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期作者:欧阳如一(中国)
本期主播:王 曼 (中国)
本期主编:丰车 (海外)
图片选自百度

长篇系列情感小说《生死恋·山海愿》
——欧阳如一
第十一章:继父的忠告
崔浩送走许忠义就上了去龙昆南的公交车,他感觉学妹何琪无论如何还是太狠心了,毕竟一日夫妻百日恩,老人家孤苦伶仃今后可怎么办?可是当他想起自己曾经两度抛妻弃子就不敢往下想了,要说狠心没人能超过他,用基督教的话说他就是“罪魁中的罪魁”。他去琼山那个公园找了他的小伙伴儿——网络上都这么说,他要用他们手中简陋的乐器——海南八音为丘海湖国际社区举办一个“新老业主答谢音乐会”,这一仗必须打赢,这是他由流浪歌手走向原创乐队关键的一步,他迟早会雪洗耻辱的。
在继父铁夫的再三邀请下,崔浩和牛淑琴婚后的第三天就回了门—— 回门原指女子出嫁后首次回娘家探亲,现在用在了倒插门的女婿身上。倒插门是牛淑琴母亲同意女儿下嫁崔浩的先决条件,崔浩的父母都没有意见,他们俩多子多福。刚开始崔浩是不想和牛淑琴搞对象的,只是对部长“北大”毕业的千金有点好奇。可是见过两次面他就同意了,不是因为这大小姐的长相——她女人男相实在不敢恭维;也不是因为她的年龄——她比崔浩大两岁;崔浩是看了部长先生家有那么多名贵的乐器和书画才同意倒插门的,就当是献身艺术了!再就是这姐姐对他真好,第一次见面就对他又亲又抱把他当成了孩子,以后他真就变成了孩子——是心都不用操了。可是婚礼之后牛淑琴不愿意去公婆家,说:“去了他妈那儿还得去他爸哪儿吗?”她一想崔师傅那个踩哪儿哪儿响的乐器修理部就头疼。她父亲说:“别把自己当金枝玉叶,人都有双重父母,你得去。”她母亲暗示女儿道:“先去你婆婆那儿,你公公不一定愿意你去。”牛淑琴这才跟着他的小丈夫从长春坐火车去了沈阳音乐学院铁院长家。
网上对国内的音乐学院按照高考入取的分数有过一个排名:第一名是中央音乐学院,它以西洋乐的教学见长。崔浩的母亲徐艳秋和中国“音协”主席赵季平就是在那儿毕业的,铁院长也在那儿进修过,后来又出现了谭盾、朗朗、汪峰、吴桐这样的音乐家。铁院长不会唠家常,他把这对新婚夫妇迎进屋稍作寒喧就问:“你们知道吗?我们院在网上排名第八,我看至少应当排第六,而我的目标是跻身第四,在上海音乐学院之后,你们两个年轻人有什么好想法?”
国内的音乐学院排名一直是各大音乐院校竞争的焦点,尽管若论综合实力这很难说。排名的第二位是中国音乐学院,它一直在西洋乐的教学水平上追赶中央音乐学院,并且由于金铁霖,迪里拜尔,梁宁等一大批名师的到来后来者居上,它培养的宋祖英、谭晶、龚琳娜、叶培、姚贝娜更是著名。这对新婚夫妇一落座铁院长又问:“国外的音乐学院都由主修古典音乐转向了现代音乐,你们说,中国的音乐学院还要停留在贝多芬的时代吗?”徐教授在一旁笑,她显然属于古典学派,就像中国的油画界,一直以西方的教学体系和临摹文艺复兴时期的经典油画为基础,但也有人认为画家连素描都不用会,这不就是瞎画吗?
排名第三的是上海音乐学院,它是中国第一所独立建制的国立高等音乐学府,首任院长蔡元培。它特别提倡国际交流并且在音乐工程等领域表现突出,出现了周小燕,廖昌永,沈洋这样的国际大师和胡彦斌、李泉、常石磊、陈学冬这样的乐坛新星。这时候本院的班子成员陆续来访,都是不请自来的,也不知道他们从哪儿得到的院长公子结婚的消息。铁院长向他们介绍了儿子儿媳后说:“高考入取分数线是必须争夺的,没办法,瞎子阿炳肯定被大学拒之门外,因为他连谱都不会。但我们能不能像上海的同行们那样开辟一些新的教学方向吗?”他的同事们就笑他说:“院长,知道您新官上任三把火,那也不能在儿子婚礼上谈工作呵?”
排名第四的是四川音乐学院,它是一所集音乐、美术、舞蹈、戏剧、传媒、工业设计及艺术管理等七大学科为一体的多学科、多层次的综合性高等艺术院校。“川音”非常重视流行音乐的研究和教学,非常重视像“中国好声音”这样的非主流比赛的舞台。其著名校友有:戏剧家熊佛西、陈白尘,作曲家常苏民、何训田、贾大群、高为,世界钢琴王子李云迪,青年钢琴家陈萨,世界青年小提琴家宁峰、文薇,歌唱家范竞马,著名歌手张迈、李宇春、何洁、谭维维、王铮亮、魏晨。铁院长连说抱歉,请大家入席,他家的八仙桌正好够用,他夫人和学院厨师在厨房忙活——原来她早有准备。铁院长说:“我的目标就是用四年的时间超过‘川音’。”他的同事们又笑他说:“您又来了。”
“我的目标就是用四年的时间超过海南省歌舞团民乐队。”崔浩对他的老伙伴说,他的执着劲儿竟有点像他继父。
那几个海南老头你看我我看你,说:“‘省歌’民乐队算个啥?海南岛就是个音乐的沙漠,我们这支乐队已经是这里最强的了。”
崔浩笑了,问:“我听说古夜郎国就在海南?”
他们互相看看:“有吗?”
“那海南是不是盛产坎井之蛙呢?”
他们这才明白,说:“队长您真会开玩笑,我们的竞争对手不是‘省歌’,而是广东音乐,海南省歌舞团原来就是广东省民族歌舞团。”
崔浩很欣赏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老头子,说:“饭得一口一口吃,仗得一个一个打。我想在这次丘海湖的音乐会上给老板和业主们一个惊喜,我们把音乐会分成背景音乐、表演音乐和原创音乐三部分,第一部分全用海南八音演奏,有欢迎曲,喜气洋洋的《大开门》;有开奖曲,欢天喜地的《庆丰收》;有欢送曲,带着琼剧伴唱的《琼花怒放》。咱们不怕花钱,请一对年轻的琼剧演员来助唱,海南音乐的特色就展示清楚了。”
老伙伴们说:“太好了,太好了!”
他问:“第二部分——表演音乐你们看弄啥?”
有人说:“你的‘梁祝’呵,国内一绝。”
崔浩说:“我改编了一首小提琴独奏曲《万泉河水清又清》,一会儿拉给你们听听,看看你们的八音能不能加进来。”
大家一致赞同:“岛外人也只知道海南有个《红色娘子军》!”
由于是六个老人陪两个年轻人,其中五个人——除了徐教授都是一个领导班子的成员,大家又不由谈起了工作,铁院长说:“咱们赶超‘川音’就从以下方面入手:一、狠抓教学质量,我们必须在教学大纲和特色教学的结合上闯出一条新路;二、突出力作创新,有人提出东北风,有人提出重新包装‘红歌’,你们对这件事怎么看?三、加强演出力量,本院的交响乐团必须成为国内最有市场号召力的文艺团体,也给学生们以舞台;四、培养音乐明星,我们必须鼓励并支持师生们拿国际国内的各种大奖,这是让学生成家、学院成名的捷径;五、加强国际交流,我正在与国际音乐名校洽谈建立友好学校,为教师学术交流和毕业生出国留学创造条件;六、我还在争取社会资本进入学院的音乐产业,争取在我的任期内把沈阳音乐学院建成国内的音乐圣殿。”
在座的院领导们忍不住鼓起掌来,他们看到了曾经梦想的一切。
说到“如何才能产生音乐力作”他们出现了分歧,有人说:“搞创作就得抓热点,比如上一部中国式的时尚音乐剧。”有人说:“地方的就是全国的,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东三省的最高音乐学府就得突出东北风。”有人说:“我看全国各地都在刮‘红歌’风,咱们铁院长是红歌之王,重新包装他的歌曲就够了。”
牛淑琴面带微笑看着她的长辈们,新媳妇嘛,总得表现得矜持点,可她对红歌情有独钟,就说:“崔浩你说说。”叔叔们也说:“听听咱们的音乐天才有什么见解?”崔浩的母亲怕儿子冒失,说:“他是晚辈,就不……”这时候崔浩已经发言:
“各位师长,我认为‘红歌’是中国的一大特色,它大概有两种功能:一是怀旧,不管那个时代如何,人们还是要给历史和自己生命的历程一种尊重;一是现实,现在国内思想界都在重新回顾这段历史,有的‘红歌’摇身一变就成了当代的流行歌曲,受到了各级政府和广大民众的欢迎,但我认为……”
铁院长已经知道他的继子要说什么了,他说:“红歌一定不能成为文化大革命的招魂曲,让年轻人曲解这段史无前例的、极其悲惨的、应当作为沉痛教训的历史。”他诚恳道:“包装我的作品你们以后就不要再提了,没有更好的想法我们就搞一部反映东北人农村生活的音乐剧,就像赵本山和潘长江的有些作品,载歌载舞并且把各专业的乐器都用上,只是苦于没有好本子。”
崔浩改编的一曲小提琴曲《万泉河水清又清》演奏完了,他的老伙伴们都叫好,可他说:“我更想改编黎族民歌《达达瑟》,达达瑟哎咦——”他唱了起来。
众人一听欢喜道:“这个好,很适合小提琴演奏,加上海南八音就更热闹。”
铁院长家的喜宴吃到晚上九点就散了,客人们几次要留下红包他都制止,有人说:“这是给孩子的,又不是给你的。”徐教授一看红包很薄,知道学校是清水衙门,领导们不在校外上课肯定没外快,就对儿媳妇说:“那你就谢了吧?”
这娘俩去布置房间,这爷俩留在客厅说话。
“崔浩,我成也‘红歌’,两千多首,有的全国人民都会唱;败也‘红歌’,我因为它站错了队,进了监狱,你母亲嫁给我时我刚出来,你不知道我们当时的日子有多苦。现在我平了反,回到了‘省音协’和院长岗位,有人就说我是‘中国革命歌曲第一人’,这是折煞我呀!孩子,虽然《国际歌》和《马赛曲》都是政治歌曲,我们做音乐的也很难不被人所用,但还是要坚持音乐的神圣性——让它远离政治,还有,要迎合听众却不能媚俗,只有这样艺术青春才能长久。这是你继父给你的唯一忠告。”
牛琴参观完自己的婆家,很满意。虽然它不比他们在省政府大院和静月潭的别墅,可是一梯两户全给了他们一家,平层三百多平方,七室四卫两厅一厨两阳台不知道有多少个卫生间,是给他们的六个儿女预备的,现在乳燕纷飞这里已是空巢,却也干干净净,宽宽敞敞,并且充满了爱情和音乐的氛围。最主要的是这是单位的房改房,只此一批就不再有了,这可是一笔几乎白送的资产呵!“这老两口儿可能攒了不少钱。”回到洞房,牛淑琴搂着她的小丈夫说。她打开刚刚收到的红包,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每个红包里至少包了一张一万块的存折,最多的一张竟有八万块!总数比她在正式婚礼上官员们送的都多,看来这世上已经没有清水衙门了。她是懂规矩的,知道这不是一般的贺礼,也可能是他们借着婚礼对铁院长表示一下感谢,就收了钱,把送红包的人和钱数列一张表给了她婆婆。
崔浩和他的海南八音乐队只有一周的训练时间,“我们做音乐的还是要保持音乐的神圣性。”在演奏新编小提琴曲《达达瑟》时崔浩的耳畔一直想着继父铁夫的忠告。

作者简介
欧阳如一,规划师、建筑师、作家、诗人。
创作了大量文学,包括小说、诗歌、电影剧本等,近作有:
一、长篇小说
1、长篇系列间谍小说《天生间谍》
2、长篇系列情感小说《生死恋》
二、自由诗集
1、自由诗集《我的神》
2、自由诗集《大海,我的爱人》
三、长篇史诗
1、长篇史诗《大航海时代》
2、长篇史诗《周颂》
朗诵简介:
王曼,主任播音员,现任广播电视台首席播音员,系全省“十佳”新闻工作者、全市广播电视学科带头人。平缓、准确、流畅、饱满的声音,已成为我市广播界的一张名片。创作、主持的一百余篇播音作品获得省级以上新闻奖,其中,主持播出的《奔驰在二十一世纪的跑道上》获国家级一等奖。电视专题片解说也得到各界朋友的好评。


有奖阅听征评启事
作家欧阳如一的长篇情感系列小说第一部《生死恋•半生缘》已在本刊连载完毕,第二部《生死恋•陌路情》正在连载并且收到了17万阅读量的成绩,为了促进小说的阅读,本刊特与作家联合推出“有奖阅听征评”活动,具体方式如下:
一、仅对小说的第一部《生死恋•半生缘》进行有奖阅听征评;
二、凡在本刊“评论区”发表50字以上评论者皆会获赠正式出版的欧阳如一诗集《大海,我的爱人》一本,请在评论后详告收件地址,邮费自付,如担心不安全可告电子邮箱,寄赠电子版;
三、对通读过全文并发表了千字以上中肯评论者另赠《生死恋》系列四部电子书一本,寄赠方式如上;
四、活动从即日起一个月止。
2020年5月31日
欧阳如一的邮箱:QQ874314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