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两首. 清明
石家庄 明天会更好
其一
时光日历进清明,节至萋萋冢草惊。
满腹殇思无语寄,数行小字悼哀情。
其二
高堂驾鹤已经年,节至清明忆逝缘。
多少喜忧参半事,如泉水涌溢心田。
**
世界上有一种爱,是无言的,是厚重的,当爱在时往往觉得微不足道,当爱失去后,想起尘封的往事,心里充满了愧疚和自责……
童年,在我看来是最快乐的时光,小时候很调皮也很执拗,阳春三月,总是约三五好友去地里玩耍,看桃花,杏花,梨花,苹果花,还有夏季地里的瓜果花,偶尔,会被花丛中采蜜的黄蜂嫉妒,追赶着叮个大包,却忍着痛不哭,回家让母亲将伤口稍微处理包扎一下也就没事了。到了秋季瓜熟蒂落,看着满园的美味,忍不住会顺手偷摘几个枣子,和小姐妹们一起分享战利品,而父母亲是很讲原则的人,家风严格,一旦被他们发现会狠狠批评、数落,教导不许淘气,偷东西,苦口婆心,让我顶天立地做人。

记得那时候很穷却很快乐,时常耍些小聪明,趁父母不在时和妹妹打些浆糊,把父亲吸食烟的外皮贴在墙上,有荷花,红黄菊花,还有玉兰丁香等等,墙壁上画满了很多花,牡丹、荷花、秋菊等等,还描摹美丽的天女散花,画的无聊了,自己就学剪制,摆弄许多剪纸贴在窗棂上,到了响午,干完农活的父母亲回家看到这一幕惊呆了,但却无怨言嗔,只是嘿嘿的笑着我的‘’杰作‘’,浏览着被我布置的琳琅满目的房间,父亲嘴里禁不住啧啧称赞”你真棒”
一生中最让我难忘的是;父亲腊月天买的那件毛衣,因我不喜欢那个颜色,就噘起小嘴,一副不开心的样子。父亲就立刻骑车顶着凛冽的寒风,奔向相距八里地的县城,当我从巷道玩回来,看到土炕上崭新的毛衣,早变成了我喜欢的绣花紫色,做工是那么精细,颜色是那么漂亮,我高兴极了,笑着蹦了起来!

七八岁的时候特别喜欢花,在盆盆罐罐里种了许多花,父亲也帮我施肥栽种,悉心爱护,花开时节,千姿百态的花朵,粉的,红的,黄的,紫色,玫瑰色簇拥着,层层叠叠争相开放,香飘满院,轻盈的小燕子在空中飞舞,不时还有蜂蝶的驻足,我们姐妹三和大我十一岁的哥哥就在大院里嬉戏、追赶着玩耍……
父亲不善言辞,说话却一言九鼎,铿锵有力,因此,开会讲话也很服众,乡亲们都拥护他的公平公正。
记得母亲讲文革时期,我们家宅大,财产多,自然而然会引起某些人妒忌。一位叔叔家盖新房用了下村里的一根木头,反动派要打那人,罪名是”偷”,父亲当时在职,就挺身而出,证实其人用过,然后返还了,一大帮红卫兵不信,就拿着棍棒来我家理论,说父亲袒护,那人就是偷公家的财产,那阵势简直就是一场日本鬼子进村,准备哄抢我们家的东西,奇怪的是;那些人踏进我家的门看到身怀六甲的母亲时,一位首领见状便心生怜悯,害怕一尸两命,就指挥小分对撤离,没动母亲一根手指头,就悻悻的离开了。后来,我出生后,父母亲视为掌上明珠,疼爱有加,觉得闺女是个福星,为亲人挡过了一劫。

生活中父亲对家庭也很用心,洗衣做饭什么都会,对于孩子们的冷暖更是呵护有加。父亲的点点滴滴,默默付出的爱让女儿终生难忘,现在想起在刺骨的寒风里换衣服那件事,心里就觉得很惭愧。非常感激父母,在艰难岁月里用无私的爱呵护我们长大,省吃俭用总是把最好的留给我们。
岁月蹉跎如今的我已成为父母亲的延续,虽然没有父亲那样优秀领导乡亲们发家致富,辛劳一生,无怨无悔,没有母亲的心灵手巧,勤俭持家,为家庭几十年如一日的精打细算,但是,我会在有生之年好好和家人和睦相处,相夫教子,呵护下一代,让他们感受亲人之间的温暖与陪伴……
有人曾说亲人的缘分只有一次,无论下辈子爱与不爱都不会相见,因此倍加珍惜今生的缘分!

转眼许多年过去了,依然记得在我37岁那年的春天,父亲重病临终叮嘱,女儿不要总担心我,从县城来回跑,我没事,你孩子小(那时我女儿才七岁)又做生意,回家吧……,傍晚,我起身不舍的离开,回头在镜窗看见父亲坐起来望着我的目光,眸中有千般不舍万般无奈,想到那一幕我就觉得揪心;双眼就瞬间潮湿,农历三月二十二,就在我离开的那个晚上,72岁的父亲轻轻地闭上了双眼,完成了他一生的使命!
清明节到了,父亲的音容样貌始终让我难忘,和他在一起的生活点滴仍然历历在目,想起和父母亲在一起的日子,依然觉得很开心、很温暖,那种幸福感从来不曾因岁月的流逝而泯灭,至今,父亲的教导随着年龄的增长幡然觉悟,父爱如山,高大而伟岸;深沉而厚重,值得我一生去学习。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女儿虔诚的祈祷:愿紫土下的亲人盤空五蕴,没有尘世间的纷扰,在另一个世界,不病、不累、不烦、不老,一切安好。

作者简介:明天会更好,河北省石家庄市无极县人,诗词协会会员,一位闲暇时喜欢在文字里舞蹈的女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