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于凤至,字·翔舟(1898年6月7日 - 1990年3月20日),民国东北第一夫人,少帅张学良原配夫人,富商于文斗之女,东北王张作霖儿媳,1898年生于奉天怀德(今吉林公主岭)。

百年老字号:丰聚长
清末民初时期,于凤至的父亲于文斗一位极具经商天赋,继承祖业,创立“丰聚长”商号。在吉林、内蒙古开垦数千公顷土地种植粮食,丰聚长商号遍布东三省、内蒙、天津共计26家,主营土地、粮食、盐铁、木材、木材加工及辽河航运。于文斗担任郑家屯商会会长20年,并总结出丰聚长独到的经商理念和精神:“经商之道无它,唯义唯诚唯仁,非谋利之策,乃丰聚长之根也”。

丰聚长大米被当年于文斗引进种植,丰聚长大米以极好的口感,丰富的营养价值赢得了良好口碑。现丰聚长大米经若干年研发改良,以有机、生态、绿色、弱碱、富栖种植为主。
自然条件得天独厚
丰聚长大米产于长白山余脉下,北纬43度,于凤至出生地公主岭南崴子街道大泉眼村,大泉眼村因有八眼口感各异的天然泉水而得名。

丰聚长大米种植在极其肥沃的黑土地中,吸收了足够的氮、磷、钾等多种矿物元素,灌溉水稻水为八大泉眼中的甜泉水灌溉,阳光日照充足,昼夜温差明显拉大,生长周期135天,平均温差12℃,比同纬度地区大5℃之多,最大温差达20℃,就是这个时节的这个温差,使水稻成熟期相当集中,水稻干物质积累多,直链淀粉含量适中,支链淀粉含量较高。独特地域优势,保证了丰聚长大米独有的高品质。大米粒形短圆,长宽比约为1.6:1,腹白少,胶质率高,米色清亮透明。

丰聚长大米成饭,食味清淡略甜,食之棉软爽口,开锅饭味沁人肺腑;饭粒表面油光艳丽,食之略粘,一碗米饭折到另一碗,空碗不挂饭粒,且碗内挂满油珠,剩饭不回生,这是支链淀粉含量高所致。
水稻栽培历史悠久
1886年,丰聚长商号创始人、吉商巨擘于文斗先生聘请朝鲜水稻专家,引进先进水稻种植技术,开始在辽河两岸肥沃土地上培育种植水稻,正名“丰聚长大米”。
丰聚长大米历史
于氏家族祖籍:山东省登州府海阳县司马庄,因祖上有官居司马者,故庄名司马。
清顺治十年(1653年)朝廷颁行《辽东招民垦田授官例》,于文斗十世高祖于宾、于朋、于友三兄弟带领雇工300人渡海下关东,落户今吉林省梨树县蔡家镇大榆树屯,开垦辽河两岸土地。 后奉蒙古达尔罕王爷招募令迁居长白山余脉二龙湖畔今公主岭市南崴子社区大泉眼村。于凤至爷爷于渼、父亲于文斗,引进先进水稻种植技术,聘请水稻专家种植水稻,于凤至家族大米旋即御封为皇家贡米。于凤至家族大米历久弥新、佳话盛传。
⊙康熙帝东巡曾御幸南崴子大泉眼,地方官为讨康熙帝欢心以获封赏,通过御膳房厨管将大米泉水供奉康熙帝。康熙帝御用后即御赐:“只知泉眼地,不知其米香”。自此,于凤至家族大泉眼大米即为康熙帝宫廷御米。
⊙慈禧太后60岁大寿时,于文斗与其子于凤翥和郭尔罗斯王爷三喇嘛爷送上寿礼50车家族大米。宫廷上下文武百官食用后甚感米香粘滑可口,慈禧太后亦甚是喜欢褒奖并赐封为宫廷御米。
⊙ 1907年,于文斗去奉天请赵尔巽、徐世昌平匪叛乱,于文斗把“丰聚长”大米捐献给部队作为军粮。
⊙1908年,丰聚长大米成为张作霖府上及东北达官显贵餐桌必备,东北军军粮供应有一半以上为“丰聚长”大米。
⊙ 1909年,蒙古达尔罕王家族曾用土地换食“丰聚长”大米。
⊙1912年,为抵御日本殖民先遣团侵吞东北肥沃耕地,于文斗将丰聚长商号所属大部分耕地以低价或无偿送给农民种植大米,并全部高价回收,以丰聚长商号的亏损粉碎日本人的阴谋。
⊙ 1915年,张学良与于凤至大婚,于文斗将10车“丰聚长”大米作为陪嫁之一。
⊙1927年,东北大学成立,所用大米由“丰聚长”供应。
⊙1928年,东北易帜当日庆祝宴会,全部为“丰聚长”大米。
⊙1931年,“丰聚长”大米成为溥仪皇宫贡米,溥仪几乎每餐必食。
⊙1932年,溥仪皇宫大米供应量陡增,原因是被日本军部定为“皇军粮”,供应中高级别日本军官。丰聚长传人于凤翥(于凤至二哥)愤然将丰聚长大仓焚烧,发誓绝不再供应溥仪皇宫一粒大米,并毅然将种植土地全部捐给当地农户,解散“丰聚长”商号,族人四散,丰聚长大米从此绝迹。
⊙1936年,西安事变后幽禁中的张学良与于凤至时常提起,想吃家乡东北的“丰聚长”大米。
⊙1990年,于氏传人牢记于凤至晚年殷殷嘱托,重树“丰聚长”商号,传承“丰聚长”精神,让昔日皇家贡米——于凤至家族大米重现世间,香飘千万家,享誉全中国。
如今,丰聚长第五代传人、于凤至故居纪念馆馆长于至辉先生,他不仅是一名中国民革党员,还是2008奥运火炬手,历经数载,精耕细作,终于让丰聚长大米重生,继续耕耘着丰聚长大米的动人故事和历史传奇……

丰聚长,这个百年老字号,这个讲述中国近代抗日历史老品牌,这个为国家为民族无私奉献老企业,在改革开放初期,又重新恢复生机,回归到东北大地。
丰聚长,这个凝聚百年沧桑的老字号,这个见证了中国近代发展历史民族商号,创始与奠基人于文斗老先生,用他的聚德、聚义、聚仁、聚久的经营理念和他满腔的爱国情怀一直影响着使我们砥砺前行,历史变迁,精神永存。
丰聚长大米展示:
于凤至家乡大米,销售热线:162 3248 1234
联系人:于先生 16232481234(同微信)

于凤至家乡大米,销售热线:162 3248 1234
联系人:于先生 16232481234(同微信)



于凤至家乡大米销售热线:162 3248 1234
于先生:16232481234(同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