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开三度 (5)
老花六十岁生日这天,秋高气爽,天蓝云白。事先请好的乐队班子,从一清早就开始敲敲打打,吹拉弹唱,生日的气氛一下子就传遍了全村,乡亲们便陆陆续续地来送恭贺看热闹。
吴昊天一亮就从马头镇上赶回来了。他在镇上最热闹的地段租了一个门面,开了个“现代周易”算命馆,除了看相算命,抽签卜卦,还兼着择期、取名、看风水。他的生意十分红火,这些年挣了十几万。因老花儿子松海知道他的身世后,怕别人说些难听的话,就到深圳打工并在那里安了家。尽管如此,吴昊他当亲生儿子看待,总是汇钱给儿子用,他自己每个月回一次家,把多的钱如数交给老花,陪老花住一夜,次日再去镇上守店,这次回家,除了交钱,他还给老花买了生日礼物,是一条项链,纯金的。
吴昶是上午十点钟到的,自己开的车,一起来的还有一位比他年轻女子。他是改革开放初期就去了汉口,一门心思用捏泥人,再用电火窑烘焙成陶塑品。他捏的泥人全都是裸体,奶子和屁股特别显眼。刚开始,人们都不买他的泥陶人,说不雅观,有失文明,差点被工商城管掀了摊子,后来,一个美国人看见了他的泥陶人,惊喜万分,说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工艺品,当即买走了他最喜欢的一个泥人。那个泥人标价一千元,美国人却主动给了他十万。从此,他的名声就响了,受到城管保护,他的泥人也开始走俏,每年收入二三十万。后来市文化局还为他颁发了泥塑艺术家证书。他离过一次婚,听说又和一个小他上10岁的女人一起生活。现在人老了,白天就在汉口帮他儿子打理泥塑、根雕等工艺品专卖店,晚上回到自己家里陪娇妻过夜。这次一听说老花祝寿邀请他和吴旭,他高兴的不得了,就专门用彩色泥为老花捏、烧焙了一件泥陶人物生日礼物,捏的是三个神态各异的男人,并排坐在一个丰乳肥臀的女人面前,四个人都赤裸裸的,嘴巴却都乐开了花,真是与他们四人年轻时的神态惟妙惟肖。
吴旭来的时候已快中午了。他虽已离休,但出门有专车,还带了个秘书。他到马头镇教书后,被推荐为工农兵大学生,大学毕业后,就回到汉孝县一中教书,后又评上副教授当了校长,没过几年又调到县文化局任副局长,然后又当上了局长,并选为县政协副主席。他前后结了三次婚,头一个是县一中的一位老师,第二个是一位办公室主任,第三个是一位歌唱演员。现在又和他的保姆一起生活。从政协副主席位子上退下来后,他打算写四本回忆录,分别回忆老花和三任妻子。几天前,他抢着把回忆老花的这本印出来了,这次特地帯来了一本,算是献给老花的生日礼物。
生日午宴开席的时候,吴昊按照老花的安排,先把吴旭和吴昶请到了小房间。老花自己先到大厅敬了一圈酒,然后也到了小房间里。爱看热闹的乡亲们也随之跟了进来,四个人分别了几十年,刚见面时虽说有些尴尬,但相互把手一握,一切都无所谓了,也很热情地跟熟悉或不熟悉的乡亲们微笑打招呼。开席后,三个男人先一起举杯,共同祝贺了老花。接下来,几个人就你敬我,我敬他,他敬你,推杯换盏,高潮迭起。几杯酒下肚后,话就多了起来。吴旭对吴昶说,对不起,我当初不该让你为我背黑锅,为此你还被开除了。这是我一生的悔恨!吴昶却说,你千万不要自责,那个黑锅是我自愿背的,不然我终其一生也得不到老花。再说,如果那年不被开除,我今天也成不了泥塑艺术家。我还要感谢你呢,是你成全了我。过了一会儿,吴旭和吴昶又一起把头转向吴昊,同时说,对不起你,我们不该睡你的老婆!吴昊说,你们二位说哪里话?要不是你们二位使老花丢丑难以做人,当年的那朵小鲜花,怎么也不会插到我这堆牛粪上。如果没有二位,我说不定到现在还是单身一人哦。乡亲们听了他们之间互相逗趣且不失真诚的叙旧的热闹场面,一个个也被逗乐了。
快散席的时候,老花这时起身说,我今天非常高兴,趁着太阳好,我们一起去松树林看看吧。她的建议立即得到了响应,三个男人同声说,好,现在就走!他们四个人有说有笑毫无尴尬之态的情景,再次把乡亲们逗得兴趣盎然,不仅把以前对他们的非议释怀了,反而赞叹他们的生活好浪漫!对老花的风流故事也正本清源了。
下午三点的样子,老花被三个男人簇拥着来到了松树林。爱看热闹的乡亲们也跟随其后。遗憾的是,当年的松毛已经不存在了。不过,新落的松毛还有,满山都是。老花心血来潮说,我们再铺好松毛坐在一起照个相吧!三个男人都说,好啊!他们说铺就铺,松林里四棵松下的平地上再次铺好了崭新的一片松毛了。老花此时的快乐痛快之情也许与那时感受如故,但意境已今非昔比了。
乡亲们的笑声在松树林里弥漫着......他们四人吴昊、老花、吴旭、吴昶从左至右并列而坐在一起的浪漫之影永远定格在四棵松下,但他们的故事在人世间还会以不同的方式将延续演绎........
笔者简介:

本名吴遵纲(亦名吴遵钢),1959年生。出生于湖北省汉川市马口镇枣树村。
十年寒窗在“十年动乱”中大部分期间度过,于1977年高中毕业。1978年年头恢复高考第一年,参加高考时,因无知在所有试卷上将考号字体美术化,结果连高考分数单都未接到,想必是考卷作废了。自我估算总分数不理想,最多只能够中专生录取线,遗憾不已!
好在有点文学爱好,1980年参加工作后,闲暇时写写通讯稿、打油诗、情感文章、读后感等,其文散见于《武钢工人报》《武汉晚报《楚天都市报》《长江日报》。
退休后,写古诗词较多,偶尔写写小说、游记、会友随记等,自娱自乐而已。除古诗词被《湖北诗词》《雅风》《中华诗词网》等纸质网络平台录选过,其小说、游记从未向纸质、网络平台投稿过。
纯属自兴而写,自娱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