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雅博
★凝望延安
夕阳辉耀着山头的塔影
月色映照着河边的流萤
春风吹遍了坦平的原野
群山结成了坚固的围屏
啊!延安
你这庄严雄伟的古城
热血在你胸中奔腾
此刻,我像一个三四十年代虔诚的从国统区奔赴延安的数万名青年中的一名朝圣者站在宝塔山巅,摘星楼下久久把你这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凝望。我生长于斯,只能庄严而又深情的把你凝视--延安,延安,北控内蒙河套,南屏古都西安,西毗陇东高原,东瞰中原大地,披山带河,勾贯南北,历来是陕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中心。“南连三辅重,北系一边宁”,历史悠久,秦北腹地,天下形胜。《大明一统志》云:形胜之地,五路襟喉,长城因河而塞,洛水之交,三水所会,边陲之郡,秦地要区。它是人类始祖黄帝住过的古老之地,有“塞上咽喉”之称,被誉为“三秦锁钥,五路襟喉”,古老的黄河文明在这里延续千年;延安,它在革命史上的红色情怀!是伟大的革命圣地,这里处处都是当年革命者奋斗的痕迹;凤凰山麓、王家坪、杨家岭、枣园,这里每一寸土地都印满伟人的足迹,每一方空间都弥漫着伟人的气息。延安,成为中国历史、中国地理的一个红色坐标,驰名中外。它也有让人意想不到的美景!蓝天白云,天高地迥,物华天宝,虽然地处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腹地,但它的景色毫不逊别处,高原绿洲,层林尽染,气象万千,风景异呈。
延安历史,水草丰美,土宜产牧,牛马衔尾,群羊塞道,被誉为“新秦中”,历史上几多统治者,称雄塞上,风萧马嘶,刀光剑影,群雄逐鹿,各领风骚。延安人民,狄人后裔,人性勇直,好尚武力,习修战备,高上气力,多出名将,结婚不论财,交友多重义。思先时尽哀,好善劝施舍,此俗之美者。在一次次的辉煌与一次次的磨难中,陕北大地以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宏大气魄,筑起延安人豪爽大气,开朗豁达的精神高地,生生不息。我伫立凤凰山麓,依稀听见花木兰在万花山花园屯的九龙柏下跑马梁上骑射操练,马蹄声碎。仿佛听到杨家将抗击金人入侵,保家戍边的声声战鼓,看到十里烽火,边角连营。
延安,两黄两圣,千年的黄帝文化,炎黄子孙的寻根问祖,溯源之地。延安传说,可追溯千年,中华人文初祖黄帝曾在这里生活,留下了充满神话色彩的传说。“天下第一陵”--黄帝陵,千年古柏和历史传说,令人烙印深刻。大禹治水,伏羲观河,高原的黄土有多么厚实,延安的文化蕴藉就有多么深邃;中国的历史有多么悠长,延安的文明就有多么深远。遗留盘古,伏羲神话传说,流传至今,经久不衰。
延安,历史上多少名臣衔命到延,文治武功,名垂千秋,唐代尉迟敬德都督福州;诗仙李白酬咏坊州;诗圣杜甫,避乱羌村;诗人韦庄,吟诗寒食;浑咸封王,显灵丹州。宋代韩琦范仲淹,镇守边关,世称韩范;政治家司马光、沈括,著录传世,名将刘光世,建功保安;杨家将,征战沙场,青史留名。晋国公子重耳在重耳川孑孓独行,名将狄青与郝连勃勃,决战荒漠。张载胡媛,二位贤人大儒,为往圣继绝学。秦直道纵横,穿延而过。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相互碰撞交融。
延安,承载着太多的革命记忆,“圣地”延安,革命旧址,触目皆是。它是我们在抗战时期的重要根据地,更曾是国内第一个行政特区,是中国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总后方和指挥部,国内多少爱国热血青年,穿过敌人层层封锁,义无反顾地奔赴延安,投身到革命大熔炉中,延安以她3000人的原住民,敞开博大的胸襟容纳了来自五湖四海的十几万革命者。中共中央西北局革命旧址,是西北地区党、政、军、群的最高领导机关;延安革命纪念馆,记载着那段战火连天的峥嵘岁月;王家坪八路军司令部旧址,毛主席在最小的指挥部里指挥着人类历史上最大的解放战争。毛泽东朱德彭德怀刘少奇周恩来等伟人旧居,散布延安周围;杨家岭革命旧址,党的七大胜利召开;枣园彻夜不息的灯光指导着中国革命的航向;《延安保育院》,红色革命历史题材舞台剧,生动演绎了光照千秋的“延安精神”。刘志丹、谢子长在此开辟了西北革命根据地,
延安,延续千年的黄河文明,古老而雄壮的景色从未消失。延安的美,不仅仅在于她浑厚的历史,更在于它古老的黄河文化和文明。华夏祖先在这里繁衍生息,母亲河黄河的身姿在这里劈山而过。黄河壶口瀑布,万古奔腾,铸就民族魂魄,九曲连环,惊涛拍岸,《禹贡》曰:既载壶口,治梁及岐。《淮南子》道;逮及禹凿龙门,河出有路,泻注而下,及如壶口。堪称宇內奇观,气势磅礴。黄河九曲,“天下黄河第一湾”--乾坤湾,形状酷似太极阴阳图,天造地设,神奇壮阔,中国“一号公路”--沿黄公路从这里逶迤穿过;虽身处千沟万壑,刀削斧凿的黄土高原悬崖峭壁之下,伫立黄河岸边,天高地渺,心旷神怡,大河滔滔,阳刚之中不乏大河之阴柔至美……
大美延安,四面环山,有许多田园美景,季节往复,黄土高原上的色彩,四季变换,次生林繁衍,绚烂缤纷。或许我们曾以为延安是天高地厚,深谷大壑,黄沙漫天,事实上,这里退耕还林,林草丰美,绿意盎然,春花夏树秋华冬雪,不逊江南。巍巍宝塔,自唐至今,俯视红尘;黄陵国家森林公园,莽莽苍苍;柏峪神道岭,山青水秀的“小九寨”;蟒头山森林公园,秋日彩林漫山,泼墨重彩,色彩纷呈;南泥湾、劳山国家森林公园,绵延不绝,陕北森林景观之最,厢寺川,多姿多彩的秋景,郁郁葱葱,映衬着凄美传说;永宁山摩崖山寨,峭崖绝壁,“陕北小华山”;会峰寨,“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险峻无比。范仲淹赞曰:延安胜可游。宝塔山、清凉山、凤凰山和万花山,一山一景,景色各异。宝塔夜景,华灯齐放,金碧辉煌,摩崖石刻,苍劲有力;清凉山古迹遍布,传说繁多;凤凰山文昌阁、邀月台巍然高耸,古城墙环绕;万花山中国牡丹之宗,木兰故里,宋欧阳修《洛阳牡丹记》开篇即云:牡丹出丹州、延州,洛阳牡丹兴盛之前,天下牡丹以延安为宗。山丹丹花,革命的象征和化身,山丹丹花和牡丹花,延安市花。一代巾帼--花木兰,延安籍人。
延安,有着古老而精美的石窟,唐宋元明清的艺术都在这里。延安不仅是革命圣地,风景优美,更有着丰富的石窟艺术,精美绝伦的雕塑至今令人对古人鬼斧神工,充满敬佩。“人间胜地”钟山石窟,历经千余年凿建而成,当之无愧的国家瑰宝;万佛石窟,栩栩如生,美轮美奂;万安禅院石窟,延安保存最完整的宋代石窟之一。
延安,是中华民族发祥地,是中华文化的起源地,陕北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脉络清晰。黄土风情,游牧文化和陕北文化交融,兼收并蓄,疾风劲草,文化扬弃,中原文化和草原文化碰撞,形成独特博大文化气息,独放幽香。延安的民俗文化,一曲陕北民歌,一段安塞腰鼓,便令人沉醉在其独特浓厚的文化特色之中。剪纸,布贴画色彩浓郁,特色鲜明;安塞腰鼓,热情奔放,撼天动地;陕北大秧歌,欢天喜地,彩绸飞舞;陕北民歌、信天游,婉转悠扬,吟唱着人们的爱恨情仇;陕北道情,娓娓道来,述说千年不老的神话传说,无不体现着原生态的文化精髓。
我欲要穿越千年时空,陪晋国公子重耳漫步重耳川,在延河给一代巾帼花木兰牵马畅饮,与张载胡媛理论儒学,修身养性;与范仲淹在太和山上,曲水流觞,作诗弄赋,共抗匈奴;和诗圣杜甫共赏鄜州一轮明月,避乱羌村;与沈括共话桑麻地理,游历延州;给杨家将抗金击鼓,荒漠争雄;倾听赫连勃勃的跃马扬戈,猎猎旌旗,声震黄沙......
我恨不身在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的抗战解放战争时期,坐在抗大、陕北公学的课堂,瞻仰领袖风采,聆听领袖纵论时政的报告;亲临领袖开辟的前线战场,在领袖纵横捭阖的指挥风范下,在鲜红的战旗指引下,冲锋陷阵,杀敌报国;投身到保卫延安的战斗中,抵抗匪顽,流血搏杀......
为什么我总是一次又一次登上宝塔山,把你这座。成就光荣梦想的城,光芒四射的城,无处不洋溢着历史的荣耀和现实自豪的城看了一遍又一遍,为什么我总是眼含热泪凝望着你,因为我深深挚爱着你--延安。祝福延安,像宝塔山喷薄而出的朝阳,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一同成长,步入康宁的金光大道。
致敬延安!
礼赞延安!
啊!延安
你这庄严雄伟的古城
筑成坚固的抗日的阵线
你的名字将万古流芳
在历史上灿烂辉煌
作者简介:
罗雅博,1966年7月出生,陕西省延安籍人,延安市卫生系统宣教干部,中国计生协摄影社摄务委员,《陕西日报》特约撰稿人,《中外华语作家》、《中国作家联盟》签约作家,爱好涂抹文字,摄影、旅游、等,有小说、散文、诗歌、摄影作品在国家级比赛中多次获奖,出版散文、诗歌、小说文集《凝望延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