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温情
文/梁成芳
日常生活中,一个家庭少不了柴米油盐酱醋茶,锅碗瓢盆交响乐。夫妻间吵架似乎无师自通,愤怒起来相互大吼一通也是见怪不怪的人之常情。我想,假如有一天我和妻子吵起架来,定能吵出四座皆惊的一流水准。一个是作家,惯用从古到今的语言和绝情话来挖苦人;另一个是用犀利的目光来分析现象,早已准备好了一大把使对方噎得够呛而又喘不上气来的胡辣话,好在先生和女士从不吵架。其实并不是那种非你不嫁非我不娶的天生一对,而且相互间常常心无灵犀。
一次,先生到车站接女士,那是她从成都回石家庄来,出站口和进站口人流熙攘,横纵穿梭,成双成对进进出出,可到了时间总是一阵忙乱,不是她等在出站口右边而我等在左边,就是我去前面找她而她以为我会从后面过来,反正那种不期而遇的事一般不发生。这原本是约好了的时间呀!这一番周折其实可以吵上几句,可每次把对方找到都像办成一件大事那样庆幸不已,哪顾得上相骂!想想也是,虽是夫妻可毕竟男女有别,头颅不同思路也异样,这种事一万年也变不了,不如挥挥手放放它过去。也确有值得吵的地方,每次遇上这种装晾衣架、修水管之类的事,她总有事不在场,由我当苦恼的助手来配合修配工。记得有一次电信公司来电话说要安宽带并匹配电脑,约定那天恰好她没事,我乐得全权由她代理,出门会朋友、购物,像模像样地当了一天丈夫。
晚上回家看她满面春风,想她当了小工还这么兴奋,一问,才知道电信公司通知改期,而改的日子恰巧作协开会。看她如此幸灾乐祸,正想与她理论,不料她说她也恨公司不守信用,并说我开会回来一定带几样让她刮目相看的礼物。不久我把礼物带回来了,五颜六色买了一大堆,还有个蜡黄的背包,我若背上它人们一定以为要去上山进香,这些东西白送都不要,不过,也没有谁肯白送我这一份心意。这么一想,暗暗地把东西收了起来。

三十多年没吵过一架,有时就觉得像是少了些许体验,两个人都说模拟一次试试,可刚要吵出第一句就犹豫了。她板着面孔说:“你神经了,干嘛对自己人那么凶!我俩红雁传书能走到一起不是一份缘么,亲人间的攻讦令人心碎,许多话说过分了日后会有愧的……” 所以怕伤了对方,摸拟吵架的事就搁在一边。我不知道别人怎么看待这些,而我却向往有温情的生活。邻居的一个小媳妇儿领着娇儿来串门,看着我坐在书桌的电脑前一边看书一边向妻子诉说书里的故事,便艳羡地说:“你们好幸福!” 确实,当每次我看到一些骂声不绝的富豪家庭都觉得他们除了钱一无所有,十分贫穷。而我看到一些情深谊长的小家小户也会由衷地感动,觉得他们很富足。我想我和妻子能成为感情富足的一对,即使我们依然因工作在相约时会各踞一方,搞不清对方的来龙去脉,不过,当我们站定后会找寻对方,彼此的目光能穿过嘈杂的人群迅速相遇,然后微笑着向对方走去。
有人说,夫妻是一生的对手;又有人说,夫妻是一世的知己,一辈子的爱人。我想这话却蕴涵着深沉的人生哲理。我觉得:温情是炎凉俗世中的烟火,是秀色可餐的菜汤里的那勺盐,是碧绿清澈的热茶里的香气,更是你日作疲惫后回到家的柔柔的那盏桔黄色的灯……


[作家简介] 梁成芳,男,汉族。上世纪62年生,大专学历,河北省石家庄市井陉人。以小说创作和情感散文及杂文擅长。作品见于《春风》《作家学堂》《乡土文学》《北方作家》《天涯诗刊》《娘子关》《秋实》《潇河》《吐月》《赤壁文学》《作家文苑》《生活导报》《晋中日报、晚报》《榆次时报》等文学期刊。著有小说《早春雨夜》《青妹儿》《小二的心愿》《老人夜话》《时光》《成子》《大森林的那颗清泪》《情愫》《木屋》《有一个农家小院》《流向下游的河》《孤独的潜影》《一个荒唐的故事》《局势》《荏苒光阴里的碧泪》《煤炭企业里的文化哥儿们》《绵河湾的故事》《哀伤的沉淀》《多雾的季节》《英雄安泰母亲的愿望》等多(部)篇。部分作品发表于网络文学平台和《今日头条》。散文《菁菁*女孩*狗》获2000年全国“赤壁杯”优秀奖,《情系桑梓,余热生辉》荣获榆次时报 “我与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三等奖。有作品收入《中国微篇文学大观》,撰写理论文章、评述和情感散文若干篇。迄今已发表中短篇小说一百多万字。情感散文及杂文一百余篇。系中国当代文化艺术中心作家委员会会员,山西省晋中市作家协会会员,榆次文联作协会员。《潇河》文学季刊小说作家。

主播雪儿:私企经营管理者,从小就爱好朗诵、音乐,曾担任电视台业余主持人。现是杭州市朗诵协会会员、杭州之声朗诵团团员!《都市头条》西子之声电台总监,是多家文学平台的特约主播!有朗诵培训工作室!愿用我的声音传递美好!(微信号zhulihui0759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