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违的书香》
文/无语

昨天,收到文友寄来的几本自己出的书,心喜若狂,是多久没有这样的感觉。纸制书,本身散发出的书香,是那样令人神往,着迷,是爱读书的文友,无法自拔的一种精神寄托。
当一本书刚刚制作完成,展示在人们面前时,就像一件艺术品一样完美无瑕,虽然它不曾说过一句话,但又似有千言万语般要诉说它的前世今生。
一本好书,能给人们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能不能改变一个人的生活现状,会不会因为书中的某句话,某种观念,震撼到人们的内心世界,这是人们谈论的话题。但是,书对个人的成长,还是很重要的。书对人们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象春雨对大地的滋润一样,起到润雨细无声的作用,是浸入到心灵深处的一种感觉,读书学习是很慢长的一个过程,对于有些人是一生都在做的事,并且受益终身。
这种感觉, 就如人们看不见空气,但你能说没有空气吗?看不见风,但风还是每天都在刮,这是什么原因?比如读书,没有给你带来任何坏处,相反,心中有了信仰,反而会让你的生活,越来越有希望,让生活变得很美好,有什么不值呢?
每个人多少都受到过书的影响。如果这世上多一个读书的朋友,就会多一份善良,多一份责任。因为书中的语言文字,是一种暗示,是一声提醒,是告诉人们一些做人的道理,让人们始终进取,向上的力量。想要掌握知识,书本里都会有,而且最全面。读书是通向智慧的最直接的方法,是让人们与成功接近的基本方法。

一本好书,先有作者的千辛万苦,孤灯挑战多少个夜晚,才把自己从读书中得到的知识,生活中积累的经验,总结出一句句精典的文字,逐字逐句,以至成为一篇篇精致的美文,使人们读来回味无穷,脍炙人口,从中得到一点启示,一些道理,这大概就是作者最简单,最直接的目的。
但要它成为精品书刊时,还需要无数次的修改,整理,再编辑,交到出版社时,也只是半成品。
年幼时,就爱读书,但是苦于没有购买能力,只能借书看,种类繁多,什么书都看,看完再还回去。曾经借回过一箱子书,那使我成了周围所有人的骄傲,让很多人与我一起看书的大好情景,从此更爱读书。
直到自己可以挣钱买书看时,先去邮局定了一份杂志。那是一份叫(台港文学选刊)的月刊,时不时也夹杂着大陆名作家的作品,是很喜欢的一本读物。
每当从邮局取到一本新书时,那一刻的心情,就如昨天收到书时一样的,激动,兴奋,迫不及待的想要一览为快,但是又不想很快看完,要慢慢读,细嚼慢咽,尤其是诗,一遍读不懂,只看字面意,再读第二遍,第三遍,才能读出美味来。散文也美,美到不知这世间,为何会生出这等才子,佳人,写出那么多美妙的诗文,来供养我们这群读者。用如饥似渴来形容当时读书的心情,很适合。

当年台港的文学作品,在当时像一缕春风一样吹进来,让读者感受着不同于大陆的写作风格,不同的价值观,还有对于爱情的一种自由向往,在当时的作品中,表现尤为不同。
很喜欢读书的友友们,他们言谈举止都透着浓浓的书香;爱读书的友友是世上最美,也最可爱的,美在内,不在于外表的华丽装扮,颜值也会随着读书的年龄而改变,任什么风吹雨打也遮不住读书人的风度与气质。
曾几何时,不再去买书,自己不知不觉,就成了电子书籍的客户。但是哪里还有当年读书时的那种快乐,幸福的感觉。纸制书刊那种厚重,质朴,浓浓的书香味,是任何产品不可以替代的。试想一下,如果国家图书馆,藏书阁里,没有了那些沉重的书籍,还能叫图书馆吗?
当我回头重新读书的时侯,我已经开始投入到写作的行列。我想如果余生,有能力写出好的作品,还是希望像众多的文友一样,出一部自己的纸制书本,那里有我的灵魂,有读书时与作家的思想碰撞而得出的感悟,有几十年生活经历,基层生活中所发生的故事,所有的精华都要收集在这本书里面,让它的书面设计就美不胜收,让书里有趣的文字,优美动听的故事像一颗颗珍珠一样晶莹,透明,可爱至极,然后供读者们来阅读。让读者通过这本书来了解我们这个时代的故事,了解我生活过的家乡曾经是什么样子,发生过什么事情。
就让浓浓的书香感染着我,周围的人们,以至后代,和更往后的人们,都久久的沉浸在知识海洋里,在书的世界里漫步,快乐的旅行!


【作者简介】郭梅花,笔名,无语,新疆博尔塔拉州精河县人,出生于1973年,毕业于伊宁市中专学校,喜欢读书,写作,听音乐,唱歌,在浅墨与音符中追求心灵的纯净。还喜欢徒步,旅游。在山清水秀中寻找人生的轨迹。


九州墨韵
聆听诗者心声,涤净灵魂尘埃


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转载请注明出处,欢迎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