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中的敬老院
作者:东之
文章来源于《南楚风光》平台

2020年初,一场突发的新冠肺炎来势汹汹。关健时候,全国一盘棋,白衣天使、志愿者奔赴前线,支援湖北武汉;各地面对疫情,以预防为根本,宣传隔离为重点。笔者通过深入了解后,获悉各地敬老院守院有责、守院尽责、守院有爱、守院尽爱,以大爱情怀,默默坚守,勇于担当,为老人筑就一道防疫的堡垒。
守院有责,敬老院院长视疫情为命令,积极行动。为确保老人平安,院长们带领各自院里的员工放弃休息,马上投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在这个特殊时期,又正是春节合家团圆之际,所有人都取消拜年、走亲访友和外出旅游的计划,全部上岗;为了老人的健康安全,大家义无反顾地选择坚守,认真落实各项消毒和防护的工作;为了掌握每一项细节,了解到物资准备,老人的情绪,以及可能的突发状况,所有人义不容辞地担当了消毒员,护理员、督导员、医生、快递哥、守门员和心里咨询师,成为了老人们的保护神。


守院尽责,在隔离的日子里,院长们和护理员,每天给老人房间和院内各个场所,用84消毒液进行消毒后,又用酒精擦拭扶手、开关、门把手、桌凳、洗漱用具等,然后将公共区域点上艾香。老人是易感人群,个人防护尤为重要,有的敬老院为每个老人身上挂上艾灸小香包,消毒又清香,老人们爱不释手。在这个特殊时期,有一项必修课,就是称当医生的院长们,手里拿着红外线体温枪,呵呵的逗趣道:来,打一“枪”,“我来我来”,老人一边应着,一边笑呵呵的把头伸过来,就这样大家每天按时地给老人测温2次,并定期测量血压,守护着老人的健康,一刻也不忽视,一个也不落下。
守院有爱,“舒服吗?”这是所有院长们和护理员问得最多的话,几乎所有敬老院都能听到这动听的声音,这也是他们每天查房时,温馨的话语和好习惯。尤其对于智力残疾的老人来说,他们盖不好被子,又经常踢被子成了一个坏习惯。为防止这样的老人在冬天因此而感冒,院里工作人员对他们特别关注,时不时上门查房,看是不是人睡在被子上面了,或者是被子落一边去了,又或者起床不加衣服,傻傻地站在那发呆……,尤其是防疫时期,对这一类人备加关注。


如果有老人生病,护理员看在眼里,急在心上,马上备好药,亲手端到老人面前喂下,老小老小一般患病的老人象娇气的小孩,不想吃饭,护理员就亲自端着鸡蛋在床前,耐心地哄着老人吃完。为了避免空气传染,所有院里都取消了集中用餐,大家于是开启了送餐上门服务,将营养餐送到老人各自的房间再用餐;同时督导老人戴好口罩、不扎堆、勤洗手、讲卫生。
守院尽爱,关注老人心里健康也是工作的重要部分,老人长时间没有外出,没有亲属看望,难免会有焦躁的情绪,护理员就又当起了心里咨询师,对老人及时提供心理支持,及时掌握老人心里状况,了解他们的所想所需,及时解决相关问题;对在外的老人,还安排人定时打电话访问,告知暂时不能返院的原因。
坚守两个月了,所有敬老院的大门依然紧闭,院长们和护理员就象春天的花,温暖、芬芳,带着大爱坚守着,守护着这一群弱势群体,不被风吹雨淋,不准有一丝一毫的意外发生。隔离封院至今,老人也从院里的工作人员身上,看到了他们每天不厌其烦、耐心细致的工作,了解到疫情的严重性,从而逐渐理解支持,大家也变得安静了,并积极主动配合防控工作,共克时艰,共同静候新的春天到来。
坚守两个月了,所有敬老院的大门依然紧闭,院长们和护理员就象春天的花,温暖、芬芳,带着大爱坚守着,守护着这一群弱势群体,不被风吹雨淋,不准有一丝一毫的意外发生。隔离封院至今,老人也从院里的工作人员身上,看到了他们每天不厌其烦、耐心细致的工作,了解到疫情的严重性,从而逐渐理解支持,大家也变得安静了,并积极主动配合防控工作,共克时艰,共同静候新的春天到来。


作者简介:
东之,女,浏阳人。热心公益者,偶拾文字,抒发情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