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三剑客之想你

1《选一双手来想你》
作者:健鹰
借一双手来想你
想闲池阁的你
才知道我的血液
都寄存在你的手上
而你的血液
都寄存在我窗前
一株海棠的叶上
借一双手来想你
一些情绪白如葱根
那本可以画画
可以绣花的指头
此时,每一根
都抠进泥土里,每一根
都能带出泥土的艰辛
借一双手来想你
想一些芝麻谷子的事
都被这它酿成了私酒
想你该是谁的词牌名
这样好的字句
就被人填成了忧伤
不敢想你
借一双手来想你
想得桃花落了
想得海棠依旧
【作者简介】(笔名,健鹰)城市形象专业策划人。诗歌作品发表《诗刊》《人民文学》《星星》《诗歌报》等重要诗歌刊物,数十次获奖并入选各种诗歌选本和诗集出版。上世纪80年代以《诗刊》推出的政治抒情诗《堵车的中国》,此后从事商业和城市策划,是成都城市名片宽窄巷子总策划师、“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后重建及震中映秀的总策划。出版多部专著,荣获“中国十大策划专家”称号,是建设部唯一授予的“西部策划先生”。中国策划学会副会长,四川健鹰策划公司、敦煌丝路百城文化旅游发展公司董事长,还被聘请为清华大学的客座教授。
2《摘一缕阳光来想你》
作者:汪贵沿
摘一缕阳光来想你
就让我想起了故乡的小院
想起那些阳光潇潇的老街
想起那些慵懒的日子
一本书一个故事
一首诗一段情感
那些遮阳伞下的悄悄话
始终守着寂寥的时光远去
摘一缕阳光来想你
可以坐下来喝一杯咖啡吧
倾听曾经你来时的足音
在一个午后的季节让苦涩飘香
很多时候我们都喜欢做梦
做一些有关春天的梦
梦里有你的身影有你的微笑
还有那些缠绵的情节
摘一缕阳光来想你
生活就会变得五光十色
那七彩的线是思念的弦
弹奏的音律能澎拜整个春天
我坚信你的到来
即使风雨兼程也不改初心
那一缕阳光依然盛开
盛开在想你的日子
摘一缕阳光来想你
想你,其实是一辈子的事情
想你如阳光,成为我一生的需要
2016.4.30在高铁路上
【作者简介】现为某集团公司下属中美合资企业总经理(董事)、 中国民主同盟盟员、中国房地产产业协会理事、中国栅栏协会副理事长、中国散文诗学会会员、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 四川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原四川什邡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江苏省民盟诗词楹联协会副会长。先后在《诗刊》、《人民文学》、《澳门月刊》、《世界散文诗集》、《四川文学》、《青年作家》、《星星诗刊》、《绿风诗刊》、《诗神》等发表文学作品数百篇,作品被收入多种选本。
3《借一杯酒想你》
作者:刘昌平
借一杯酒来想你
三巡之后,你会应约而来
月光是你,萤火虫是你
夜风是你,春蛙鸣叫也是你
借一杯酒
醉一杯梦
梦在酒中长出翅膀
你在梦中飞翔
借一杯酒,
与想你的一万个念头干杯
你借着一杯婉约的痩词
与我对饮
酒渐熏,人渐醉
你愈来愈清晰
揽一怀夜风萤火
你笑靥醉成一地月光
借一杯酒你想你,很不简单
酿了一生的相思
勾兑一生的语言
仰天而干
你无法拒绝这一场单恋
借一杯酒,
便借来了心中多情的时空
一只空空的杯
斟满秦时的明月,汉时铜镜红颜
干一场疯狅
干一回野蛮
干一杯忘乎所以的宿醉狅欢
借一酒醉我
把天地万物醉成无处不在的你
满杯月光满杯笑容
一碰对饮
幻化漫天飞翔的蝶影
【作者简介】(笔名,柳摇风)健鹰·宽诗堂微刊主编。四川什邡人,作品散见于《星星》、《诗歌报》、《成都晚报》、《德阳报》、《广元晚报》、等。中国土裙部落成员之一。
——选自2016.06《中国诗歌》

《诗漫桃花阵》
----健鹰、贵沿、昌平之剑客闲话
文/周中罡
若论城市文脉,多以残留之历史胜迹盖面,假托作古之名人牵连映带,抑或力保之非物遗产作秀而已,终不敌滚滚时代洪流,哀哀气数将尽,不足道也。
西蜀什邡,居盆底而起峰峦,人文之盛也,高企者众:顿悟佛门马道一,洪州开宗立新派;农学布衣张师古,三农记述弘有机;岷江筑堰李冰功,章山洛水唱恩情。仙人既往矣!而独留精神长存。适逢因特网路,别开新面,不因地理相隔阂,天南海北如晤面,不因时差相纠错,白日黑夜即时通,此一物也,开启人类智慧魔方,书写历史新纪元。
个体之高,只如危岩孤松;众人所好,方可星火燎原。群体效应,绝非一人一日之功,盖因同频共振连绵而得之。围猎当看射手,驱牧必趋头羊。举大旗者,谓之桃花三剑客。因何冠名?缘起桃花诗,健鹰始推《桃花扇》,缠绵悱恻,期期艾艾,勾起心中柔软,流传广布,读来男儿泪沾襟,几番嘘吁慨叹,引同乡诗友击节而歌。贵沿、昌平顺势而为,不甘就此罢休,一路鼓风,自甘滑入那艳艳的温柔乡里。遂挑起“宽诗堂”,呼堂兄堂妹,大兴土木;再推“土裙部落”“诗经”,高蹈什邡先贤未竟遗志,日夜抓革命促生产,争先恐后兴盛蓬勃。其时也,昌平安贫乐道蜗居僻乡,贵沿叱咤纵横留恋江南,健鹰展翅远飞南来北往,借新媒体,燃旧情怀。一时之间,诗人际会,佳作汹涌,大有开桃花诗派之新风,此其一也。
三人鼻息相通,脑波互连,呼应无碍,诗坛阵营,攻城略池,联袂亮相,快速出招,状若散花,一如春风浩荡,唯见艳红漫天。三剑客迎风摇曳,众诗友甘作护花,其二也。
世人所谓:四十男人一枝花。三大叔经岁月渲染,正成饱满鲜艳之态,艳若桃花,怒放有加,桃花意向,生命蓬勃,故有桃花三剑客之谓,其三也。
看平素出招,倘若三人列阵,定然是:健鹰舞剑,贵沿擂鼓,昌平吹箫。剑客健鹰者,善诗,早年持“堵车的中国”门票,占领《诗刊》头条。“曾蓄迅哥唇上须,却抱投枪怀中留,天子不呼早下船,但看蛟龙大江游。”能画,得蜀中大家刘德扬先生指点,以水墨意向,勾那桃花朵朵,点染心事,画心中美艳欲滴。能说,小口雄辩,胸中灿烂锦绣,化作现实神奇。宽窄巷里悟出能屈能伸,丝绸路上想通亦退亦进,驼铃长鸣,驰骋不息。不嗜烟酒,唯借诗歌抒怀,偶尔一改斯文言语,间或俗语粗口出之,倾泄胸中块垒,活脱脱剑侠迎风长啸。
贵沿君,土家血脉,川中汉子,注定命犯桃花,远离山地,漂泊水乡。“商海泛舟慕范蠡,为寻西子出川西。唱尽江南春色好,还恋土裙是布衣。”腰圆膀阔,武士道气派,呼号急迫,有鼓手精神。笔下诗意汪洋,妩媚鲜艳。细读之,每一个字里行间,端然一女子,亭亭玉立。
昌平先生,涉古亦深,身有静气,诗作韵味浓郁,情致细腻忧郁,脱口而出,皆成华章,旋律婉转,多可吟唱。“万卷读破不藏书,口吐莲花授新徒,八步出诗经常事,笑看世人尽成佛。”有吹箫者之风致气度,超脱豪迈,甚得众人欢喜。
最喜那“宽诗堂”上同题赛诗,午夜里银屏上隔空喊话,宛若曲水流觞斗才思,抑或秦淮河上听弦音,唱和酬酢。虽应酬,不凑合,一时兴起,灵感突发,妙语迭出,佳作高潮,连绵迭起;一片惊呼,无限畅快,此至乐也。是时也,俨然猜拳行令,豪情万丈,亦难免相随泡沫,携裹泥沙,待他日,风平浪静,细数流沙,或见珍珠满盘,文艺兴也,当有督促,此为一大功。
休管那桃花扇的哀怨,亦不顾桃花岛的逍遥,把个骨子里的文人气度,看破桃花坞的通透,放任于逍遥生活,假借在落拓不羁,偶尔也放浪形骸,唯念叨桃花诗的纷纷扬扬,若偈语,若诺曲。三剑客兴风作浪久矣,不甘于电子版上斗谐趣,要堂堂皇皇作刊刻,《堂诗三百》呼号结集,闻之而欣喜振奋,记此文以贺。

《在古色古香中倾听男儿的侠骨柔肠》
――清泉点评“桃花三剑客”的作品
一直在忙,直至今日方抽出时间来品读“桃花三剑客”的作品,作品很有“特立独行”的个性,我们说没有个性难以称之为“艺术”,在“桃花三剑客”的诗句里处处洋溢着自信的气息,创新的特色。很是喜欢,因为这也是我一直追求的。
想我们老祖宗不仅为我们留下了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更是为我们留下了文化瑰宝,可是在浮躁的当今社会,许多作者也就是“蜻蜓点水”般浏览一下古韵,却忽略了古韵的厚重,所以作品总是会如无根之浮萍,品之无味。
值得欣喜的是,在“桃花三剑客”的作品当中,我找到了这种古色的美,这种久违的文化底蕴散发的魅力!比如诗人健鹰的作品《桃花扇》中诗句:“谁的竹刀剔出/这二十四根扇骨撑起半生的优雅/成为着古装的月亮 /翩翩跹跹的翅膀 /老飞不出平平仄仄的巷陌/王谢堂前//,在自然中将我们带入唯美的古装画卷,让我们在美好的意象里忘返,寻觅自己的身影,人生。
再如诗人汪贵沿的《抚琴的女子》中有诗句:“一把琴如一颗树/紫衣拂袖/手是春天的风/轻轻一撩,舒展缥缈/小院便开满了鲜花/鲜花长满我们的耳朵/鲜花长满我们的内心//”这种种美得让我们爱不释手的意象,真的如春风吹开我们的心扉,我们会感恩人间的美好,珍惜眼前的一切,这恐怕也是诗人的写作意图。
欣赏到诗人昌平的《绿皮火车》中的诗句,更是欣喜:“捏一把乡愁/把故土青青的思念/捏出汁/捏出泪/捏成出于蓝的痛感/涂一身呼啸/洞穿归心//”。这使我们看到,我们的“三剑客”不仅是“儿女情长”,更是胸怀宽广,笔触更广。虽然这次没能欣赏到“三剑客”其它的作品,但他们的写作特点,特立独行的个性已经在“触及”我们诗者的痛痒,我们是时候思考思考,该如何吸取我们老祖先留下的文化精髓了。
——选自《土群部落》第58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