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曲《思念》 放飞思绪
作者/王秀荣
一场场秋雨激浊扬清,時而大雨磅礴,转瞬细雨蒙蒙,时而珠帘飘荡天宇,似乎有万语千言,述说不尽。
连日的秋雨消暑殆尽,白日里神清气爽,到了晚间,微风习习,稍感秋凉。
今天下午,收到挚友在朋友圈分享的一首歌,系歌词泰斗乔羽先生作品《思念》。提笔思绪万千,泪雨纷飞,落笔更心情沉重。乔羽先生历经二十四个寒署春秋,把翩翩飞舞的蝴蝶写进歌词中,完美表述了发生在家族中的真实故事。一曲《思念》,经久传唱,耳熟能详。

秋夜,独倚西窗。《思念》仍在耳畔萦绕,每一个音符弹拨着我的心弦,激荡心海汹涌澎湃。举目望,雨夜中清波荡漾。是歌声的悠扬?抑或是乔家二嫂倾诉衷肠?她新婚燕尔才三天,无奈只能与夫君劳燕分飞。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既对爱情忠贞不渝,又纯朴仁厚、心地善良、替夫尽孝、侍候公婆、照顾弟妹、不离不弃。用六十六年的守望,感動了上苍,十五未圆的月轮啊,终于十六圆满。

曾几何時,陈旧的婚嫁礼法,使得男女青年哪怕未曾谋过面,能由媒妁之言、父母之命,而成秦晋之好。将来,不管发生任何情况,即便夫婿病残甚至長辞于世,也得嫁夫随夫、生是夫家人死是夫家鬼、以夫为主坚守终生。有多少可悲可泣的故事在民间流传?不胜枚举,数不胜数。
曾几何時,帝国主义列强,入侵中华大地。百姓遭涂炭、民不聊生、饿殍遍野。更有恶霸,助纣为虐,挨门挨户抓壮丁,整个村庄鸡犬不宁。万般无奈下,爹娘送儿上战场,妻子送夫跨海疆。纵使有去時无归期,硬着头皮上沙场。有多少可悲可泣的故事在民间流传?凄惨荒诞,层出不穷。

曾几何時,战士们被带往台湾,一洋隔断多少骨肉亲情。记得曾经台湾之旅,我亲眼目睹台湾的老兵,全凭一铣铣,一镐镐,一铲铲,凿山洞开隧道,修公路架桥梁。可怜的老兵们,白天挥汗如雨、拼命干活,到夜晚,望穿秋水、思亲思故乡。有多少可悲可泣的故事在民间流传?相对无言、惨不忍睹。
我记得,旅游車疾驶在老兵们修的盘山公路上,坡陡崖悬、壁立千仞、惊世骇俗。导游一路上陈述血迹斑斑的故事,可叹可悲。老兵们中间,有的参军前尚未成家,辞别父母,在台湾娶妻生子;有的新婚不久妻子己怀身孕,到台湾后,天长日久音信皆无,便在台湾另娶婚配;有的穷困潦倒,娶不上媳妇而孤老一生。两岸通港后,替娘寻夫、寻儿访妻的故事屡见不鲜。而那些在军人养老所孤老残兵,每天站在公路旁对过往旅游车频频招手,以示对祖国大陸、家乡親人们的无限思念,形迹凄苦、催人泪下。

红尘滚滚,谁家沒有爹娘骨肉挚亲,几人不婚配嫁娶?然而,战争造成妻离子散、生命弥留之际难咽气的老人,妻儿何在?家乡何方?歌中乔家二嫂,白天当爹当娘做栋梁,夜里泪眼婆娑、望尽天涯路,欲说还休,欲诉还秋!
曲终人未散,歌罢心未凉。泪我衣襟,湿我轻衫,感我情怀。祈愿天下骨肉同胞长厢厮守,幸福万年长。

【作者简介】姓名,王秀榮,性别,女。生於,一九四六年十月二十九日。藉贯,天津市。於一九六三年被中央國防軍委择优,经中央培训,奔赴祖國内地,中央隶属,國防绝密軍工。与軍为伍三十载,就职於全面貭量菅理處。 在职期间,是本企业,特邀通讯员。数十年,为企业媒体和社會团体,軍工系统内参,提供各类文章,稿件。暮年,退休重返天津。

【主播简介】董慧敏 吉林省全民阅读协会朗诵专业委员会会员,退休教师,朗诵艺术热爱者。积极参加社会各种朗诵演出活动。愿意为朗诵艺术奉献力量,用朗诵妆点美好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