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市洛龙区:精准发力 主动履职 在加快洛阳副中心城市建设中担当作为

3月底,省委省政府召开加快洛阳副中心城市建设工作推进会,吹响了洛阳加快建设副中心、致力打造增长极的新号角。洛龙区作为洛阳中心城区“三大板块”中的核心板块,认真贯彻中央、省委和市委要求,坚持新发展理念引领,把推进会精神同改革发展稳定各项任务结合起来,引导激励广大干部与新思想对标看齐、向新理念寻策问道,在解决大事、要事、
难事中担当作为,为推动洛阳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凝聚强大洛龙力量。
一、增强担当作为的思想自觉。(一)深化理论武装,体悟担当要求。要求全区各级党组织把学习宣传贯彻省、市关于加快洛阳副中心城市建设系列会议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将会议精神特别是王国生书记、尹弘省长的讲话精神和省委、省政府《若干意见》纳入党支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和各类党员教育培训班重要学习内容,确保会议精神传递至每一个党组织、每一名党员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二)开展学习研讨,反思担当差距。组织全区各级党组织围绕“提升站位强使命、解放思想找差距、开放引领明举措、立足本职勇担当”的主题,突出“解放思想、实干兴洛”这一重点,在4月底前开展研讨。每名党员谈认识、找不足、明方向,增强坐不住的责任感、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真正触动思想、找准差距、强化实干、担当有为,凝聚起全区上下实干争先、共谋发展的巨大力量。(三)加强督查问效,强化担当意识。把加快洛阳副中心城市建设相关要求作为教育培训党员和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极为重要任务,强化对各党组“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的督促指导力度,引导全体党员干部将学习研讨过程转化为积极投身副中心城市建设的行动自觉,抢抓机遇、勇挑重担,确保中央和省委、省政府以及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二、找准担当作为的主攻方向。(一)夯实党建基础,服务中心工作。制定洛龙区“1135”基层党建规划,全面落实“河洛党建计划”全面提升年各项工作,健全基层组织体系,提升“五星支部”创建实效。结合城市核心区工作实际,推行“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的四级网格化管理模式,灵活设立兼合式党支部、临时党支部,实现小区党支部100%覆盖,完善无主小区“136”工作机制。强化区域化共驻共建,坚持用好街道区域化党建“三征三议三公开”工作法和社区服务“三张清单”制度,推广“党建联盟”、街道社区党组织兼职委员等做法,实行书记领办党建项目和基层党建惠民实事工程,推动任务落实,筑牢治理根基。(二)强化“三治并进”,健全治理体系。夯实自治基础,坚持“群众事,群众定”,坚持党的领导与充分发扬民主、严格依法办事有机统一,不断规范村(居)民会议等制度。深入推进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等工作,不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巩固6000余贫困人口脱贫成果、确保剩余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突出法治保障,推进村(社区)法治文化宣传阵地全覆盖,不断增强群众法治意识,充分发挥基层网格和网格员作用,全面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和社会治理效能。强化德治支撑,深入宣传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充分报道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工作成效及一线先进典型。结合脱贫攻坚、污染防治、乡村振兴、疫情防控等工作,进一步完善信息公开机制,把群众呼声转化为解决问题、做好工作的有力措施。(三)建强干部队伍,做好“选育管用”。把政治素质状况与干部选用结合起来,把制度执行力和治理能力纳入干部考察考核重要内容,按照李亚书记强调的“四看”衡量标准,丰富考察内容,优化考察方式,考准考实干部。继续加大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力度,及早安排到吃劲岗位上经受考验,并跟踪了解、择优使用,逐步实现年轻干部配备常态化、锻炼经常化。强化对干部履职尽责、担当作为情况的监督,紧扣中央部署和省委、市委、区委要求,聚焦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打赢“三大攻坚战”、推动“两个高质量”,洛阳副中心城市建设、洛龙首善之区建设等跟进监督,了解干部的精神状态、能力水平、工作实绩,督促干部恪尽职守、担当作为。
三、营造担当作为的浓厚氛围。(一)坚持制度先立,让干部心有准绳。继续抓好《关于建立干部激励机制的实施办法(试行)》《关于建立容错纠错机制的实施办法(试行)》等激励机制落实,进一步树立能者上、庸者让、劣者下的鲜明用人导向。把“三个区分开来”的要求具体化,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积极稳妥推动被问责处理干部重新使用工作。严格落实职责清晰、层层负责的责任机制,结合巩固机构改革成果,推动厘清各层级、部门、岗位之间的职责边界,防止工作缺位、错位、越位;持续规范监督检查考核工作,巩固“一票否决”和签订责任状事项清理规范成果。(二)坚持有为有位,让干部干有奔头。突出识人看担当、选人重作为、用人察实绩的用人导向,对那些才不适位、德不配位的,不担事、不做事、不成事的,做样子、混日子、要位子的干部,勇于亮剑、硬起手腕,该调的调,该免的免,该降的降。大胆使用长期在基层一线、急难险重岗位上做出突出业绩的干部,鼓励更多干部积极担当、奋发进取。注重在 “三大攻坚战”、乡村振兴、副中心城市建设等重点任务中锻炼中培养干部,着重选派能吃苦、有干劲、愿干事的优秀干部到一线挂职,让干部在重要岗位积累经验,提高本领,成长进步。在提拔任用、交流重用、职级晋升时,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在攻坚克难一线工作的干部,让一线干部“愿意来、留得住”。(三)坚持关心关爱,让干部安业安心。落实好党内表彰条例,做好平时奖励、专项表彰奖励,综合用好政治激励、组织激励、工作激励、精神激励等方式,及时表彰宣传担当作为先进典型。加强与干部沟通交流,改进谈心谈话方式,有计划、经常性地与干部谈心谈话,详细深入解掌握干部思想动态和工作状况,及时帮助解决干部的实际困难和问题。落实好各项工资福利政策,严格评先评优、休假体检等制度,加大人文关怀力度,使广大党员干部安心、安身、安业。(王爱民 李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