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庚子春疫情诗词选读
文|梦欣
序言
庚子,在中国的近现代历史中,大抵是个多灾多难的年份。是以,在国人跨入圆梦小康之始即遭遇一场瘟疫的袭击。换岁入春,江城骤起哨声鹤泪,惊爆新冠造孽。仓皇之际,不得不断路封城,方免哀鸿遍野。然万千受感染民众挤爆医院,终不免有大量无辜者撒手人寰。期间,有良知和正义的诗人,目睹耳闻,经历和感受着周围发生的一切,吟下无数催人泪下、唤人警醒的诗词作品。这里,笔者仅就个人所阅读到的一些好作品,略作评析,介绍给喜爱诗词的朋友们阅读。也期盼大家推荐好作品,共同分享。本人邮箱:mengxin009@126.com

(二)廖国华篇
廖国华,著名农民诗人。湖北荆州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省作协会员,曾任荆州诗词学会副会长兼荆州《楚风》副主编。着有《无妄斋吟草》、《无妄斋吟草续集》。
庚子惊蛰
万类昭苏百感并,坐观天地久忘形。
羁縻徒羡林中鸟,胜算闻言板上钉。
事已亘胸终莫吐,目能计数盼归零。
牢骚不共风骚发,自向心笺写性灵。
点评:作者善用反语,如“牢骚不共风骚发”,说是“不共”,其实是“已共”、“正借”。用反语,语感更为强烈,且带有幽默色彩。因针对地方当局宣称已打赢抗疫战役、新增感染病例“归零”的说法给予讥讽与嘲弄,正有“事已亘胸”而无处倾吐的愤懑,岂“牢骚”而已。
庚子春步老杜春望韵
山河森瘴气,魑魅犯城深。
泣候花无色,闻声石压心。
眼昏难望远,囊乏略捐金。
何日严城解,翦梅聊作簪。
点评:老杜《春望》一诗,乃安史之乱目睹长安城惨象百感交集所写。此次新冠疫情,也是一场惨烈的劫难,是以许多诗人多有次韵之作,但鲜有能比肩者。此作也然,毕竟次韵创作,思路受到韵脚的限制。此外,疫情惨烈的程度也不及安史之乱,是以断难有“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情感体验。但此作也还有亮点,首联述疫情爆发,颌联状恐慌情景,颈联道老弱者之无奈,尾联以乐笔结哀心,全诗气脉通畅,笔调沉郁,写出了这场疫情的中国特色。相比于其他国家给所有民众发避难津贴,这般“眼昏”、“囊乏”者尚得“略捐金”,你能感觉到差别何其之大矣。是他日也可拿此诗当信史读。
庚子上元
天纵晴和气未澄,那堪兀坐证南能。
每闻疫讯心长悸,怕看屛端泪若崩。
居住有家皆铁瓮,悼亡无地点春灯。
嫦娥敢问人间事,积重添来又几层。
点评:上元本来是喜庆的元宵佳节,但疫情让人们没了赏月、燃灯的兴致。尾联虚构了一个“嫦娥”问人间事的情节是一大亮点。因为发现没有人赏月,一向受人瞩目膜拜的嫦娥突然感觉遭受冷遇,乃诧异地查问到底发生什么事,这似乎也顺理成章合乎情理。但意味绵长的是,她竟然问的是“积重添来又几层”!原来,她知道这个“人间”造孽太多…
传说作者少年颇狂,见村民手捧红宝书问是何物,人家说是读“毛选”,他信口便说,我将来写一本“廖选”给你们读。为了这一句话,也吃够一辈子苦头,批斗、游街示众的结果是没学上了。想不到后来就凭写诗挣点稿费过日子,如今“廖选”也出了两本,认真说来,他的诗是可读的,毕竟不但艺术性高超而且更得真情在。

梦欣,本名郭业大,诗人,诗词评论家。籍贯广东潮阳,现居美国旧金山。一生嗜好诗、书、琴、剑。现为香港诗词学会、旧金山诗艺会顾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