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空间
章回小说《三国进城 》连载5
红色海洋
14:03
第五回
低调人张扬婚礼排场
有情人难掩新婚之喜
话说吴三国跟柳妍打工转眼已过了两个春秋了。
二年多前自从吴三国接手柳妍托付建材商铺的管理后不久,员工们就再也没看见她的身影,吴三国说是她到乡下筹建石材厂及管理石材加工和销售去了。
正当柳妍在乡下把石材加工的生意办得红红火火时,得到吴三国在城里车祸严重受伤后,急忙把石材厂里的事托付给一下属就赶到医院,看见病上满头缠着纱布不省人事的吴三国,差点掉下眼泪。柳妍极力控制悲伤的情绪,找到主治医生询问病情。医生告诉她,虽然已挺过了生命危险期,由于脑内神经受到伤害,能否醒过来,就看他本人的身体状况和家属护理的怎么样,否则有可能成植物人,但请家属放心,他的植物病兆不明显,这几天身体各方面恢复的较快,十天半月内会醒过来的。
正如医生所言,吴三国昏睡了十三天终于醒过来了,但因他腿部、胳膊骨折较重,都用钢板固定,直至以后再取出钢板,完全康复至少一年的时间。虽然人醒过来了,肢体、眼睛等部位有意识的活动,但还不能下床、说话。
为了吴三国早日康复,柳妍把店子的事托付她表弟料理,几乎天天精心护理吴三国,还隔三差五煨熬好各种营养滋补汤,在病床前一口一口地喂,连翻身、擦洗身子,柳妍也不轻易让三国年迈的父母亲动手,柳妍对三国倾心照料,都给三国的家人留下了极好的印象。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3个月眨眼而过。吴三国康复的很快,能下地拄双拐走路,吃饭、上卫生间等日常生活也能自理,柳妍看在眼里,喜在心里。更让她高兴的是,吴三国当着父母亲和柳妍的面,真诚地说:“虽然柳妍你大我几岁,又是离过婚的女人,但她的能力、人品令我佩服”又对柳妍说:“如果你不嫌弃我这个乡里人的一切,我也不顾别人说我吃软饭的嫌话,今生今世愿意陪你一生。” 柳妍当时虽然没有直接说出接纳他的话,但从内心已默默地接受了,只是对三国的父母亲说:“就怕你二老嫌弃我这个二婚的,又大他上十岁,怕以后老了拖累了三国小弟。” 三国母亲连忙高兴地说“看你说哪里的话了,你不嫌弃我儿子,你又对她这么好,他遇上城里长大的这么好的姐姐,是他修来的福气,你能做我的儿媳也是我的福气啊“。
后来,吴三国怀着深厚的恋情写给柳妍的诗:
当你老了,头发花白,睡意沉沉
倦坐在炉边,回忆我们的往来
慢慢读着,追梦当年的眼神
你那柔美的神采与深幽的倩影
多少人爱过你的身影
爱过你的美貌,以虚伪或真情
惟独一人曾爱你那朝圣者的心
爱你的脸上岁月的笑容
我是你生命中的最后一个观众,
我是你人生中最美的一张存折。
所谓“最后一个观众”,是指一个女人的一生不管怎样度过,真正看到你人生谢幕那一刻的不是别人,而是你现在的丈夫;
我的柳妍:
所谓“最后一张存折”,指的是一个女性步入老年之后,尽管可以五世同堂,儿孙绕膝,但真正能够无怨无悔奉陪你到生命最后一刻的不是别人,只有你的丈夫。
转眼又过了一年多了,吴三国一切康复的很好,精力体能比以前更强更壮,一心一意投入建材生意,和柳妍的恋情关系更明朗化了,员工们都高兴地问她俩:“几时喝你们姐弟俩的喜酒啊!”,吴三国喜不自禁地回答道:“快了!快了!到时候不会忘记你们的。” 其中大吴三国几天的一男员工还开玩笑地说:“柳妍姐,现在叫你姐姐,你们接婚了,我就叫你妹妹哟,你问三国是不是?” 柳妍被逗得笑嘻嘻地说道:“姐姐就是姐姐,永远都是你的姐,与他没关系。”
从农村进城的吴三国,也不顾老家的同学及年青人说他是“吃软饭”等难听的话,有的还讥讽他“别看他平时一磨子压不屁来,从不张扬自己,真是闷鸡子啄白米~~啄一颗是一颗。
村里年轻的小伙子们没有想到的是,在举办婚礼上,吴三国大张旗鼓地张扬了一番。他请来了为他颁过“进城打工模范青年民工”荣誉奖“荣誉市民”的江城市幸福区杨区长为他的证婚人,把全村200多农户的每户户主和60岁以上的老人请来喝喜酒,不收一分钱的礼,还在村里自费请人放了一场电影,真是轰轰烈烈、热热闹闹地闹了一整天,连夜又把十辆清一色的红色宝马婚车开到城里柳妍别墅小区,又搞了一场特殊的婚礼~~“女婚男嫁”。
吴三国与柳妍喜结良缘的姐弟恋情,正如证婚人幸福区区长在婚礼上所说的那样,他们没有轰轰烈烈地爱情,只有两厢情愿润物细无声的恋情;他们的爱,证明了年龄、身份不是婚姻的门槛;他们的完美结合,是改革开放与时俱进显示出的农村对城市的张力,是城乡结合的多元婚姻结构的形式之一......
在新婚之夜恩爱一番后,尽兴观看了婚礼盛况录相的光盘,听到杨区长的这番赞美后,他两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又紧紧地相拥进入了爱的梦乡.......
这正是:
城乡有别又何妨,岁数悬殊也无恙。
只要两人情犹在,相亲互爱总成双。
世人无不为之感慨:
纵观世间夫妻,无一不是因性而结合,
因爱而发展,因情而长久。一对年龄相差很大的夫妻之所以能够白头偕老,一对城乡有别,天差地别的夫妻之所以能够相伴终生,在很大程度上,并非是他们之间的“爱情”有了多大发展,而是因为他们在长期相濡以沫的日常生活中,储存下了多少“恩情”。
这种恩情,通常都不是来自夫妻幸运阶段的锦上添花,而是来自失意阶段的雪中送炭:或一方落难时的舍命相救,或一方患病期间的精心服侍,或惨淡日子中的无怨无悔,或遭世俗鄙视时的不离不弃等等。
这种感情,是任何物质利益和名利引诱都不能替代的。世间恩爱夫妻之所以把“恩”放在前面,把“爱”放在后面,就是因为他们之间的“恩情”,早已远远超过了“爱情”的分量。男女间夫妻一场,年轻时是性伙伴,中年时是事业助手,这种感情,是任何物质利益和名利引诱都不能替代的。严格说来,这才是爱。
虽然这种爱没有多少浪漫的成分,
但由于它充满了亲情、恩德、友爱和互助,所以,即便没有多少爱情,
也照样使婚姻变得温馨而快乐。
笔者简介

本名吴遵纲(亦名吴遵钢),1959年生。出生于湖北省汉川市马口镇枣树村。
十年寒窗在“十年动乱”中大部分期间度过,于1977年高中毕业。1978年年头恢复高考第一年,参加高考时,因无知在所有试卷上将考号字体美术化,结果连高考分数单都未接到,想必是考卷作废了。自我估算总分数不理想,最多只能够中专生录取线,遗憾不已!
好在有点文学爱好,1980年参加工作后,闲暇时写写通讯稿、打油诗、情感文章、读后感等,其文散见于《武钢工人报》《武汉晚报《楚天都市报》《长江日报》。
退休后,写古诗词较多,偶尔写写小说、游记、会友随记等,自娱自乐而已。除古诗词被《湖北诗词》《雅风》《中华诗词网》等纸质网络平台录选过,其小说、游记从未向纸质、网络平台投稿过。
纯属自兴而写,自娱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