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沂蒙山好风光
张荣华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井岗山、延安与沂蒙是中国革命时期最重要的三大老革命根据地。
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这里是一片红色的沃土,这里是著名的革命老区。
“两战圣地,红色沂蒙”战争年代沂蒙人民“百万人民拥军支前,十万英烈血酒疆场“载入史册! 名垂千古!万古流芳!
沂蒙山是千古绝唱!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建党初期,党的创史人,中共一大代表王尽美就在临沂播下过革命的种子。
1927春,沂蒙山区第一个党支部一一中共沂水支部建立。
三十年代初,中共地方党组织领导发动了沂水、苍山、龙须崮等几次较大的武装暴动,进行了革命武装斗争的尝试。
一九三八年,党中央根据抗日战争爆发后全国革命斗争的新形势,先后派遣“徐向前、罗荣桓率领八路军一一五师深入山东,开辟了沂蒙山革命根据地,从此时到全国解放的十二年间,沂蒙山区作为八路军一一五师司令部,中共中央山东分局,新四军军部和全国著名的革命根据地,被誉为“华东延安”。在这片英雄的土地上,留下了刘少奇、徐向前、罗荣桓、陈毅、粟裕、肖华、谷牧等老一辈革命家和领导人战斗、工作的大量革命遗迹。这些红色文化资源(包括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三处,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十三处,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三十六处)。
抗战胜利后,山东抗日武装几乎全部开赴东北抢占东北战略要地,奠定解放战争的第一块基石。
解放战争中的孟良崮战役,更是驰名中外,一举粉碎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
从沂蒙山发起的淮海战役更是驰名中外,一举粉碎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
从沂蒙山发起的淮海战役,敲响了国民党统治阶级的丧钟。从渡江战役直至全国解放,沂蒙山一直是强有力的战略后方基地。
抗美援朝被彭德怀司令员呼为“万岁”……被作家魏巍称作《谁是最可爱的人》的三十八军,也是由在沂蒙坚持八年抗战的滨海第一师、第二师和滨海支队组成的。
沂蒙山人的牺牲奉献精神,在全中国是有口皆碑。沂蒙红嫂,更是沂蒙山区的光荣和自豪。在战斗形势极为严酷,物质条件极端艰苦的年代里,为了抗击敌人,消灭敌人,夺取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千千万万沂蒙妇女,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他们用青春和热血,谱写了英勇悲壮的动人乐章!以非凡的实际行动,塑造了新时代中国妇女的光辉形像。沂蒙红嫂圣洁的乳汁挽救哺育了革命志士,沂蒙红嫂崇高的形像凝聚了新中国不巧的丰碑,屹立在世界东方!
沂蒙人吃苦耐劳,勇往直前,永不服输,无私奉献勇于胜利的沂蒙精神让世人动容。
从毛泽东主席批示过的“厉家寨,到全国第一个电气化村刘团村,再到艰苦奋斗的新典型罗庄、沈泉庄、九间棚”,体现了沂蒙人民吃苦耐劳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
在这片土地上,发生的那一幕幕动人的革命故事,让人肃然起敬。面对这片红色故土,陈毅元帅曾经深情地感慨叹:“我就是躺在棺材里也忘不了沂蒙山人。他们用小米供养了革命,用小车把革命推过了长江!”
原中央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部长迟浩田同志曾不止一次这样动情地说:“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的胜利,是老区人民特别是沂蒙山人民用小米喂出来的,用担架抬出来的,我也永远忘不了老姐姐们的恩情!
毛泽东主席在评价罗荣桓在山东的工作时说:“罗荣桓在决定中国革命成败的地区,做好了决定中国革命成败的事业,山东把所有的战略点线都抢占和包围了。只有山东全省是我们完整的最重要战略基地,北占东北,南下长江都主要依靠山东。
由此可见,以沂蒙山人为核心的山东革命根据地,在中国革命成功历程中的地位与分量是何等突出和重要。
红色沂蒙,“两战圣地”(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临沂具有悠久的历史与深厚的文化底蕴,红色旅游资源多样丰富,分布广泛,内涵丰富,被旅游专家誉为“两战圣地”(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在中国现代史上,沂蒙山与井岗山、延安、太行山、大别山齐名,是全国五大著名的革命老区,在这里“沂蒙母亲”、沂蒙红嫂”、沂蒙六姐妹的故事代代流传。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沂蒙老区是著名的革命根据地,山东解放区的首府和华东地区革命斗争的指挥枢扭,被誉为华东“小延安”
刘少奇、徐向前、罗荣恒、陈毅、粟裕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
里战斗、生活过留有大量的革命遗迹。
革命战争年代,英雄的沂蒙人民,前赴后继,无私奉献,可歌可泣!为新中国的创立,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一九五五年授衔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帅中,三分之一曾在沂蒙山战斗驰骋疆场。
《沂蒙山小调》伴随着新中国成立,《沂蒙山小调》唱响全中国。“人人都说俺家乡好,沂蒙山区好地方”。这首颂歌沂蒙山被认为是中国最著名、最典型的民歌在全国唱响!这标志着沂蒙山新时代的到来,已经在向世人昭示“沂蒙山区好风光”……《沂蒙山小调》一曲歌谣感天动地,也充分反映了沂蒙人民无私博大的革命胸怀!正是他们的无私奉献精神,铸就了民族的新生,国家的希望。沂蒙永远都是一块古老神奇的文化沃土,是一块神圣的红色土地。沂蒙精神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人民军队的哺育下,山东党政军与沂蒙人民共同创造的财富。沂蒙精神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改革开放前,沂蒙山被誉为“挂满勋章”的乞丐”,几乎成为贫穷落后的代名词,伟大的改革开放,使古老的沂蒙山精神焕发,神采飞扬,千古绝唱书写风华!
沂蒙山区既是革命老区,又不同于其他革命老区。因为他是中华民族文明的摇篮!具有最丰富最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所以,改革开放以来,沂蒙山又以惊人的速度崛起,创造出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显著区别于其他老区。九间棚的艰苦创业,沈泉庄的集体富裕道路,沂蒙山六姐妹,煎饼,布鞋打天下,临沂大商城,羲之文化节,红火的旅游业,日新月异的城市建设,震撼灵魂的沂蒙精神,无不书写着新沂蒙山辉煌篇章!
沂蒙山旅游区云蒙景区一年四季景观各异:“春季层峦叠翠,林海花潮;夏季飞瀑流水云雾飘渺;秋季漫山红叶,层林尽染;冬季银装素裹,玉琢冰雕。
一年四季风光如画!
十分壮观生态文化!
百种风情书写风华!
千古传奇传说神话!
万重诗意讴歌华夏!
万紫千红绵绣中华!
千秋万代绝代芳华!
百花齐放旖旎奇葩!
十全十美赛过天涯!
一带一路振兴中华!
八百里沂蒙钟灵毓秀,自一九九三年开发以来,先后投资近十亿元。凭借典型生态环境和独特自然资源,荣获国家森林公园,国家AAAAA级旅游区,国家地质公园,全国青年文明号等近百项行业认证和荣誉称号,现已成为沂蒙山旅游的核心主景区,沂蒙山区好风光的典型代表。有百里林海,天然课堂”之称。一九九九年经中国科学院生态研究中心监测,景区内空气中负离子含量每立方厘米854167个,为北京地区的195倍。居全国之首,为该中心有史以来测得的最高值。被誉为“天然氧吧”,“超洁净地区”成为中国最佳绿色健身旅游胜地。
沂蒙山丰富的自然资源,蕴育了深厚的文化内涵,曾有历代帝王将相,文人墨客驻留沂蒙山吟诵蒙山,孔子“登东山(蒙山,古时称东山东蒙)而小鲁”。李白、杜甫同游蒙山留下“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等佳句,苏轼游蒙山诗曰:“不惊渤海桑田变,来看云蒙漏泽春”。还有民间典故等流传不胜枚举。
全国每一百个人中就有一名沂蒙山人,沂蒙山人在山东、在华东、在全国的政治、经济、科技、军事、文化、艺术等各个领域中,出类拔萃,功勋卓著。当年的《沂蒙九章》映现着沂蒙山人的历史沧桑巨变,如今的沂蒙山区更是与时俱进再创辉煌!
作者简介:
张荣华,2019年被授予“中国当代作家,中国诗坛杰出诗人”殊荣。在一年之中有六篇散文(诗歌)荣获全国大赛“特等奖及一等奖”并被邀请到北京及三亚参加颁奖典礼盛会……《中外华语作家》签约作家、诗人。散文《逆境造就人才》荣获“中国当代作家书画家代表作文库”特等奖。“北京华夏博学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特等奖
入编2018卷,散文《忆往昔展望未来》荣获2018年中国百家网,世纪百家国际文化发展中心”银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