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功同姜太公,八辈保西周
单言善语/文
凤鸣岐山文王出现,姜尚辅周开鸿篇。世上都知姜太公助周伐纣。我们都忘了一个人,这个人是谁?拥有十鼎权倾西周朝野的单逨。
单逨是什么来头?站稳了听好了,单家前后八代辅保西周十一代十二王。代代是干城各个是栋梁。到了单逨这一辈,保的是周宣王。逨公长宣王六岁。可以说他们君臣二人在少年时代是朝相处暮相伴,好的就如同一个人似的。人家逨公是少年宣王的伴读。宣王初登大宝,雄心壮志在胸。逨公就是宣王的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东平叛逆,西除反臣,南拓疆土,北开新地。在朝中更是披星戴月处理军政大事,真可谓呕心沥血。
宣王知人善用,还不小家子气。同时鼓动所有臣子向逨公看齐。他命逨公造十鼎!我的老天呦,这还了得!九鼎为王,十鼎高王一头。逨公绝不是插根鸡毛就上天的主,人家是懂礼知乐的人。
宣王圣旨一出,逨公跪地磕头,这头磕的如同鸡啄碎米一般,诚惶诚恐地说:“陛下,老臣虽不比圣贤,但也熟知周礼。望陛下收回成命。”
再看宣王脑袋摇得跟拨浪鼓似的。宣王是圣人之后也是有大智慧的。他对逨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愣是把逨公说得心服口服。其实逨公也想要这份名垂青史功耀千秋的荣誉。
知恩报恩是忠臣良将的本色。宣王老了,逨公也老了。但逨公身康体健一副仙风道骨之态,活过一百是轻飘飘的事。可宣王就不是这种情况,他老态龙钟,身子骨是一天不如一天。
此时此刻,逨公正给太子爷当老师呢。未来皇帝的老师,难怪宣王筑十鼎给老逨公。逨公才是真真正正的夫子。宣王命逨公根据他的先祖亶父的《德》论基础上修订编纂能教化王室子孙的经典。(近年来史学界依据2003在陕西眉县杨家村出土地的西周时期的二十七件青铜器上的铭文记载而推断老子真名有可能就是逨公。)
可悲可叹啊!宣王驾鹤西游,逨公辅助新王。要说这新君应该是纣王的儿子不应该文王后人。这新君就是烽火戏诸侯的周幽王。幽王昏庸无道,拿军政大事视同儿戏。心灰意冷的逨公决定遁世而去。心寒归心寒,逨公是个讲究人,对朝堂各大臣是千叮咛万嘱咐后拜哭宣王牌位前,深深自责没能教好没能管好新君,愧对历代先王,又觉得给单氏先祖抹黑。于是他隐姓埋名寄情山水之间。

作者简介
单德强辽宁人。从小喜文弄墨,爱学历史。心中的梦想不断也因此学习不止。偶有文字问世,出版三本书。现手中有《劳工》历史纪实故事和《单言善语》百篇人生感悟书稿期待有缘人。长篇小说《陪读》在修改润色中。愿与天下人相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