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万哲 ‖我与神奇的中华医学故事(01)
一个古老而崭新的话题
● 吴万哲 西府新传奇
我与神奇的中华医学故事

【编前话】
一场新冠肺炎疫情,搅动一个古老而崭新的话题:“中医”“西医”治病救人哪个效果好?武汉前线,烽烟滚滚,炮火连天;医界、学界、媒体界却在为此,唇枪舌剑,硝烟弥漫……我不是专家学者,也非医界战士,但却是地地道道的中医“资深客户”,不由想谈点“我与中医”的故事,无意给“大战”火上浇油,只是想套用伟人那句“黑猫白猫,捉住老鼠就是好猫”,在对待治病救人问题上,是否也能遵从一句:“不管西医中医,只要能救人命便是好医”呢?

一个古老而崭新的话题
●吴万哲
2020年1月,农历猪鼠相交之际,正当国人割肉打酒,欢庆一年一度的新春佳节之时,一场世所罕见的烈性瘟疫突然在中华大地疯狂肆虐。
全国紧急“一级响应”,武汉封城,飞机停飞,火车、汽车、公交车停运,商场店铺歇业,村口、小区设卡、禁行,工人不能做工,学生不能上学,老人不能晨炼,人人捂起口罩,全国人几乎全被“禁足”“隔离”避瘟。
日日宅家,看手机,瞅电视,发微信,眼睁睁看着“最可爱的人——白衣战士——医护人员”,充任战争先锋,身着了笨重的防毒装备,舍生忘死,赤膊上阵,日以继夜,与病魔进行殊死搏斗,我们却只能“隔岸观火”,充当看客……
也眼睁睁看着那神鸡一样雄壮的中华版图,日日被疫情快报的血色所蚕食、包围、占领,连世界上最后一片净土的西藏也沦陷……看着 “战疫通报”“确诊”“疑似”染病人数迅猛增加,看着一个个年轻的、鲜活的生命定格成越来越多的一串数字。不是死亡了成百上千的人,而是成百上千的人,死了一个又一个,而这成百上千背后,又牵动着多少个成百上千的父亲、母亲、丈夫、妻子、儿子、女儿,兄弟姐妹……
揪心。焦虑。感叹唏嘘。甚至泪雨滂沱。
更为可怕的,专家指出,这是个新病,“无药可治!疫苗研制还需数月!
人吃五谷得百病。人生病不可怕,可怕的是“无药可救”。“无药可救”就是“见死不救”。就是“眼睁睁看着好端端的人死去”!也不怕打仗,中国人有战胜最凶恶敌人的传统,可怕的是不知道敌人在哪儿,“门把手”“5秒钟接触”“气溶胶”“商场转悠的超级传播者”……
听听,让人胆怕,让人后背透凉!
原以为“人定胜天”“无所不能”的人类,没想到在“看不见、摸不着”的“病毒”“灾难”面前,才发现是如此渺小,如此无助,如此无奈!
但,中华儿女是个敢于面对任何灾难的民族,面对灾难,面对灭亡,绝不轻言放弃。
面对“无药可治”的烈性瘟疫,“鼻子翼涂香油”能防疫的忠告出现了;“吃大蒜、用艾熏”能防疫的提醒出现了;“一人饮,一家无疫;一家饮,一里无疫”的“饮酒”防疫的法子出现了;还有什么中药能防疫、能治瘟的帖子出现了……于是,药店里人满为患,今天这种药遭抢了,明天那种药又卖断了。尽管正规媒体天天辟谣,说这“不科学”那没“根据”,但人们却从大医葛洪的《后肘方》、药王孙思邈的《千金方》等等古籍找到“文字记载”,一时,中药制剂的袋袋、丸丸、片片、水水,一下成了香饽饽,价格也鸡毛飞上天。
中华国医,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
不久,即有好消息传来,中医不仅能防能治新冠肺炎,而且效果非常不错。有个公众号介绍,武汉有中医科诊所,执业医师张胜兵,被誉为中医鬼谷子,瘟疫初期,即尝试用中医治疗,效果良好,有100多人加入张胜兵义诊团队,网络会诊开方,累计诊疗3000多人,通过医案总结,有效率99%以上,大部分一到三服中药起效,且没有一例死亡。虽未见官方报道,但真名实姓,言之凿凿,配有本人大照片及住址,还将治病医理、诊疗过程及30余种方剂公布于世。如果硬说是骗子,国难当头,再笨拙的骗子怕也不会开这么大的玩笑吧?
终于有好消息从人民网传来: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有4900余名中医医务人员支援湖北。中医药人奋起战“疫”,尽锐出击,发挥火线上中流砥柱的作用,全面深度介入诊疗全过程,全力以赴救治患者。戴着手套切脉,戴着护目镜看舌象。疫情挡不住中医人的“望闻问切”,“慢郎中”成为“急先锋”。打赢武汉保卫战,中药逐渐发挥新冠病毒“狙击手”的作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筛选研究显示,“清肺排毒汤”临床有效率在90%以上(与张胜兵的“经验总结”不谋而合),“没想到中医药的疗效这么好!”这是患者的赞誉,也是中医人的答卷。
有个典型病例,“武汉8吹哨人”中的3位病情危重,在一流西医专家不报任何希望、几乎放弃情况下,“中医”介入治疗,却收到出奇效果,硬是生生将他们从“死亡线上”拽了回来,而李文亮却一直在用西医诊疗中,不治身亡,成为国人一个永远的痛……
随着这些医案的公布,一场“中医”和“西医”治病救人哪个效果好的大争论,在医界、学界、媒体界、老百姓的街谈巷议中,烽烟滚滚,硝烟弥漫,炮火连天……
这本是个老掉牙的、也是有定论的话题,但近年却一再被提起,特别是在这次新冠疫情大战中更为激烈,中医、西医治病救人哪个好?要不要发展中医?专家、学者、网友,争相发表自己见解,有的态度温谦,“以理服人”,有的横似牛二,“大打出手”,很是热闹。
伟人毛泽东曾说:“我们中国如果说有东西贡献世界,我看中医是一项。”中医被人们认为中华国粹,自神农炎帝常羊山下尝百草至今少说五六千年,“西医”晚清才快速传入我国,对“中医”产生了巨大冲击,也出现了公众对“两种医学”的不同认知,甚至产生了激烈的矛盾、碰撞和斗争。更为可笑的,国民党执政时期的1929年,还有一些重要人物提出“废止中医案”并获通过,但却由于中医界人士的坚定请愿抗辩,终未施行。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教导:“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在毛伟人的倡导下,中医药事业得到空前发展,特别是六七十年代,“将医疗卫生重点放到农村去”,“赤脚医生”成了农民的宠儿,一把草药,一根银针,驱病魔、救人无数。
西风东渐100年。国人渐对中医、西医及相互结合发展达成共识。然而偏有然而改革开放以来,医疗市场化,追逐利益成了第一要务,中医又被抛却,一些公知、利益集团,大肆黑我中华国宝,国医大师后继无人,一病当前,“吊大夫”“刀大夫”一马当先,日进斗金,国医门前,“门庭冷落车马稀”,许多大医院也撤了中医科、药房……
有人说,中国人最大历史教训,就是记忆了历史的历史教训。17年前的“非典”瘟疫,也是百药无效,西医束手无策情况下,中医大显身手,活人无数的。这次大疫过后,是否又会抛弃国医?
我不是专家学者,也非医界战士,但却是地地道道的中医“常客”,年愈花甲,也算资深“中医客户”,不由想谈点“我与中医”的故事与话题。
我不想当牛二,也不想引经据典,只想通过几十年里听到的、见到的、感受过的中医治病救人的故事,为张扬中华瑰宝鼓鼓劲。改开40年,说得最多的句乡间俚语就是“黑猫白猫,捉住老鼠就是好猫”。我以为,在对待疾病面前,是否可以也遵从一句:“不管西医中医,只要能救人命便是好医”呢?
此为开台锣鼓,好戏明日开演。各位看官,您有这方面的感受和故事,是否也可以报料给我,讲给更多的人呢?
2020、2、27日开笔
