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篇小说‖黎明前的风暴(08)
夏峻 著
第八章 强大对手
董立军和王荣一样,感到了对方对自己的威胁,潜意识里把王荣当作自已的对手,尤其是“认亲大礼”后的那次闭门交流,这种威胁感在董立军的心中就愈发地强烈起来。
董立军的两性意识成熟得比较早,在这一方面,他完全继承了其父董太德的秉性,可谓有其父必有其子。烟火崖村郭姓第四代出了一位大人物,科举中第作了知县,因为作官有方,治下清明,曾连升三级,官拜两广总督,深得道光皇帝青睐,御赐牌匾一块。这成了郭姓人家的荣耀,也形成了烟火崖村的尚文之风,从设村以来一直办有私塾,民国初期更是开办了丹凤镇第一家公立学校,属于男女混读。董立军就是在烟火崖村读的小学,董立军到烟火崖村上学,必须经得郭省三同意,因为郭省三是学校的校董。郭省三由于董太德骗娶了自己的妹妹郭秋菊,便对董太德存有深深的厌恶,以至于董太德和郭秋菊已经结了婚,生米作成了熟饭,郭省三仍然坚持己见,硬是不跟董家来往。董立军要来烟火崖村就读,郭省三找不出反对的理由,总不能由于父辈的恩怨,影响孩子们的学习吧,何况无论怎说董立军都是自己的亲外甥,隔代人了,还是淡忘过去的怨恨,放眼往前看吧。这样,郭省三点了头,董立军才算入了学。
那时候的人们,启蒙时间晚,特别是在丹凤这样的山区乡镇,孩子们读书的时间更迟,因着这个缘故,董立军入学的时候已经十岁了,郭省三的女儿郭金凤,只不过比董立军小二三岁,郭省三看重对女儿的教育,郭金凤的启蒙时间早,烟火崖村的公立学校是男女混读,董立军便和自己的小表妹同班读书。
董立军对表妹郭金凤的感情,也就在那个时候开始从心中萌生了。当时的董立军并不知道自己的父亲董太德和舅舅郭省三之间的矛盾,大概董太德也是不好意思向儿子暴露自己年轻时候的劣迹,只是有一点,董立军从舅舅对他的态度上,感受到舅舅对他这个外甥不欢迎,不过小孩子不谙世事,董立军也不把这样的事放在心上。倒是那个比他小二三岁的表妹郭金凤,桃花一样鲜艳可爱,这位小表妹整天跟在他身边,小嘴巴抹了蜜一样甜,“表哥”长“表哥”短地叫着,让董立军心中有一种说不上来的情感在滋生。
在对待女性这方面,董立军绝对继承了他父亲的因子,小小年纪便有了对表妹的喜爱,时不时地搞些恶作剧,对表妹进行挑逗,意在引起表妹对自己的关注。而这样的恶作剧,后来竟然发展到,董立军将手伸到郭金凤的裤裆里乱摸。郭金凤自然不知道表哥的行为有多么恶劣,只是本能地觉得表哥的行动有点过分,回到家中就向父母哭诉。郭省三闻听此事,禁止不住勃然大怒,惟恐当年妹妹的悲剧在自己的女儿身上再演,立即叫人给董太德捎信,把他的儿子弄走,不然他就要打坏其狗腿。董太德绝对知道自己这位室哥对自己不感兴趣,却不知道儿子在什么地方冒犯了自己的舅舅,待把儿子带回家中问明情况,不由得苦笑连连,自己当年行为放荡酿下的这杯苦酒,却要由他儿子来品尝,真是造化弄人啊。董太德深知这件事的不可能,因此在儿子长成之后,托人给儿子另娶了门亲,没有想到儿子对新娘理也不理,婚后没有多长时间,董立军便离家出走,多年后功成名就回到家中,这时候的董立军已经是国民党西北战区总司令胡宗南部队里的一名营级军官。
新婚不久的妻子,在他离家后没有多长时间就回了娘家,董立军对这桩婚姻本来就不感兴趣,这一来更中他的下怀,他拒绝了母亲要他接回妻子的请求,一门心思系在表妹身上。想自己堂堂一名国军的军官,人也长得不算赖,在加上自己这些年在外面闯荡所历练的这张嘴,把表妹弄到手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
但令董立军没有想到的是,当年的小表妹虽然出落得更加楚楚动人,使董立军特别心痒难耐欲火中烧,却对自己这位表哥柳眉立竖冷若冰霜,相反对那位刚结识没有几天的所谓“义兄”格外上心,前后相随形影不离,这使得董立军感到非常不爽。
如果这个王荣是那种没有见过世面的山里人,或者是相貌丑陋歪瓜裂枣,还不会给自己带来多大危机,可是“认亲大礼”上的初识和三个人的闭门交谈,都使董立军感受到了强大的威胁力。年轻人比自己更有学识,说起话来语言流畅气定神闲,辩论问题逻辑严密条理明晰,自己在人家面前根本不堪一击,而且从外观上看,这个年轻人身材伟岸,往那儿一站,犹如玉树临风,比起自己来,那是只上不下。这使董立军感到一种莫名的悲哀。难道自己真的像母亲所说的那样,与表妹郭金凤命中无缘,董立军从心里不信什么命运,然而现实却是这样的无情,自己离家多年,本想着功成名就混出了名堂,会因此改变舅舅的偏见,赢得表妹一颗芳心,谁知道平地里冒出个王荣,并成为舅舅的义子,整天围绕在表妹的身边,这样长期下去,孤男寡女干柴烈火,会发生什么样的事,不用想都明白。董立军对父亲董太德企图霸占舅舅家业的野心嗤之以鼻,但他不能容忍自己所倾慕已久的表妹投入别的异性的怀抱。他对舅舅家的财产不感兴趣,却同样不能接受另一个男子走进这个家庭,在排斥王荣这一方面,董立军和自己的父亲董太德不谋而合。董立军对舅舅这位“义子”了解的并不多,但仅就目前的外观的感受,他已经意识到危险,无论是人生阅历,还是知识层次,董立军都觉得自己不如王荣,一种本能的潜意识,使董立军认识到,自己这位不明来历的“表弟”,是他人生路上和感情经历中遇到的最强大的对手,他知道自己和这位“表弟”在情感上必有一战,从表面上的情形看,他处于劣势,但这些从军的经历告诉董立军只有放手一搏,尽管情知不敌,但也不能不战自败,他的那位军统特工出身的老师教导他,不战而降是军人的耻辱。董立军承认对付王荣,他父亲董太德所说的是最好的办法,并且就三人谈话的内容,董立军就可以给王荣罗织“通共”的罪名,可是在谈话前已先声明三人乃随意而谈,因此蛮不讲理地将王荣抓起来,看上去简单省事,却会在表妹郭金凤面前损害自己的形象,给郭金凤留下自己言而无信的印象,在表妹的感受中失分,这样即使把王荣扳倒了,也不能获得表妹的一颗芳心,就算获胜,也胜之不武。董立军要出师有名,即要打败王荣,还要叫表妹郭金凤心服口服,在这场未来的无形的情感之战中,董立军不但要勇敢迎敌,而且要竭尽全力取胜。这种心理压倒了先前那种怯战的心理,使董立军生发出一种无法言喻的情绪。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夏峻(原名夏建芳),男,汉族,高中文化程度,1961年6月6日出生于河南省灵宝市焦村镇东村二组。喜欢写作,擅长文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发表作品,在《中国青年报》《检察日报》《河南日报》《河南日报农村版》《河南经济日报》《大河报》《郑州晚报》《三门峡日报》《奔流》《函谷》等报刊杂志发表小说、诗歌、散文、新闻作品300余篇。2011年至今,出版长篇小说《窦家寨》《布谷催春》(与人合著)《晨光》《驻村第一书记》四部,共计八十多万字。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三门峡市作家协会会员、灵宝市作家协会会员、理事,《河南日报农村版》三门峡记者站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