豪,我只羡慕平时互相埋怨,唠唠叨叨,但危难时却不离不弃的平凡夫妻;我只羡慕夕阳下,相互搀扶的那一对白发苍苍的老年夫妻,他们走得很慢很慢,慢到连夕阳都不忍褪去光芒,余晖中背影拉得老长老长,长过年轮的叠加,长过携手走过的万水千山,长至天荒地老。
记得当年妈妈教过我的——感情犹如织毛衣,一针一线蕴含一情一意,须细心编织,耐心坚持,有吵闹,有分歧,不要紧,漏掉的针可以补上,多余的结可以修复,一天天,一月月,织好一件毛衣,工工整整的针线里,蕴含着无数的心血,无数对未来的期待。
岁月如风,吹散旧事万千,织毛衣已成过往,感情路上有得有失,有聚有散,在柴米油盐的琐事里,在风吹树摇的年华里,在晨钟暮鼓的领悟里,我忆起妈妈曾说过的话,慢慢学会了耐心和包容,学会了不动声色的强大,拐过几个弯后,重拾真实的自己,余生漫漫,学会用爱和真情去实现心中的誓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