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庆友,男,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作品发表在全国各大报刊媒体并多次获奖。
热血丹心演绎医学检验事业
史庆友
您见过高空飞翔的鹰吧?它把一腔向往和希望写在蓝天,我就是一只鹰,带着一脉相承的梦想和渴望来到了阜蒙县中医医院。赵君说,既然是鹰,我就搏击给蓝天看,既然是中医医院人,我就辉煌给阜新人民看。 41岁的阜蒙县中医医院检验科主任赵君,毕业于抚顺市卫生学校,毕业后一直从事医院检验科工作,医学检验部门是医院开展日常工作基础性的部门之一,是联系各个部门工作协调运作的枢纽。赵君凭着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及一手过硬的检验技巧,工作认真负责,技术精益求精,乐于助人,无私奉献,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的品行,在患者以及单位内已深入人心。在全国2856个县级城市中,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因占土地面积比较小常常被人们戏称为“小县”。然而,在新冠病毒肆虐,特别是武汉封城的日子里,小县城里却涌现出了一大批医护人员纷纷请愿上武汉,他们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逆行者,他们是时代的骄子,新时代最可爱的人。县中医医院检验科主任赵君不但最早交了赴武汉增援的请战书,还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愿在火线上接受党组织的考验。

2005年带着梦想的赵君被分配到我县大西北于寺医院,由于他出身于普通的工人家庭,对人民群众有着深厚的感情,很快,他就成为了乡镇医院的顶梁柱。作为一个服务行业的工作人,特别是作为一个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的医疗工作者,他在检验部门每时每刻都以高度认真的工作态度开启一天的工作,为患者拥有良好医疗过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检验工作要求精益求精,对患者的每一项检验数值都要严格审核,为临床医生提供可靠的数据。功夫不负有心人,几年下来,在于寺医院赵君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检验技术,对临床检验、生化检验、免疫检验工作十分精通。于寺镇医院位于阜新市的西北区,距离市区有54公里,加之交通不便,有时候检验设备有故障,厂家工程师不方便前来及时维修,为了不影响患者化验,他常常是主动的给工程师打电话,虚心讨教解决问题的办法。自己实在解决不了必须工程师来才能解决问题的时候,在工程师维修的过程中他虚心学习。久而久之,一些不用换件的小问题都能自己解决了,既方便了患者又为医院节省下不少费用。大致估算一下,他任检验员的13年里,为单位省下维修费用少说也得有3万元。于寺镇医院是附近7个乡镇的中心卫生院,科室工作人员比较少,服务辖区10多万人口,平时患者多的时候经常加班加点,吃不上午饭或是晚饭都是很正常的事。

天生我材必有用,赵君平日工作朴实,业绩突出,2017年4月,阜蒙县中医医院招聘检验科主任,赵君因业务能力强被录用,开始了在阜蒙县中医院工作的新篇章。到了一个新的环境一开始有些不适应,随着时间慢慢的推移,对科室和院里的工作进入状态。由于历史原因缺乏中间骨干力量,检验科也不例外,大部分都是刚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缺少工作经验,赵君带领大家专研业务,从最基本的手工操作开始,到每一台设备使用、维护、小故障的处理等等。在业务工作中,带领大家认真履行科里的各项规章制度,一切检验操作都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谨慎的处理好每一个待检标本及疑难问题。严格遵守危急值报告制度,为病人的救治工作争取时间。
在2019年辽宁省开展临检中心室间质量评价活动,县中医院在免疫、生化、血液、尿液等六个项目评价中均取得了优秀的成绩。同时参加了辽宁省临床用血质控中心的输血技术相关的室间质评活动,全年2次均取得满分的成绩,为中医院临床用血工作提供高质量高技术的保证,为输血工作起到了保驾护航。

2020年1月,我国爆发新冠肺炎,大年初二接到院里通知第二天上班,通过新闻赵君感到疫情严重,当看到全国各地的医护人员都驰援湖北和武汉,参加抗击新冠肺炎战役,顿时燃起参战的信念。经过慎重考虑,自愿加入这场战斗,向院领导递交支援湖北武汉工作的请战书,同时还交了入党申请书,发扬了医务人员不畏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他说,医院的条件是有限的,但是,医院全体医务人员对待这场疫情的力量是无限的,作为一名检验人,我很自豪,作为一名入党积极份子,我更要挺身而出,为国家出力,为人民的健康出力。疫情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当我投身一线的那一刻,就已经立下了无惧风险、不言委屈、担当作为、责无旁贷的决心,我们是看不见的医生,行走在刀尖上的战士!
他带着辉煌的梦想,脚踏实地地把温暖献给了他热爱的岗位,他把自己的善良和蔼和忙碌的身影留在了患者心中。从医的那天起,他就发誓,做一名称职的医务工作者,用自己辛勤的汗水去换取每一位病人的康复,做一缕缕无声的春雨,去滋润病人痛苦的心灵。无论是一个憨厚的笑容,还是一句温和的解答,我们看到的都是赵君主任人品的正直、善良、宽容,做人的低调、隐忍、从容,还有他思想的深邃和淡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