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鲁山的故事
鲁山位于黄岛区六汪镇政府西10公里左右,是一个方圆大约3-4公里的石头山,山的东面是六汪镇的辖区,西面是潍坊市诸城市林家村的地界。海拔大约200多米,四周是村民已经耕种多年的土地。
故事一:
《鲁山的由来》
(鲁山脚下杨家屯村76岁的陈夕宗老人口述)
相传当年天上十个太阳炙烤着大地,王母娘娘看到老百姓在受着磨难。就召集众仙研究对策,想把太阳用大山压住。由于太阳热度高,别的神仙都不敢接这个差事,只有二郎神他是三眼看世界,可担大任,于是就揽下了这个活。一天他用扁担担了两座山,同时赶着一座,去追赶太阳。由于他心里装着百姓的苦,想赶快把太阳压起来不要让他们继续害人。心里有事走的急,一连赶了九天九夜,而赶着的那座山却磨磨蹭蹭的不大想走了。由于他本身担着两座山,还要赶着一座山,而被赶的山又想磨洋工。这样被赶的山就和他不同步了。人都说一心不能二用,神仙也不例外。当二郎神走到我们这里的时候,突然扁担向前一沉,前面担着的山没担住,一下子撸了下来,后面的也顺势竖了下来。看到这个情况,二郎神非常生气,就举起手中的扁担,狠狠的打了赶着的山三扁担。到现在天气晴朗的时候,远远的你都能看到被挨打而形成的三条大沟。所以当时人们就把前面撸下来的山叫“撸山”,后人为了雅化,就叫“鲁山”;而后面竖下来的山就叫“竖山”;由于挨打,也没有生气,大家觉得他比较仗义,于是就叫“仗义山”,后人雅化为“障日山”。这就是鲁山、障日山和竖山的由来。
竖山在鲁山北,障日山在鲁山西,都距离鲁山大约十五公里远。
故事二:
《大王爷的传说》

(鲁山脚下杨家屯村85岁的姜殿正老人口述)
据老辈传,鲁山被官府收了去。北方一个寡妇信佛,就花大价钱买了鲁山在那里建庙礼佛。他的四至是:东至黑石崖,西至双顶子,南至王茂墩,北至华字崖。在鲁山周围有围墙,墙内有前庙、后庙和山神庙;围墙外有2-3千亩地,都属于鲁山。庙里的和尚把外面的土地租给周围的老百姓耕种,收点香火钱。
那时鲁山每年的农历四月十三日开庙会,(类似于现在的农贸市场),连开三天。诸城、高密的人都来赶。庙会上耍狮子,踩高跷,卖牛、驴等大牲口、百货也应有尽有(到现在这里有一个沟叫驴市沟,那时大牲畜都在这里交易)。大家来了以后都在这里住下买卖、玩耍、看热闹。

(望海石)
插图属作者实地拍摄
鲁山那时(大约在一百年左右的时候)是一个非常繁华的地方,由于时代的变迁,现在只留下了一些非常有趣的传说,其中最著名的是“大王爷的传说”。
1、“大王爷”在当地老百姓心中就是一个神,护佑着鲁山周围老百姓,他的化身是一条可以卷曲在盘里的小蛇。说起他的时候,姜殿正老人满脸都是虔诚与恭敬。
“大王爷”平时就住在庙后面的一个石崖下面,不论谁想去看他,就必须双膝跪下,低下头才能看到。他在石崖下面总是卷曲着。有一年过年,北面的“琅琊古窑村”来请“大王爷”去看戏,他们用一乘四人小轿,轿里面放在一个盘,吹吹打打,踩着高跷来请。经过和尚念经,来请的人都跪下磕头烧纸焚香后,“大王爷”就自己飞到盘里让来请的人抬走了。到了后,大家都想看看大王爷的面目,当看到只是一条小蛇后,人群中一个多嘴的老婆颇为不屑的说了一句“不就是这么一条小蛇吗?”话音刚落,原先温柔的小蛇突然就变成了一条金光闪闪的巨蛇,把轿子撑破后,“嗖”的一声飞向边上的一棵大树,盘在上面;他两个眼睛像一对大铜玲,张开的大口足足能吞下一头牛,这时拴在一旁的一头驴吓得挣开缰绳逃跑了;周围的人们吓得面如土色,赶紧跪下磕头烧香,和尚念经祷告,“大王爷”才恢复了原来的模样又回到了盘中。经过这一番“显圣”,再也没有谁敢对“大王爷”不敬了。
2、还有一次,几个月没有下雨,地里颗粒无收。鲁山西三十里路的石门子村来请“大王爷”求雨,他们敲锣打鼓,踩着高跷用轿来抬“大王爷”,周围村的百姓都去看热闹。他们烧纸焚香,和尚念经,跪下磕头,“大王爷”被人请走了。刚走时原来还晴空万里,霎时乌云密布,接着瓢泼大雨一直下了一天。“大王爷”被请走后,石门子村的人没有回来送,这里的人也没有去接。不知现在大王爷回来没有。
3、鲁山曾经两次过“毛子”(是一些土匪)和日本鬼子,“毛子”来的时候,他们看到围墙上面满是旗子,没敢打就吓跑了。
后来日本鬼子来了,他们为了军事目的,在周围的竖山,障日山还有南面的铁撅山和藏马山都修了据点,当看到鲁山的时候,觉得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要地,必须也修一个。于是他们先头部队,骑着高头大马,杀气腾腾的来了一个班的人修据点,他们轻而易举的就开上了鲁山。刚开始上山的时候艳阳高照,四周微风荡漾,好一派秋的气息。原来他们听说鲁山不好打,当这么顺利就上山了的时候,都高兴的在山上载歌载舞,不亦乐乎。正在这时,原来的晴空万里,突然阴云密布,阴风凄凄,刺耳的声音让人听着不寒而栗。胆小的鬼子害怕了,争着向山下跑。这时原来空荡荡的四周,突然四面有高耸入云的黑墙堵住了去路。天昏、声惨、黑墙堵路,使这些鬼子在里面吓得哭爹喊娘。正在这时,天上嗡嗡的飞下来无数成年人拳头大小的杀人蜂,地上也不知道从哪里钻出来一些大约有半尺长的食人蚁,都冲向了晕头转向的日本鬼子。不到一顿饭的功夫,天空又重现热辣辣的太阳,四周又恢复了往日的安静。接着冲上来的鬼子,看到的一堆堆的白骨,哪里还有他们的大日本皇军?吓得抱头鼠窜,骨头也不要了。从此吓破胆的日本鬼子再没有敢踏上鲁山半步,所谓的据点也不知道去哪里建了。据老人们说,那些杀人蜂是给“大王爷”保驾的鹰将军,那些食人蚁是给“大王爷”看门的鹿将军,那四面的高墙是“大王爷”的袍袖,连太阳都能遮住。鲁山有“大王爷 ”的保护,谁还敢来作乱?

(蛤蟆石)
故事三
《神奇的鲁山》
1、听说鲁山藏有宝贝。山后的一个货郎一天突然在山的一个石崖口看到一些小钱,他用随身带的箩筐拾了一担,走的时候为了不让别人发现,就用石头把出现小钱的地方堵住,准备第二天再来拾。等他第二天来的时候,堵的石崖口没有了,变成了一块巨石,哪里还有什么钱财?从此再没有谁从鲁山拾到宝贝。
2、有一年的腊月,天气很冷,有个人上山去拾草,在山南面的沟里有一个不大的泉子,大约半径有一米多,水里热气腾腾,清澈见底,最为惊奇的是在水里竟然有一、二十只蝌蚪在游来游去。当时他也没有当回事,回来后他村另外一个同样看到的人说起这个事,人家没有相信的。那个人就领着老乡们去看,当他们到了的时候,哪里还有什么蝌蚪,有的只是一些枯叶。开始看到的人认为很惊奇,蝌蚪这个事他们村里有三个人都看到了。
3、还有一年,也是寒冬腊月,天上飘着鹅毛大雪,一连下了三尺多厚。雪过天晴,一个赶山的老人走到山的北面,突然看到北面的山坡一点雪也没有,竟然还有半尺多高的荞麦,并且已经开了满身的花。荞麦开花是在夏天,腊月里哪里还有开花的?他就急忙跑回家招呼人来看稀奇。等他们回来的时候,哪里还有什么荞麦。山的其他地方都是积雪,唯独山的北坡没有一点雪。这个事村里的老人都知道。
4、鲁山上除了这些传说外,还有著名的大约两米左右高的石碑,上面刻了若干不知道是什么的字(现在已经被毁),蛤蟆石,上马石(被毁),饮牛湾,望海石等等。据说当天气晴朗没有风的时候,站在望海石上就能清晰的望见南海。
鲁山曾经的辉煌随着时间的变迁,已经失去了往日的繁荣。原来的围墙、寺庙早已化为乌有。周围村庄都已经成了花园式的新农村;山上一台巨型风力发电机日夜不停的在为国家输送着清洁能源;东面的千亩樱桃园到了春暖花开的时节,会引来无数的蜂蝶起舞,逐渐增多的游人徜徉期间,向鲁山诉说着无尽的美好;默默无语的鲁山时刻见证着人间的春天,他的故事将永远留在人们茶余饭后的唇边。愿我们的明天更美好。

作者简介
逄 伟:黄岛新区人,在政府机关任职,六汪文学艺术联谊会副秘书长,闲暇之余喜欢小作,作品发表于多家网络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