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燃烧的岁月里走来(21)(根据抗战离休干部苗献龄回忆录整理编写)
文字整理:苗 電
……………………………………………………………
内容提要:
苗献龄,河南西平权寨苗张人,现居河南省郸城县,98岁,中共党员,离休干部,现在身体健康,思路清晰,沟通交流无碍。
1923年,苗献龄出生于河南省西平县权寨镇苗张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年幼时饱受艰辛穷困,13岁为生活所迫,去亲戚家中药铺当学徒,16岁被抓壮丁,在国民党部队10年,49年4月参加解放军。50年4月赴朝鲜作战。
本文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述说了近代中国革命战争的发展过程,从农村家庭饥寒交迫的生活,到国民党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国共产党在毛主席领导下的抗美援朝战争,福建前线山区备战,转业后地方工作创业,文革中的磨难,平反后工作安置等一系列重大社会问题,读后给人以亲历革命发展过程的感觉。
六十一,下乡整顿乡级人民医院
按照中央“拨乱反正”要求,我们对郸城县范围内所谓的“右派分子”、“坏分子”等进行了平反昭雪和安置工作,这些人大部分都回到了原来的工作单位,到了退休年龄的也都办理了退休安置手续。
完成任务之后,我于1979年春,又回到了郸城县卫生学校继续工作。
1980年上半年,卫生局领导派我到石槽乡人民医院调研,整顿医院工作。当时,县里其他乡镇医院的整顿工作还没有开始,更没有什么经验可以借鉴,政府派我去石槽,说是搞试点,搞点整改经验。 但没有文件,没有规定具体整顿内容,其实就是下去进行劳动体验,而卫生系统派下去搞调研的干部,也只有我一个人。
为了配合上级的工作安置,我还是到石槽乡人民医院去了。上级虽然并没有布置给我什么调研任务,但我还是把在下面了解到的实际情况和下面医院应该进行的整改方案,写成具体材料,向上级做了详细汇报。
在石槽工作了一段时间,县卫校突然出现了问题,县里对自筹招聘的工作人员,停止了自筹粮供应,要医院精简人员。
这些问题,本来留在医院里的领导就可以按照县里规定进行处理,但卫生系统领导非让我回去处理,理由是,我是卫校党支部书记兼校长,必须我来处理。
没办法,我从石槽回到卫校,走家串户进行大量访谈,做了很多思想工作,才按照县里的要求,把那些以前通过私人渠道安排到卫校吃“自筹粮”的勤杂工、炊事员、保管员一并劝退,让他们离开了卫校。
事情处理结束之后,我又回到了石槽继续调研工作。可是没多久,就得到消息,被劝退的那些人,有三个在县里领导授意卫校副校长,又回到卫校继续工作,“自筹粮”由卫校自己解决。
六十二,提前退休
1980年春,政府传达了一个“关于干部职工申请退休条件”的中央文件,和我年龄差不多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好多都办理了退休手续。
我当时58岁,不到60岁的退休年龄,但考虑到身体状况和工作情况,不如早点退下来让贤为好,免得挡了那些有干劲的年轻人的官路,让他们放心大胆地去干,未必不是好事。于是,我就通过深思熟虑,向上级交了一份“退休申请书”,想主动脱离岗位,安度晚年。
我的申请由县组织部研究上报周口地区人事部门。
1980年12月,周口组织部人事科批准了我的申请。
1981年3月,我正式办理了岗位交接手续,从此离开领导岗位,开始了退休生活。
六十三,退休初期 诸事难为
办理了退休交接手续以后,我便赋闲在家了。
我这一生,从17岁参加革命,一直都是在忙碌的基层工作岗位上度过,退休后不去办公室了,也不去单位了,忽然觉得有点无所适从,很多生活习惯也被打破了。
每天除了吃饭、睡觉、看电视,看报纸,基本没有其他事情可做,日子已久,特别觉得无聊。
有一天,无意中遇到一个以前熟悉的老领导,我们在一起闲谈,我说出了自己的苦闷和无聊,想求他帮忙找个事做做,他便介绍我去一个机关做门卫。
刚上班两天,大家知道我是个医生,找我聊天问病的人竟然络绎不绝,直接影响到了机关门口安静有序的工作环境。
第三天就有领导找我谈话,要我去医院门诊部工作。
当时我考虑,只要不让我闲着,去那里都可以,就接受了他们的安置,到医院外科、针灸门诊部坐诊。
在部队时,我是大尉军医,医疗所长,转业到地方以后,主要是在医疗卫生系统做行政管理工作,退休了,还能在这里找点事做做,心里也很踏实。
我每天按时上下班,兢兢业业坚守岗位,需要加班时也会义不容辞负起责任。
在这里干了两年多时间,很多刚结业的医学院毕业生也不断被安置过来,医院岗位也越来越紧张。
有一天,某医院领导悄悄告诉我:听说上级有个文件,规定离退休人员不准在本单位继续工作。
我听后很不乐意,心里想:既然不让在本单位继续工作,我就自觉离开吧!
离开医院之后,我联系了原来我负责抓点的宜路乡知情农场,那里的一班子领导非常欢迎我,给予我热情的接待和安置。
我在知青农场除了给他们看病治病,还经常参加生产劳动。
我在这里愉快地度过一年多时间,因为按照当时国家政策,这里的知识青年陆续回到城里被安置了工作,知青点被取消,农场也随之解体,我又回到了家里闲居。
在家闲居的几个月时间里,整天庸庸碌碌,无所事事,心里感到非常憋屈。
后来和一个也是从事医疗工作的朋友闲谈,他说想和我一起合办一个小诊所,我正闲得无聊,很乐意就接受了。
我们立即行动起来,先向卫生局递交了申请,批下来之后,我们迅速办理了合法手续,然后诊所马上就开始营业了。
可是没过多久,卫生系统监理员对我们说:按照上级规定,离退休人员不准私办诊所,我们也不知道是否有这项规定,过了几天,他们吊销了我们的营业执照,我随之再次失去了工作。
有段时间,我曾把家里的存书收集在一起,把医学的、科学的、新闻的,文学的、生活的,报刊杂志等分门别类,把一个小推车改造成简易“小书架车”,天天推着我的“小书架车”到人员集中休闲的河边空地上,让大家免费阅读,借此打发闲暇的日子,寻求乐趣,也给热爱读书的人提供了很大方便。
————————————————

作者简介:
苗電, 字烈光, 河南西平人,中国西平嫘祖诗社社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河南省诗词学会理事,驻马店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國新聞報社《盛世诗韵》编辑组主编。近年来主编《盛世诗韵》第一集、第二集;驻马店市《天中记忆·诗词卷·西平篇》编委委员、《西平古今诗词选》副主编、《黉门今古》杂志诗词板块责任编辑,在多家报刊杂志发表新闻报道、人物通讯、散文札记、诗词曲赋百余篇(首)
地址:河南西平县老干局五楼《黉门今古》编辑部。
联系电话:18939676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