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到的三鞠躬
李同振(河北)
4月18日,刘章仙逝已近两月,我终于得以向恩师遗留的塑像三鞠躬,追寄哀思。
难忘2月20日,刘章夫人徐贞电话告知:“你的老哥哥走了,本来上午还好好的,忽然就不行了。”我恳求为老师守灵送葬,嫂夫人婉辞:“眼下闹疫情,老家侄子们也不便过来。非常时期,丧事从简吧。”我不禁想起刘章作序所言:“同振是我的好学生,又是好朋友和好兄弟。”我连夜赶写《仰面泪眼觅诗星》纪念文章,《小楼听雨诗刊》即刻转发,石家庄日报等发表,文朋诗友纷纷传阅感叹。而我还是执意期待前往拜祭。今天我来到多年熟悉的归砚楼。刘章夫人徐贞告诉我,当天她正在包饺子,忽听一声大喊,老师倒下来,徐贞赶紧掐人中,打120,竟没有醒来。“他没有吃一个饺子,更没有留下一句话呀!”老嫂子泪流不止。
刘章匆匆离世,更令人痛惜思念。他没有留下一句话,确留下一代名师心声诗句。我注视到老师的汉白玉塑像,那是20年多前曲阳老艺人雕刻而成,一尊塑像纵览了时代沧桑,也见证着宛若星河的遗产啊!
一尊塑像见证,归砚楼摆设依旧,诗坛大师贺敬之臧克家刘征题赠的字幅依然并排挂在墙上。刘章自己题写的诗幅《自乐诗》分外瞩目:“无争无欲自无愁,三世同堂书半楼。敢向人间夸富贵,知音百友遍神州。”刘章把普通房间匠心营造成书香门第。他本人新旧诗体双优,身兼诗刊与中华诗词编委,1999年入选“新中国成立50年最受喜爱的诗人”殊荣,公认诗坛巨擘大家,这已无需赘述;在刘章熏陶下,这里诗韵满堂,诗才辈出,其长子刘向东亦是蜚声诗界名家,向阳向海均为诗人,其孙女远芳还翻译诗章出书;远在家乡的侄儿刘福君堪称诗坛将才。可喜的是夫人徐贞亦曾吟诗获奖。满门诗家,天下吟朋,非刘章莫属,孰人可比?
一尊塑像见证,那宽阔的写字台依然摆放原处。这架书台,还是早年乔迁石家庄时订购,伴随诗人推敲生涯,而在书桌左侧,摆放一台打字机,刘章写诗构文,夫人徐贞点键打印,夫唱妇随,相得益彰。从这里衍生出版了《刘章诗选》、《刘章诗词》、《刘章集》等36部著作;这里也付梓出版了徐贞著作《人生一本账》。刘章作品入选大中小学课本,浙江衢州女教员讲解刘章的《搭石》课文,荣获优秀教师奖,还从报社查到我的电话,委托我向刘章报喜。咫尺写字台通连天南海北,酿造诗韵飘香四面八方。
一尊塑像见证,那周遭高大的书架依然矗立。四围的书架,也是乔迁时置办的家当,摆满各类书籍。这里有古今中外经典名著,也有诗刊杂志,还有各地诗友呈赠的诗书,更为珍贵的是保存着刘章历年的书籍和资料。我难忘,老师当年推荐我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就登高从书架寻出会员证核对签字;我难忘,老师当初从书架取出《金银花集》,这是赠送给我的第一本诗集。这里的书架,堪称一部诗库,蕴藏一部诗史啊!
一尊塑像见证,归砚楼也曾留有我多年拜师身影。慕名拜师,无须程门立雪,有的是笑脸相迎,刘章家暖我先知。他多次为我修改平仄,点评批语,题写书名,题词作序;他还给我留取作业,提供诸家诗集,嘱我学写评论,鼓励我诗文双轮并进;老师编辑《淘米集》,嘱我写跋;他本人每逢出版新书,总第一时间通知我,我争作收藏第一人,我家书架专设一排刘章专栏;我难忘,2009年11月,一场大雪,刘章家居顶层失修,房漏滂沱,只见诗人竟搭临时平台,笔耕不止;我难忘,老师没有吃过我一次饭,我却是他家餐桌的常客,他赠我精致笔筒,送我茶叶,又赐小茶壶。我曾陪古稀的食堂大师傅探访,他热情题写书名;我随中华诗词大会癌症参与者白茹云到访,他家热情招待,《中国文化报》等刊文报道。我难忘,他多次为我题写墨宝,赠送字幅,最难忘,2011年适逢我生日前夕,收到老师寄来信件云:“同振贤弟,你生日到来之即,无一为礼,寄我写字几行为贺。”打开正是一幅扇幅藏头诗:“同在一城仄仄平,振兴诗苑共心声。长风万里谐音韵,春绿秋红色彩中。”这是先师遗留的无价珍宝啊!
我与刘章夫人徐贞握手告别,我安慰道:老师留给我们的太多了,他的诗句久传,他的形象永存。
是啊!归砚楼依旧,一尊塑像依然继续见证:“敢向人间夸富贵,知音百友遍神州”……
2020年4月2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