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散文 :窗 外
文/诵:宋香棉
父亲弓着身子,双手紧紧抓住窗户下面的铁护栏,吃力地站起来,尽可能地伸长脖子,望向窗外……每天下班,我就急匆匆地飞奔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跑向阳台,每每看到的就是父亲望向窗外的这一幕。每每看到父亲佝偻的背影,满头的白发,伸不直的双腿,我就簌簌泪下……
一天中午放学回家,我给父亲削了一个面苹果,切成小块儿,放进碗里,给父亲送到阳台。父亲又在望窗外了。
“大,您在看啥呢?”
“这个妇女真能干,跟她男人一替一歇儿地夹砖,一手五块儿,半天就不停事儿……”
还真是。窗外破旧的厂房被拆了,一家夫妻二人正在砍砖,搬砖,往拖拉机上运砖。父亲满眼发亮,情绪激动地看着我,想要说什么,却欲言又止,随即收起激动情绪,又看向窗外。我不解,于是随着父亲的目光,也望向窗外:砌好的砖块已经码好,满满一小拖斗儿,女的驾驶着小拖儿,男的坐在驾驶座旁边,小拖儿突突突地冒着白烟,缓缓离开。再看看父亲,他一直望向小拖儿离去的方向……
我没有觉得眼前的一幕有什么特别,也猜不出父亲久久不移的目光里有什么深意,就只管做自己的事去。做完饭,我到阳台推父亲去吃饭,却发现父亲还在望着窗外。不过这次他是坐在轮椅上,仰头看着窗外的天空。我也望向天空,没有什么发现,除了蓝天就是白云,连一只鸟儿都没有;也只能看到那么一小片天空,有什么好看的?
“大,您在看什么?”
“楼真高啊!得三十多层吧?”
我一看,可不就是嘛,父亲仰头看的不是天空,而是在数窗外的那幢高楼的层数。
“大,您数的可对,就是三十二层。”
父亲听到我夸他数对了,高兴地像个孩子;浑浊的老眼里,放射着亮光;看着父亲堆满皱纹而又干枯黧黑的笑脸,我的心酸酸的。父亲今年八十六了,眼花很多年了,右眼患有白内障,几乎看不清任何东西。而今天他却能数的清对面高楼的层数,他得数多少次,得数多长时间呀!这一刻,我明白了,明白了父亲为什么总是看着窗外了……父亲哪里是在数楼层,他是在数岁月,是在数寂寥的时光;他也不是在夸年轻夫妻能干,他是在寻找自己年轻时的影子,在追忆自己逝去的青春……老人此刻的内心,做儿女的哪能读懂,也不会读懂……
我推着笑意未退的父亲去客厅吃饭。父亲滔滔不绝地讲起他的年轻时候,说到激动处,眼睛里亮莹莹的,满是幸福的回忆。看着父亲端饭碗都发颤的手,说起自己的过去却声如洪钟,我心里越发地酸楚……父亲的手曾经是多么坚实有力;而如今,父亲的手连一碗饭都端不稳,颤颤巍巍地,常常是饭碗没有送到嘴边,粥却洒满了餐桌,流满了衣襟。他颤抖的手,曾经托起的是家,是幸福,是希望;而现在,端起来的是风霜,是孤独,是沧桑……
一天晚上,月明星稀,冷风嗖嗖,刮的阳台的玻璃窗啪啪作响。我把父亲安置好,让他睡觉,我给他洗换下来的衣服,可是他躺在床上却没有睡。
“大,怎么不睡?”
“睡不着!你把窗帘给我拉开。”
我拉开窗帘,他躺在床上,看着窗外那窄窄的夜空,看了很久很久。而我,只顾洗着衣服……
“你二姐说,三两天就来接我,这都一个多月了吧,咋还没有来?”
“没有哇,您才来俺家十来天。您住着急了?”
“没有!”
“那为什么急着让我二姐接您?”
“你家没有地,也没有面……”
父亲的话,让我心里咯噔一下。我看着父亲那花白的胡须,那深陷的眼窝,分明看到了父亲眼睛里那亮闪闪的泪花。我哭了,止不住地抽泣……
“大,您担心我养不起您?您看看这楼上的住户,那么多家,也都没有地,没有面……我们上班挣钱再买面,是跟您种地有面吃是一样的道理。别担心了,只管在俺家住,不仅让您有面吃,还得有肉吃……”我开玩笑似的说着。父亲这时也笑了,笑得很天真,就像一个孩子……
父亲的鼾声已起,窗外的风已停,我独自伫立窗台,望着深邃的夜空,泪流不止……从小到大,从未见过父亲掉泪,不管生活多么苦难,父亲都像一头老黄牛一样不知疲倦,任劳任怨……可是今天,他却流泪了,不是因为生活的苦难,而是担心女儿家里没有地,没有面,害怕成为女儿的负担。来闺女家住些日子,却还在担心女儿的生活!而我又能为父亲做些什么呢?仅仅是一日三餐罢了,仅仅是女儿最基本的孝道而已!不,连最基本的孝道都没有尽到:我不懂老人心里最需要什么;我抽不出时间陪父亲呆在家里,听他说话;我不懂他内心的孤独,不愿意听他的唠叨;甚至会嫌弃他吃饭漏嘴,睡觉尿床……比起父亲对孩子的付出,我做的仅仅是大海里的一滴水,微不足道!
望着窗外,深邃的夜空中亮着几颗星星,仿佛是父亲那渴望天天有儿孙绕膝,日日都能享受天伦之乐的期盼眼神;我也从那柔和的星光中读懂了他老人家的心愿,悟出了他喜欢望向窗外的深意。
此刻,窗外景致安然,和谐,美好!
宋香棉简历:宋香棉,女,笔名木棉花,小学语文教师,市作协会员,市作协朗诵专业委员会委员,市图书馆朗诵社社员,市优秀教师,省骨干教师。热爱朗诵,酷爱文学,常常把心情化作文字。
著有中篇小说《柿子树下》;主编雷锋小学教师文集《仰望星空育桃李》;散文:《怀念恩师》、《青山神韵》、《西峡印象》、《永远的珍藏》、《羌藏之美》等。散文《窗外》曾获北大荒文学馆举办的《相约耕读,美文人生》全国网络评选大赛三等奖,获“血脉传承——我的家风家教故事”征文省三等奖,并刊登于2019.3.5的《平顶山日报》。抗“疫”散文《闪动的微信》(刊登于《平顶山日报》)、抗“疫”诗歌《等你回家》、《山那边》等。《桃李芳华》获“争做李方式好教师”征文省二等奖。《木棉花开,最绚丽的绽放》获全国“新教育生命叙事”特等奖并刊登于《中国新教育报》。原创诗歌朗诵《有一个美丽的名字》获市一等奖,《我是父亲折成的一叶帆》获省二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