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植树节有感
作者:山佳
3月12日,国家法定节日植树节。我心潮翻腾,似乎想起了什么?翻开历史画卷,顺着时间的记忆长河,追寻到1979年的那个夏天,那个不平凡的日子。
那天天色阴暗,淅淅沥沥的下着小雨。我和千千万万莘莘学子一样踏进了1979年高考的考场。曾记得,语文试卷发下来,我仔细阅读试卷,作文题目是《植树有感》。我陷入沉思,文思泉涌,一气呵成。一行行工整的文字似播种机顺畅的植入试卷。
迎着灿烂的朝霞,沐浴着和煦的春风,倾听着树梢上小鸟的歌唱,欣赏着小河里的潺潺流水,我们排列着整齐的队伍,肩抗铁锨,迈着整齐的步伐,唱着嘹亮的歌曲向三公里外的公社林场出发了。

到了林场,方圆数公里的地面上,人山人海,红旗飘扬,欢声笑语响彻云霄。我的热血在沸腾。我忽然想起了毛主席说过的话:“你们好似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我们班长将同学分为挖坑组、植树组和浇水组。同学们立即投入劳动中。挖坑组的同学顺着工作人员划定的区域认真挖坑,植树组的同学把树苗小心翼翼的放入坑中放正填土踩实。浇水组的同学则提着水桶飞跑于树坑与渠道之间。同学们干劲十足,挥汗如雨。曲同学脱掉外衣,那红色的运动衣鲜艳耀眼,让人想起他在运动场跑道上的英姿;杨同学则仅穿一件内衣,撸起袖子,露出那褐色的肌肉,让人们看到了投掷场上冠军的模样。
两个小时过去,休息时间到了。大多数同学席地而坐休息。黄同学仰面躺在地上,像在舞台上表演节目一样诙谐幽默的说:“我现在只是一介穷书生,待到一万年后,你们说我会是什么样子?”高同学说:“一堆白骨”。“NO、NO、NO。到那时我就是国家级文物”。同学们哄堂大笑。那欢悦的笑声在林场上空久久回荡。有三五个同学奔跑着嬉笑打闹,抓起地上的黄土撒向对方,好不热闹。不经意间刘同学摔倒,把一棵刚植好的树苗碰歪。只见坐在地上的白老师立刻站起,走向树苗,把树苗扶正,细心地用手培土。然后站起来仔细的打量着树苗。

白老师的举动深深地印记在我的脑海里,看到他魁梧的背影,逐渐高大起来。我陷入了沉思。
啊!辛勤的园丁,你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一方黑板,三尺讲台,默默地耕耘,把汗水撒在了讲台,把青春献给了教育事业。白天在教室循循善诱给学生上课,夜晚在办公室孜孜不倦给学生批改作业。眉头刻满了沧桑,黑丝染满了白霜。你仍然精神抖擞,浑身充满着力量。身板照样笔直,声音依然洪亮。在您的悉心教育下,一批又一批的学生犹如树苗饱含雨露茁壮成长。我不禁泪眼模糊。
“嘟嘟”劳动的哨声打断了我的思绪。同学们又立即精神倍增的投入劳动中。
太阳西斜,白老师看着那大片整齐的树苗,又看了看同学们,他开心的笑了。同学们也都会意的笑了。

在落日的余辉里,同学们愉快的迈上了返校的归程。
日月如梭,弹指一挥间,半个世纪过去了。我们的老师已到耄耋之年,我们也由朝气蓬勃的青少年到了花甲之年,小树苗也成了参天大树。在我们同学中也有部分同学有幸成为了园丁,他们接过了老师的教鞭,耕耘在三尺讲台,他们的学生已是桃李满天下。
在植树节到来之际,我诚挚的祝福;老师您辛苦了!您的付出培育了不少国家栋梁。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我们没有辜负您的期望。愿您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愿我的同学们发挥余热,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愿我们的后辈与时俱进,创造美好的明天。
2020年3月6日
作者简介:
崔同禹(山佳),男,汉族,1959年2月生人。1981年在山东省东阿县杨柳乡政府工作。1983年在东阿县公安局工作。2019年退休。
主播简介:
网名:雨花石,西安人,诵读爱好者。热爱生命,热爱生活,喜欢传播美的声音,喜欢在美的声音里遐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