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树喜 河北省安平县人,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高级记者,作家,人才学与历史学者。原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光明日报出版社原社长兼总编辑。
老树:诗絮语(续)
写诗务求有“干货”吗?不必,写诗难免有水份,且需要水份。易安好词那么多,中间有多少实事,多少干货呢?概括起来就是个"愁"字了得!其余多是想象、夸张,是铺垫,是抒发情感,布设环境,也就是水份。水是生灵之本,动物植物之源。鲜活灵动皆在水。诗要水灵灵,而不是干癟癟的。关键是运用得当,善于调制。
写诗久了,容易老套子,老路子,似曾相识,没有新鲜感。就好像天天吃红烧肉、大龙虾,久而腻烦。不妨找找“初恋”的感觉,就是:新鲜,幻想,浪漫,超越。要珍惜陌生感、生涩感。不要满足于“诗场老手”。诗人不妨视读者如恋人,换角度,换语言,求新意,用新鲜、细微、含情、形象的意像和语言打动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