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7.2

淡极始艳
——浅评招小波《她所有的美都是浅浅的》
文/段梅子
一直以来,面对百花齐放的中国诗坛,由于自己认知水平所限,常忐忑于怎样界定一首诗的优劣。但,当我读到招小波的这首诗时,心便有豁然开朗之感:好诗当如此,不是故弄玄虚,也不是无病呻吟。
题目中的“她”是个女子,女子之美,不须倾国倾城,亦无须大红大紫,若酒微醺、若花半开最可人。
接下来诗者从几个方面写“她”浅浅的美。
第一,每晚四点醒来,她的夜是浅的,至于为何夜是浅的,这里是为下文埋下的伏笔,这一笔点到为止,但又不可或缺;
第二,她的人是浅浅的,“如朴素的芳草”,有着浅浅的香气。这段对浅夜的描写由抽象转为具象,虽笔墨不多,但人物形象已非常明朗,一个低眉浅笑、安静温婉的女子就在读者面前。但诗者所要表达的绝非止于此,应有更深的意蕴。
第三,“她有一条诗歌的河床/河床里有玉石”,读到此,就有了谜底:她的浅夜是执着于诗,执着于诗的女子,必是从内而外浸润了书香。若诗人到此驻笔也可,但诗人没有。
第四,诗在结尾部分从灵魂、人格、修为方面升华了浅浅的“她”:“假如她不经意地吻了你/我相信也是稚气的吻/也是浅浅的”,虽是吻,但绝无世俗之念,“稚气”二字用得极好,若孩子般的纯真与善良,是清浅的风和透明的心地。
此诗采用层层递进、由表及里的诗写手法,虽篇幅不大,但诗者下笔之前早成竹在胸,把人物写得有血有肉。诗从头至尾都有“浅浅的”三字出现,一是诗是写给浅夜的;再是用此三字能突出人物特点。
个人认为,所谓好诗,不一定非是家国情怀、高深莫测。就如招小波这首诗,让受众有如沐春风、如饮甘露之感。以上是梅子一己之见,偏颇之处,敬请见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