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诗《母亲节》专刊1.五月梦慈母
文/Ray (澳大利亚)
昨夜梦中
我的小手拉着
你满头乌黑大辫子
你的笑容
是窗外粉桃
飘过数十年灿烂
你的体香
伴袅袅琴音
使我懂得春秋冬夏百味
你每每叮咛
在我大雾人生
点上游荡江湖的心灯
你优雅
合着传世静好
源源身教塑造我性格
你耐心
默默切切乐于重复
教给我坚强
你随和善良
带着多情牵挂
化解我无数次为难
你开明盼望
把未来安在现在
大地星河寓入我人生梦里
... ...
2.回忆慈母
文/白丁
(1)
七岁的时候,哈素海的深水特别招摇。趁你睡熟,趁你放松怀抱,溜出去,与众小子一起在深海肆意狗刨。当你醒时,跑到海边,一边流泪一边担心,边拨起一株狗尾巴草,轻轻抽打着我的屁股,一点也不疼。回忆,反而非常心疼。现在,你的爱,去了哪里?
(2)
很多年,从未留意你说话时的眼神。你走后,我只能面对一堆黄土,拼尽所有气力,也无法找回你的微笑。几株坟上的小草,在风中摇晃,此外,一无所有。
(3)
重回故乡时,我一个人归来。老院的杏树在四月死劲地由粉泛白。一棵榆树上,捋了把榆芊芊,塞在嘴里,多想,嚼出你栽树时留下的甜。
院落过了多少流年,雀们也已不再。
(4)
一场雨过后,俯下身,捧起一掬老屋门前的流水,猛然醒悟,水非前水。
(5)
门前几株大柳,五月又已张开绿盖。不知多少轻风路过这里,感谢那株懂事的大榆,让你坐在树下,用细线,一针一针缝合我裤子上的补丁。
要知道,那都是爬墙上树时的一次次撕裂,但我从不懂你无怨无悔的隐忍。
(6)
每次回到故乡,你在村口;每次离开家乡,你一直跟向村外。
好远好远!
回头看见,你仍用右手遮住阳光瞭望。我,却从未在乎。
(7)
你走的那年,我也驾车飞奔。只是,你要去另一个世界,我要“飞”回故乡。等我落在你身旁,你刚刚去了另一个地方。面容安静,手里,却紧紧攥住我的一张相片。
3.唯独没有我的母亲
文/李绪明(山东)
阳光明亮而干净
天上没有云彩
风摇着叶子
花还在开
荷叶平铺在水面上
空中弥漫着草的香馨
隔了楼宇
我看不见远处的群山
身边走过吃着棒棒糖的女孩
一只乳燕飞上枝头
母燕在身后紧紧相随
眼前是熙熙攘攘的人群
唯独没有我的母亲
4.妈妈
文/鹤然
小时候
只要多叫几声妈妈
就什么都有了
妈妈就是神话里的女娲
哪怕是衣服上的一个破口
也能绣出玲珑的小花
长大了
只一句我回来了
就什么都有了
香香的饭桌前
妈妈的筷子总是不停地
往我碗里夹
嘴里也总是那句话
“这孩子,快吃呀”
月亮般的摇扇
总伴着夏天的妈妈
那是我床前的微风
和家乡的闲话
梦中依然有妈妈的声音
轻轻地像月光下盛开的莲花
中年了
几度哽咽的叫着妈妈
回家的路口
妈妈总是静静地站着
像一幅古老的国画
身后是漫天的晚霞
如今,我已渐老
妈妈依然习惯地
打着电话
总是重复着那句话
“我在家里挺好的
不要想家”
只有我知道
空空的门檐下
步履蹒跚的妈妈
颤颤巍巍的老手
疼痛地轻拂着
我小时候得奖的那副画
一只小手紧紧地
攥着妈妈!
5.母亲
文/倔强汉子
雨下了一天一夜
把小山村清洗得干干净净
天空透着宝石般的碧蓝
播种在田野里的种子拱出地面
一望无际的嫩绿色
屋顶炊烟袅袅
宛若母亲的一缕缕银发
在阳光下烁烁闪光
栅栏里的家禽
围拢着日渐佝偻的腰身
争先恐后地进食
她一定是把这些鸡呀鹅呀
都当做是自己的孩子
每天做好饭菜摆上桌
站在一旁 看着
她的几个孩子围坐在一起
低着小脑袋争抢着
吃得那么香
6.泪湿妈妈的诗行
文/春语芳华
一念滑过记忆
泪水决堤
触摸妈妈的温暖
没有词概括那沉重一生
孩子的咳牵肠挂肚
体温催醒所有神经
叩门声
夜神给妈妈让路
顽皮总会闯祸
小心赔罪
落后调动所有忧愁
接送风雨中
游戏痴醉夜色
寻遍满城
一骑不知去向
茶饭热了又凉
为了一技所长
三岁投师十年耗资
将来的路在何方
心血熬干青丝白霜
儿女多了牧放
一两孩子最难服侍
终于懂了妈妈的妈妈
泪洗妈妈的诗行
7.写在五月
文/宁静致远
今生你是叶我是莲
你挡下风雨、给我安然
给我、倾尽你的所有
母亲啊!总是默默无言
我已在佛前
虔诚的祈愿
但求来世
我为叶、你化莲
岁月流转
往昔封在心坎
关不住的最是那一声轻唤
唤我乳名的呢喃
母爱、让人生圆融丰满
母爱、让善念植于心田
当我放飞蛛网中的蜻蜓
天堂的母亲正笑看人间
8.慈母赞
文/风清(辽宁)
妈妈。有生以来第一次发声
您是我的拐杖
我因您而学会了走路
曾经几度摇篮曲中
我香甜梦乡
在千针万线里
几多次缝进您的不眠
叮咛,教诲……
都写在了您牵挂的脸上
万语千言的感恩
还未曾来得及倾诉与您
一一您真的走了
走的那么匆忙,不舍……
母亲。您哺育了我
我拿什么去报答您呢
什么话语都是苍白的
唯有活得像个人
做个对社会有担当,有贡献的人
您才安息
安息吧一一妈妈!
9.写在母亲节的心语
文 /斜阳谷主
这一辈子
最爱吃的美食有三样
带着黄草味四周浸着些灰烬的酸煎饼
铁锅蒸的放了豆角盐花油汀的小米干饭
鏊子烙的南瓜馅里掺了芝麻盐儿的包子
那味儿就萦绕在心底
时时牵绕着一抺缥缈的思念
因为
那是娘的味道
这一辈子
我最愧疚地是上学没把书好好念
母亲拖着瘦弱的身子上山下地不知天明夜晚
母亲似乎不喜欢穿着打扮四季都是旧衣破衫
母亲说过不爱吃肉不喜禽蛋偶尔馋了只想吃一片猪肝
只为省一分钱能让我有书念
她说我能上学是她一生最大的夙愿
当我背上包裹外出打工时
看到一双朦胧泪眼嘱咐我
好好干平安康健就没什么遗憾
十年的时光流水般去而不复返
回顾时诸多情形历历再现如在眼前
你病到迎风欲倒还给久未回家的我炒菜做饭
你已举步惟艰还在地里流血流汗地拼命干
你躺在病床上还叮嘱我出门注意安全做人别忘了良善
你垂危之际还挂牵着父亲不会做饭再不能到姥娘床前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敢追忆泪盈眶。
此生母恩当谨记,
惟寄来世当报偿。
10.母亲节的雨
文/一江春水
母亲节的雨
一直在下
我打开电脑
想找一些轻松的东西
调解一下心灵的困乏
可那不听话的手
还是不由自主地
点开了老照片的相册夹
目光停留在一张照片上
那是养母留给我的遗物
我小时候第一次剪掉辫子
后来有收头发的上门
卖辫子的五元三角
她竟然一直留着
舍不得花
直到她年迈生病
才把它交到我的手上
每次看到它
眼里就会涌出泪花
那包钱的皱巴的手绢上
分明还留着养母的体温
里面包着的不是钱
而是母亲满满的牵挂
那已经泛黄的
卷了边的纸币上
似乎还留着她的手印
为了养活我们
工作时被机轧掉中指的手
比一般人的都大
后悔当时忘了问她
想我的时候
是否常拿出这张纸币
看过多少次了
是在我出嫁离开家
去外地进修出差
还有出国打工
去到一个陌生的非洲国家
记得出国前的那天晚上
很少出门的她
让弟弟带着来到我家
像个孩子般地哭着
说能不能别去啦
沉浸在出国的新奇感中的我
只是胡乱地搪塞
告诉她只是短期的访问
很快就会回家
不到半年赶回来
才得知我走后不久
她就中风了
说是想我想得
一直瞒着我
天天祷告
盼我回家
这时才明白
父母在不远游的道理
把她接来亲自服侍
陪她聊天
换着花样做好吃的
还学会了输液
在她的鼓励下反复地扎
可无论我如何做还是晚了
几个月后她还是偏瘫
三年后脑出血去世
没等到我将她的养育之恩
好好地报答
窗外的雨
已经不再下
所有的雨滴
都被我收纳
化成了一眼心泉
思念母亲的时候
就会从我眼里涌出
永不枯竭的泪花
11.母亲节忆事
文/杨乐生
我家居住条件历来都很差,但为了我已该成家的儿子能有套新婚用房,前些年将这”很差”的旧房卖掉,为儿子付了首付。
老妈膝下一儿一女,我为长,妹为幼。妹在蓉城打拼,返家较少,伺奉老妈的任务就光荣而艰巨地落在了我的身上。
儿子住进新房,不久结婚。儿子新房窄小,住不下祖孙三代,只好老妈随孙住一处,我另住一处。创建了我们这座小城并不多见的祖孙(孙媳)两代独处的模式。儿与儿媳在城外头打工,早出晚归。于是,我天天挤公交往返,增加了伺奉的成本和难度。每日进出于儿子所住小区,门卫称我为“大孝子”。其实,这叫什么孝子,这本就是做儿子的天职。
俗话说,“老还小”,从老妈身上,我找到了最好的注释。 妹疼我, 说哥已是六十多岁的人啦,同老妈商量干脆雇一保姆或钟点工,也就是买买菜弄弄饭那些事,哪个做不都一样,免得哥成天跑来跑去。老妈找借口:现在请人那么贵,不行。妹说, 又不用你老出钱。老妈强词夺理:哪个的钱都是钱!再说,雇的人弄菜不好吃。
我深深地知道,老妈不愿雇保姆,是害怕失去“天天看到儿子” 的机会。
有时候三朋四友也约我吃吃饭,喝喝茶。我向老妈请假,一次两次,老妈还通情达理。次数多了老妈便有了意见。我打电话请假,老妈夸大其词:你咋个经常这样!我连忙辩解:偶尔,偶尔。其实,蒸点馒头馍馍,煮点面条什么的,老妈还是应付得了。我说:老人家,你将就吃点吧。老妈寸步不让:你不回来,我就不吃!啊,事态严重!我只好妥协。
到后来,电话一拨通,我刚刚叫声妈,还来不及请示,电话那边便冒出一句:你又要做啥子喃?!老妈先发制人!老人家非常清楚我去电话,多半又想溜号。弄得我不知所措。
老妈坐的那把藤椅太旧了。靠背破了,用块旧布垫底,护手破了,用塑料绳捆扎。尽管经过几次维修,还是遮不住它同母亲一样的苍老身姿。父亲在世时,两老常常为谁坐藤椅谁坐木椅互相谦让。记得父亲就是坐在藤椅上离去的。
那天妹妹从省城回来,怨我抠门,藤椅那么旧了,也不给老妈换换。我委屈地辩解,是老妈执意不换。妹妹说,人老了心疼钱,你就那么将就她。你不可以强制将藤椅换了?
结果,乘老妈午觉时,我们将旧藤椅甩了,买了把新的。我想,生米煮成熟饭,老妈只能将就了。再说,这是她最疼爱的幺女干的好事。
谁知,老妈起床不见旧藤椅,一改往日温柔之风,雷霆大发。我与妹陪着笑脸解释了几句,老妈不依不饶,竟冒出了几句脏话。
我们吓得不再吱声,不知所措。老妈最后通牒:赶紧把旧藤椅给我找回来,否则,我不吃晚饭!
事态严重,我与妹立刻跑到垃圾桶处,不好!清洁工已将垃圾拉走。事不宜迟,我与妹立即打车赶到垃圾回收站。谢天谢地,在垃圾回收站,我们堵住了旧藤椅。
儿媳生女那天,是老妈最高兴的节日。老人家高矮要去医院看她的曾孙女(先睹为快),嘴里得意地念叨:我当祖祖啦!我当祖祖啦!喜悦之情洋溢在那满是绉纹的脸上。那天晚饭她比平时多吃了许多。
老妈远去那边已五年之久,往事如电影闪现脑中,一遍又一遍放映,一遍又一遍泪满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